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奥斯卡 · 又斩获最佳外语片,伊朗有很多厉害导演和作品

$
0
0

相关链接:伊朗电影《推销员》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波斯王子,语言爱好者

老实说,观看和了解伊朗电影要以“系统地”为目标,以目前的条件来讲比较困难。原因主要是片源问题——早期的老电影自不必说,1979 年伊斯兰革命前的绝大多数影片都很难找到,正规音像店就算了,专业买碟的小店里也极难发现那么老的影片,在网上下到的就更显得珍稀了(不过我确实下到过那么一两部:)革命后由于意识形态已由宗教主导,当局对革命前的很多影片持否定态度(主要是各种不符合伊斯兰教义的思想、画面和艺术形态等),因此在电影作品上也有“去世俗化”的倾向,这使得很多革命前的影片没有被保留或者很难再次出版发行,在大众中间难以普及。即便是在伊朗国内要寻觅片源也不容易。

当然革命后的电影相对而言年代上要更近一些,同时各种介质的版本也多一些,相对容易获得——当然,得有耐心和恒心才能淘到。网上的资源也可以利用,革命后的电影能找到不少,不过不一定很完整(我这会儿就在同时下好几部,但都卡壳很久了)。

另一个必须提到的要点,是伊朗电影的二元化倾向。这里所谓的二元化可以是伊朗国内外对其自身电影产业和艺术的不同理解、以及商业片 / 艺术片的不同类型作品在伊朗国内外的表现、伊朗国内和国际电影界对获奖伊朗导演或电影作品的不同看法等。普通观众和专业人士对伊朗电影的接受程度往往存在不小的差别,而伊朗国内对很多蜚声国际的导演和作品可能并没有那么认同,或者伊朗国内很有名的导演在国际上建树不多,又或者不甚出名的导演有出名的作品;许多在伊朗国内很热门的影片也无法跨越文化背景不同等,像好莱坞大片那样在全世界吃得开……总之,自从伊朗电影步入国际电影的舞台,这样的二元化就一直伴随着其发展。

所以,以下所列举的导演和影片能不能做到兼顾不敢说,也很有可能找不到片源,毕竟途径有限。从质量上来衡量,较多应该是比较熟悉或者获得过国际奖项的导演和影片:

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1940~):无需赘述,阿巴斯的影片能够代表伊朗电影的艺术水平(而非商业成就),从最早期的《馕与小巷》(Nan va Koucheh,1970)、《课间休息》(Zang-e Tafrih,1972)、《过客》(Mossafer,1974)【以上均为故事短片】《报告》(Gozaresh,1978)、《小学新生》(Avaliha,1983)、《何处是我朋友的家》(Khane-ye Doust Kojast?,1987)是故事长片,奠定了阿巴斯的风格,《特写》(Nema-ye Nazdik)融纪录片与故事片于一体,之后是与《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被并称为“地震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生生长流》(Zendegi va Digar Hich,1991)、《橄榄树下的情人》(Zir-e Derakhtan-e Zeytun,1994);阿巴斯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樱桃的滋味》(Ta'm-e Gilas,1997)通过对自杀这一主题的探讨表现了人道主义关怀和哲学思考,荣获戛纳最佳影片金棕榈奖;之后又一部《随风而逝》(Bad ma ra Khahad bord,1999)涉及他熟稔的乡村生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除了纪录片《ABC 到非洲》(ABC Agrica,2000),他在 2002 年的作品《十》(Ten)采用架设在出租车上的数码摄影机拍摄,极富实验性;此后他更多地活跃在欧洲参与合拍。

穆森·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1957~),真正从伊斯兰革命后起步的“新一代”导演代表人物,导演生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代表作有《抵制》(Baykot,1985)等,影片以关注政治和思想原则为主,讨论生与死问题;第二阶段的作品有《骑单车的人》(Bicycleran,1988)等,更注重表现导演的自我意识,影片的隐喻比剧中内容对导演本人来说更重要;第三阶段的影片更注重情节的展现和人物的塑造,包括《伊朗电影往事》(Nasseredin Shah,Actor-e Cinema,1991)、《演员》(Honarpisheh,1992)和《电影万岁》(Salaam Cinema,1995)等;第四阶段的作品包括《编织爱情的姑娘》(Gabbeh,1996)、《坎大哈》(Safar-e Ghandhar,2001)等,导演对自我的突破和再创造,偏重电影语言的诗化运用。马克马巴夫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创立了“马克马巴夫之家”(Khane-ye Film-e Makhmalbaf),集电影制作、教学培训于一体。其家族亦是赫赫有名,妻子玛齐耶·麦什基尼(Marziyeh Meshkini)导演作品《女人三部曲》(Ruzi ke Zan shodam,2000)、大女儿萨米拉(Samira Makhmalbaf)的作品如《苹果》(Sib,1997)、《黑板》(Takht-e Siyah,2000)和《下午五点》(Panj-e Asr,2003)等,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作品。

马吉德·马基迪(Majid Majidi,1959~),其作品可能是中国国内知晓率最高的,早年学习表演,曾多次主演过马克马巴夫执导的影片,后演而优则导,可以算是革命后“第二代”导演。代表作有《手足情深》(Baduk,1992)、《父亲》(Pedar,1996)、《小鞋子》(Bacheha-ye Aseman,1997)、《天堂的颜色》(Rang-e Khoda,1999)、《巴伦》(Baran,2001)、《风吹柳树静》(Bid-e Majnun,2005)、《麻雀之歌》(Avaz-e Gohjeshkha)等。马基迪早期以儿童片见长,注重表现人物朴实真挚的情感。

贾法尔·帕纳西(Jafar Panahi,1960~),早年因擅长摄影于服兵役期间被派往前线从事纪录片拍摄等工作。退役后进入电影学院学习,同时开始电影专业工作,一开始专制担任副导演。1994 年担任阿巴斯《橄榄树下的情人》副导演让他与阿巴斯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从而为其事业插上翅膀。早期作品以儿童片为主,如《白气球》(Badkonak-e Sefid,1995)、《谁能带我回家》(Ayineh,1997);帕纳西自述善于表现伊朗社会的“局限性”,因此在后来的作品如《生命的圆圈》(Dayereh,2000)、《赤色黄金》(Tala-ye Sorkh,2003)、《越位》(Offside,2006)等凸显社会矛盾,彰显先锋性和勇气,引发热议。只可惜 2010 年帕纳西因拍摄敏感题材影片惹怒当局,被捕入狱并禁止拍片,可谓命运多舛。

巴赫曼·戈巴迪(Bahman Ghobadi,1969~),革命后第二 / 第三代导演,在多位著名导演的影片中担任演员和副导演积累了丰富经验。由于出身少数民族,作品更多地描绘库尔德人的生活,如《醉马时刻》(Zamani baraye Masti-ye Asbha,2000)和《半月》(Niwe Mung,2006)等;其执导的伊拉克题材相关的两部影片《祖国之歌》(Avazha-ye Sarzamin-e Madariyam,2002)、《乌龟也能飞》(Lakpushtha ham Parvaz mikonand,2004)引人关注;近期也有像《无人熟识猫人》(Kasi az Gorbeh-ye Fars Khabari nadarad,2010)拍摄地下流行音乐的实验性作品。

阿斯卡·法尔哈迪(Asghar Farhadi,1972~),凭借《一次别离》(Jodayi-ye Nader az Simin,2011)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使得法尔哈迪成为伊朗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毕业于导演专业,从 2003 年开始独立执导影片,代表作有《尘中之舞》(Raghs dar Ghobar,2003)、《美丽都市》(Shahr-e Ziba,2004)、《烟火星期三》(Cheharshanbeh-suri,2006)、《关于艾丽》(Darbare-ye Elly,2009)。

洛珊·班尼迪玛(Rakhshan Bani-E'temad,1954~)堪称伊朗当代最著名的女导演(颇具女权主义思想),代表作有《女孩纳格丝》(Nargess,1992)、《烂心城市》(Zir-e Pust-e Shahr,2001)、《吉拉尼》(Gilane,2004)、《静脉注射》(Khunbazi,2006)等,多次荣获国内外电影节奖项,2012 年曾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塔赫米奈·米兰妮(Tahmineh Milani,1960~),著名女导演,代表作《面纱之后》(Nimeh-ye Penhan,2001)因涉及敏感的政治题材引起轩然大波,几被封杀,幸得多位国际知名导演发起的联名上书向伊朗文化部门施压,最后在时任总统哈塔米的干预下获得保释,该片在伊朗国内遭禁。

大流士·梅赫朱伊(Dariush Mehrjui,1939~),伊朗电影新浪潮开拓者,最有代表性的前辈电影导演之一。青年时代留学美国,在 UCLA 学习电影,回国后开始创作。凭借早期作品如《牛》(Gav,1969)、《邮差》(Postchi,1973)等被伊朗国内外电影界熟知,上世纪 90 年代又以《萨拉》(Sara,1993)、《女人花》(Leila,即原来的回答中所提的《蕾拉》,1996)等女性和家庭伦理片产生较大影响,其他的代表作还有《拨弦者》(Santuri,2007,遭禁)等。

马苏德·基米亚伊(Ma'sud Kimiyai,1941~),伊朗伊斯兰革命前最成功的导演之一,与梅赫朱伊齐名的伊朗电影新浪潮开拓人物,以拍摄商业剧情片为主,在国内有极高的知名度。代表作有《凯撒》(Qeysar,1969)、《摩托车手礼萨》(Reza Motori,1970)、《达沙克尔》(Dash Akol,1971)、《蛇牙》(Dandan-e Mar,1990)、《星期五战士》(Sarbazan-e Jom'e,2002)等。

阿米尔·纳德利(Amir Naderi,1946~),著名伊朗导演(已离开伊朗在美定居),目前在美国和日本创作为主。代表作有《奔跑者》(The Runner,1985)和《水、风、土》(Ab, Bad, Khak,1989)等,多次荣获国际电影节奖项。

卡马尔·塔布里奇(Kamal Tabrizi,1959~),代表作有《蜥蜴》(Marmoulak,2003)等,以创作战争片见长,也擅长喜剧、悬疑等题材,在伊朗国内有较高的人气。

易卜拉欣·哈塔米基亚(Ebrahim Hatamikia,1961~),以战争题材见长的导演,代表作有《以父之名》(Be Nam-e Pedar,2005)等。

以上所提及的影片应该是伊朗电影的极小部分,应该是能够代表伊朗电影不同的年代(革命前的要难找一些,暂不多讨论)、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也基本涵盖了伊朗国内和国际获奖的著名导演(其实很不全),可供观影参考(上述电影片名为波斯语转写,中文名称不一定是官方译名,如有需要我会找到相对应的英语译名)。不过还得重申一下,国内能找到片源的不很容易。

至于书籍,如要对伊朗电影做“系统”了解,恐怕国内还没有一部较权威或者较有参考价值的著作,有几部涉及伊朗电影的书也是略带而过提到一些电影史或者导演、影片介绍和评析(当然深度是不错的),上亚马逊等网站查“伊朗”、“亚洲电影”等关键词可以找到一些。我一般直接上网找资料,或者参考一些原版的内容。

在伊朗读书的时候收集了一些电影资料,最权威的电影史著作《伊朗电影史》(تاريخ سينمای ايران,The history of Iranian Cinema)分上下卷,以伊斯兰革命为分界线,作者 Jamal Omid 是专业电影史研究者,很有参考价值,其他还有一些电影人物名录、电影资料库和专著等,估计国内也找不到。

网上可以参考以维基百科:Cinema of Iran,链接很丰富

此外还发现了一个博客,博主看片之广令我自叹弗如,强烈推荐(不过片源仍然是老问题):CINEPHILEJESTER 伊朗电影巡礼 - 79 年之前的新浪潮_auess_新浪博客

也可以上http://imdb.com看看伊朗电影相关的资料,应该是很全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