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科学家怎么研究化妆品呢?

$
0
0

日报标题:浓妆和淡妆哪个更好,这是科学家们的研究

华沙,NTU心理学博士在读。UoG心理学研究方法硕士。BJFU心理学学士。

化妆品这个东西啊,其实对我来说很复杂。比如看到口红色号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自己的眼睛还是不够好:不足以观察到颜色的细节差异。各种化妆品店,对我来说就好比子虚先生口中的云梦泽了:可谓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很显然我对化妆品没什么了解。又一次在学术会议上我看到不少关于化妆品和外表吸引力研究的 poster,虽然其中一项研究很有趣,但是我完全没有分清楚睫毛膏和睫毛夹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不过呢,随着 Perrett 教授开创的 social neuroscience(社会神经科学),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投入研究外表吸引力的工作中来。既然如此,那么化妆品肯定是不能绕过去的(科学研究要客观)。

化妆品商店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信息过载,可怕

虽然有很多人对具体的化妆品的确不了解(相信很多科学家们都不太了解),但是大家都有共识,化妆品可以提高女性的外表吸引力。带有着先天优势,不少女性的视觉研究工作者都投身于此项研究。当然,男性也不在少数。比如我本人就认识不少科学家,无论男女,都在研究化妆品对于外表的变化。不但如此,他们往往都能拿到化妆品公司相对来说优厚的资金支持。了解到科研的朋友应该知道,科研经费往往困扰着科学家的突破。相对于其他的 funding 源,化妆品公司的要求更加清晰,相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最近,我看了一篇由四位日本科学家在某化妆品公司赞助下进行的关于妆容和面孔吸引力的 EEG 实验(Tagai, Shimakura, Isobe, Nittono, 2017)。感觉实验结果很简单,适合介绍一下。

化妆品对于美貌的提升大家有目共睹。只要是以比较准确的方法进行化妆,详细个位的面孔都能更吸引人一些。比如 Mulhern 的团队(2003)发现化妆了的确让西方女性的面容更好看一点儿。 Nash 与同事们(2006)亦发现妆容能让女性的面孔看起来更健康自信。不止如此,妆容能让女性看起来更容易被喜欢,更值得信赖(Etcoff et al., 2011)。这些结果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很吻合,不然为什么白领 ol 那么喜欢化妆品呢。

之所以化妆品能提升美貌,是因为它们切合了人对于面孔识别的一些算法(可以看看这边华沙的知乎专栏)。比如一些遮瑕的产品可以让面容上的瑕疵不显著,让面孔跟对称,也可以让肤色均匀,让面孔有良性的光泽和颜色。总而言之,这些改变都能够通过让面孔更健康而达到更美貌的效果(Little et al., 2011)。因此,相比化妆,健身更是提升美貌的究极方法,具体的可以看下我上面提到的我之前专栏写的内容。

尽管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不少美貌对于面孔的提升作用,是不是还差了点什么呢?早起的研究往往直接比较未化妆和化妆之后的差异,这一区分过于武断,不足以断定到底是化妆品哪一个位面提升了吸引力。比如说,我就有所耳闻,化妆可以画淡妆和浓妆。科学家们早已注意到了这点,Tagai,Ohtaka,和 Nittono(2016)就发现我们更容易记住淡妆之后的面孔,而非浓妆。似乎淡妆和浓妆有所差异。

既然我不是专家,还得看看真的专家怎么说。在 2017 年的那篇论文里面,他们如此划分淡妆和浓妆。淡妆就是更多修饰面孔本身,适合日常生活;而浓妆更多地改变面孔的形态,会有一定失真,更适合正式的场合什么的。至少浓妆对于面孔对比度的改变较大,而淡妆更多是修饰。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淡妆浓妆区别,他们尽然利用 EEG 去分析 P1 和 N170 两个 component。利用了一个精巧的不相关实验设计,作者们巧妙的让被试们不直接判断面孔的美貌,但是又能充分出来面孔信息。从而探索到我们在自然条件下如何面对这些面孔。同时还收集了被试们对于面孔的一些主观判断。

这是大致的图片。正如同所有的利用彩色面孔的实验,肤色的控制不佳没准导致它被发表在了 plos one 上。

结果正如同科学家们的假设,也与之前的研究结果吻合。淡妆的面孔的确感受起来不一样。P1 的不显著和 N170 的显著表明,大脑对于淡妆的面孔处理和浓妆和不带妆不同。此种不同不能简单点归因为图像的低层次差异,而应该是面孔处理阶段的差异。具体结果应该被解读为淡妆在我们大脑内的处理更佳流畅轻松。

普通读者可以跳过这一段,因为会涉及比较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对于上述结果有两种解读,第一种就是面孔的二阶信息随着化妆的变化。这和我本人秉承的观点类似:在处理面孔时,大脑会按照一个所谓 face space 来处理面孔。每个面孔在 space 即使一个坐标点,美貌在这个情况下就是一个面(或者更高维度)。淡妆可以让面孔更靠近 space 的中心模板;而浓妆由于过度强调了差异性,反而过犹不及,和不化妆一样的位于比较开外的位置。因此,越靠近中心,处理起来越简单。而另一种解读也合理,淡妆让面孔的明亮/色块过渡更流畅;而浓妆由于加强了对比度,反而不流畅。处理淡妆可能只要地空间频率信息,而浓妆需要具体分析高空间频率信息,因此加大了处理量。

总之,这个结论似乎说明了淡妆对于面孔的确有很大提升。而浓妆的效果比较复杂,慎用。当然,我们的解读要再细致点儿。首先,毕竟在化妆品公司赞助下(甚至有作者就是某化妆品的科研人员),科研工作者是不是本身就对结果有一个预设呢?这我暂不做评价,只转述我特别喜欢的 Kendrick Kay 的一句话,当我们研究大脑的时候不要过度依赖于我们自己大脑(的预设)。假设我们本身就认为(没准来自于化妆品公司的压力)化妆品有用,是不是对实验设计以及解读一种钦点呢?当然,拿着他们的资金肯定身不由己。对于此种可能问题,难怪论文提交时候都要详细阐述有无利害关系。其次,相比其余的面孔领域研究,化妆品研究无论是科学家数量还是素质都差于研究情绪或者是解码身份的,因此在研究本身设计角度就有缺陷。我详述的 2017 这篇论文亦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量化何为淡妆何为浓妆;因此不够完善。

科学家其实早就观察到了生活中不少现象,希望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探究现象的原因。化妆品就是如此。在科学家眼中,化妆品就是对于面孔的一种控制方法,那么自然值得学习。但是由于技术,科研方法,以及本身对于面孔的理解还有不足,现在的结论非常的初级,以至于看似和废话一样。不过,这一领域得出的结论已经和其他领域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达到真正理解指日可待。

到那一天,我们这些男性科学家没准就能说,看完 paper 后虽然不懂色号,但是也算是能了解化妆品到底能干嘛,怎么改变,以及背后的原理了。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再见。

参考文献

Etcoff, N. L., Stock, S., Haley, L. E., Vickery, S. A., & House, D. M. (2011). Cosmetics as a feature of the extended human phenotype: Modul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biologically important facial signals. PloS one, 6(10), e25656.

Little, A. C., Jones, B. C., & DeBruine, L. M. (2011). Facial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ary based research.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6(1571), 1638-1659.

Mulhern, R., Fieldman, G., Hussey, T., Lévêque, J. L., & Pineau, P. (2003). Do cosmetics enhance female Caucasian facial attrac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5(4), 199-205.

Nash, R., Fieldman, G., Hussey, T., Lévêque, J. L., & Pineau, P. (2006). Cosmetics: They influence more than Caucasian female facial attractivenes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6(2), 493-504.

Tagai, K., Shimakura, H., Isobe, H., & Nittono, H. (2017). The light-makeup advantage in facial processing: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LOS ONE, 12(2), e0172489.

Tagai, K., Ohtaka, H., & Nittono, H. (2016). Faces with Light Makeup Are Better Recognized than Faces with Heavy Makeup.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