知乎日报注: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选了两条角度不同但同样精彩的回答。关于奥斯卡、李安和中西视角,也欢迎你聊聊自己的看法。
因为政治原因没有得到提名,这个原因当然是存在的,至于比例多大是另一个问题。
IMDB 有具体的年龄层和性别评分统计,可以看看观众对伊战和阿富汗战争题材电影的评价,上图
《狮入羊口》
《拒绝再战》
《节选修订》
《兄弟》
《决战以拉谷》
《杀戮一代》
《拆弹部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至于越战,二战题材就不比较了,每一代观众和每一场战争的立场都不一样,不同年代政府对待它们的宣传口径也不一样。
可以看出来,这里面明显渲染反战情绪(战争创伤,政府罪行等)的影视作品,比如《节选修订》(故事原型被成为伊战版的美莱村屠杀),非美观众的打分就明显比美国观众高,差距高达 2 分,其他的比如《拒绝再战》、《兄弟》、《比利林恩》、《狮入羊口》,也都是非美观众打分会更高;虽然本质上反战但在表现手法上立场模糊(虽然立场指向美国政府,但是也渲染军人的勇猛和战争英雄形象)的《拆弹部队》和《杀戮一代》则美国观众打分高于非美观众。比较奇怪的是反战立场明显的《决战以拉谷》,国内评分竟然比国外高,不知道是不是切入角度的原因,描写老一辈军人被现实(伊战军人的精神面貌)洗三观,也许引起了更多美国人的共鸣?
不过,IMDB 的分数毕竟是观众打出来的,观众的打分能否代表电影的艺术价值呢?这当然是不全面的,不过这是越扯越复杂的问题,就不展开了。
通过这一系列分数可以得出一些小结论,以美国片为调查范围,带有明显反战色彩的战争片,通常女性打分和男性打分的差距会缩小甚至反超,而一般的渲染英雄主义的战争片,通常男性打分会高于女性。而以伊战和阿富汗战争题材为统计对象时,这些代表作中,反战情绪明显的电影,非美国观众打分通常会高于美国观众,毕竟是美国人的奥斯卡,对待比利林恩当然会因为立场而削减印象分。
至于比利林恩在艺术上是否够得上奥斯卡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我个人认为这部片子在主题上其实并无太多新意,在 07-09 年,奥巴马上台前后,美国国内叫停两场反恐战争呼声强烈,有一大批反战题材电影诞生,另外包括《父辈的旗帜》也以差不多的模式探讨过类似的主题,甚至那几年的美剧《太平洋战争》都有瓜岛战争巴斯隆作为战争英雄回国推销战争债券,后来出于内疚重返战场在硫磺岛战役阵亡的情节,对于参加过无数场大大小小现代战争的美国人来说,类似的东西也在文艺作品中出现过很多,所以看完那一堆片子会觉得很多情节都有似曾相识之感。
但评奖毕竟得看对手,今年作为奥斯卡小年中的小年……很多部提名甚至得奖的片子我也没觉得比《比》好到哪儿去……
李安毕竟瘦死骆驼比马大,在这部电影里他也拍出了超出一般寻常反战电影的新角度,只是这个角度“新”到什么程度……毕竟不同观众的观影经验不一样,也就不强求观点统一了。
在 120 帧 4K3D 这种新的电影技术手段基础上,李安还是进行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新的电影语言挖掘,如果没看过 120 帧 4K3D 的朋友,可能无法完全领略这部电影的魅力。
中国有没有观众因为他是“李安”而情不自禁加了情怀分,我相信也有这个因素吧,其他答案提过,我也就不赘述。
因为只有在中国人这里,李安才是批不得的。
这句话不仅有让我被喷成筛子的危险,甚至我自己,作为一个资深李安粉丝,都有种自绝于人民的冲动。
其实李安既是中国电影最大的一碗毒鸡汤,也是最华丽的一块遮羞布。你们不愿意说破没关系,但是装作不知道,那就是你们的不对了。
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早在差不多一年前,甚至四五个月前,《比例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还是国人心目中冲奥的种子选手。现在有几个人还记得这部电影?有谁还有兴趣掰着手指把那个略显拗口的词组“3D,4K,120 帧”说出来或者敲出来,以证明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突破?连詹姆斯卡梅隆、霍比特人都默默无语两行泪的成就?
这部电影在除了中国以外的地方,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奥斯卡无悬念零提名。这当然没什么,好电影未必需要得到奥斯卡的青睐。奥斯卡也仅仅就是个奥斯卡而已,很多大师还真不把它放在眼里。这么多年来,奥斯卡的遗珠要远比那几十部获奖影片多得多。
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但是放到李安身上,却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李安的个人标签,他的封神之路,他之于国内影迷所体现出的秒杀包括张艺谋陈凯歌在内所有土著导演的所向披靡,几乎是他的奥斯卡最佳导演身份一手造就的。
这就让包括我在内的李安粉丝犯了难:抨击奥斯卡睁眼瞎吧,它又几度捧起了李安。说它不瞎吧,那这颁奖季完全无视《比利林恩》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乎只好让政治原因躺枪。是的,这年头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都可以归咎于说不清道不明、甚至有时候还不宜讨论的政治原因上。政治问题本身就已经说不清楚,再掺杂着一部仁者见仁的电影,这水混的可以,几乎成了一个不能证伪的命题。你看,这么一来,即维护了电影本身,也没有大大折损奥斯卡的含金量,甚至还隐约之中透露出一种与庸俗世界为敌、能不能提名与拿奖就看评委够不够魄力的感觉,这绝对堪称 2017 年最大错觉之一。
且不说有多少不那么政治正确或者政治过分正确,或者政治过分不正确的电影拿了奥斯卡(或者提名),单就说这部《月光男孩》——等一等,我知道你要开喷了:这特么不就是打黑人的种族牌吗?
老哥,到位,稳。《断背山》与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你们归结于同性恋尚且不能得到那帮过分保守的中老年白人评委的应允。到了《月光男孩》这里,评委突然变得风声鹤唳起来,变得左倾起来,好像生怕政治不正确被人抓着把柄。当然,《月光男孩》不拿奖的话,一番奥斯卡歧视黑人、吃枣药丸的论调必然要弹起,评委表示真特么翻墙卡着蛋,往哪边挪一点都生疼啊。当然,也绝不止奥斯卡评委被锤骟了蛋蛋,99.9%的电影节奖项都选择性无视《比利林恩》,这是一场全球集体锤骟,是纯粹的太监开会,无鸡之谈。
无稽之谈。
我们就是不愿意去接受一种最简单的解释:李安的这部电影玩儿砸了。我就不说《比利林恩》的主题是多么老调重弹,单单就是这个中场秀穿插回忆的方式,就是《父辈的旗帜》的变奏,抛却技术,这就是一部发挥失常的电影。电影背后的劳动,技术上的突破则是另一个话题,难不成你还要向我祭出那句:“李安拍这个电影多努力你造吗?”
当然,抨击这部电影就跟支持特朗普一样,切忌在公共平台发表意见,哪怕你明明是自己人,人家喷起来也是六亲不认的。
我依稀记得当初看首映时和几个媒体人略有交流,众人无不大失所望。甚至我的一个基友,某影评节目主持人,表示这简直是一部烂片。但是回到家里沉寂了四个小时之后,众人无不纷纷祭出稿件:“李安依然是那个李安”、“2016 最值得期待的电影”……是的,他们不敢批。
我也不敢批。直到几个月过去,这部电影如今早已淡出话题热点,我才敢稍稍放一放厥词。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错觉:李安出品,必属精品。其实李安不是没有失手过。《绿巨人》大家都知道了,《制造伍德斯托克》呢?可能很多人还没听说过这部电影。《冰风暴》、《与魔鬼共骑》这些不说了,好坏掺半的评价,现在口碑都在回升。但放到当时,至少在投资方和普通影迷眼中,都还称不上杰作。
导演的创作状态绝对是有起伏的,尤其是到了李安这个年纪,依然抱有安叔出品、部部精品的固有观念可谓谬之大矣。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在于对影片的刻板观念,若是如此,也还算作无知的美德。关键在于,有太多的人明明不喜欢,明明有意见,却被舆论的观点裹挟,进而怀疑起自身的审美能力,这可比看走眼要严重多了。就好像所有人都说男性的生殖器长度以十二厘米为宜,你低头看了看自己十八厘米的老伙计,挥刀自宫了六厘米。
李安他不是神,再说神也不是批不得的。下次哪个大师再像王家卫一样搞出个什么《摆渡人》,该骂就骂,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