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如何评价达伦 • 阿伦诺夫斯基?

$
0
0

日报标题:《黑天鹅》导演的片,从来都不为取悦人,他就想让你费神

悬番,一句话介绍。

先八卦一下他和诺兰的故事~

注:与 2006 年《珍爱泉源》相对的应该是 2002 年的《失眠症》。

无论是从上图的数据还是从作品的效果来看,诺兰的综合能力明显高于达伦,对《蝙蝠侠》系列成功的改编奠定了他世界级顶尖电影制作人的地位,其制作的影片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反观达伦,其目前最成功的两部影片《黑天鹅》和《摔跤手》因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而被人们熟知,加上另一部只在小范围内有良好的口碑的《梦之安魂曲》,影响力不小,但很有限。从这个角度讲,两人的成就并不在一个级别。

记者:据说您原本要执导《蝙蝠侠前传》,后来又放弃了。

达伦 阿诺夫斯基:我也是看好莱坞大片长大的。有机会我也想导演商业大片。至于放弃《蝙蝠侠前传》,原因是当时我想做更感兴趣的东西。

——摘自搜狐娱乐

呵呵。

下面通过对二人这十多年的创作之路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同学们可以找找有趣之处。

1998 年二人同时推出了首部剧情长片《追随》和《π》。作为处女作,《追随》突出的叙事风格与影像特点被观众们津津乐道,其同《π》的开创性和实验性相得益彰。

在首作取得肯定之后,两人将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开拓并同于世纪之年推出了各自目前的代表作《记忆碎片》和《梦之安魂曲》。两部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空前感,观众们很好奇拍出如此奇特作品的究竟是两个什么样的角色,其惊世骇俗的艺术性均到达了一个傲人的高度。

然而这两部影片也可谓各自电影历程上的分水岭,二人在此后的世俗路上越走越远。

2002 年,诺兰指导了影片《失眠症》。这部影片的整体评价不予论述,需要注意的是其视觉风格上与诺兰前作的明显分歧:不成熟的碎片化剪辑;与之相对的,达伦也制作了一部与前作叙事风格迥异的作品,这就是迟到了四年的《珍爱泉源》(早在 2002 年达伦就已准备就绪却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了成片的进度、下文有对此片问题的具体分析)。二人分别在视觉与叙事风格上有革新,而这又正是对方的优势,私以为这是他们在彼此特点上的相互学习,其结果是——均以通俗意义上的失败告终。

由于进度上的问题导致达伦在 2002 至 2006 这四年间只推出了《珍爱泉源》这一部作品,反观诺兰《失眠症》+《致命魔术》的双重历练外加具有更广影响潜质的漫画改编上的开拓,貌似达伦落后了不少。然而即便如此,看起来诺兰也只是和达伦悟出了同一道理——扬长避短。

2008 年,二人似乎同时迎来了创作上的井喷,作品品质上呈现各自的成熟属性,可能正因为达伦在前几年的“落后”导致了《摔跤手》同《蝙蝠侠:黑暗骑士》看起来根本无法对比的局面。诺兰的能力在纯商业制作中发施展得如鱼得水,当然作品的问题也很明显,达伦在整改后的情况下文有叙。

此后二人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影响力这方面,关键原因上面也说了,需要注意的是,诺兰的能力和特点正是好莱坞世界最核心的竞争力,其目前世界顶级导演的地位无可非议。

2010 年的《盗梦空间》和《黑天鹅》又几乎同样称得上是一座叫观众顶礼膜拜的丰碑。

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这两部作品同今敏《红辣椒》和《未麻的部屋》的关系,抄袭也好致敬也罢,但见岛国文化对西方世界的影响,无需多言。

发现没有,这两人的影片无论是在出品年份还是在作品分量上都异常的相似——几乎呈现完美对应的阵势。

(以下有脑补内容,可无视或直接跳过)

另外需要提下 2012 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个人感觉这是诺兰《蝙蝠侠:黑暗骑士》和《盗梦空间》成功几近白热化下的不成熟的运作——达伦若是在《黑天鹅》后继续挖掘再来个第三曲什么的,想必也会是一部莫名其妙的作品。

反观《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上映时的枪击事件,这算不算一种诺兰能力的极致化,影响力衍生出的所谓煽动性?而要是达伦也有这种延生呢?

由于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上的出血,诺兰《星际穿越》在“新维度”里的探索,应该不及达伦《诺亚》走得更远。

(脑补结束)

诺兰在宏观操控上的能力是其客观存在的优势,短板在于对故事核心的内涵和深度上面发掘不够,用一个字来形容,个人感觉是“”。具体特点体现在对叙事结构的创新和情感核心的完美结合。

达伦在个体挖掘上的能力是其客观存在的优势,短板在于对全局视角的把握和叙事方面没有新意,用一个字来形容,个人感觉是“”。具体特点体现在对人物内心的展现和哲学思考的完美结合。

二人作品的特点在某些角度上可作各自短板的互补,而各自的短板也可看做对方优势的局限性所在。

以下是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曾作为导演、部分编剧或制片参与创作过的六部电影的较为主观性的介绍(均无剧透),略跑题且有部分脑补内容,敬请谅解。

一、《圆周率》(《π》、又名《死亡密码》)1998 年

“混沌的信仰”

本片所探讨的内容相当深邃,它的议题的是“世界是什么?”。

宇宙有没有规律,万物生长和泯灭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到底能不能预见自己的命运,世界的本质到底存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读方法。

人类文明历史上不泛这种看似深刻实则虚无的争执,从古老的宗教到如今大行其道的科学,人们似乎一直希冀以自身的智慧解决这个问题,这其中观念的转变常常都是革命性的。

本片的前卫性在于凌驾于科学之肩,讲述一个“革命历程”。

黑白胶片、粗糙的颗粒感、大特写、过度曝光、肩扛式摄影......作为一部 1998 年出品的独立影片,其前卫的实验性如惊天闷雷一般。

作者以露骨的写实手法配合极具风格化的剪辑手段与配乐将一个科学探索的故事编排成一部名副其实的恐怖片,大胆的开创性和深度绝对称得上是实验电影的翘楚。

绝顶聪明的科学家 Max 极尽所能探索着世界的本质,紧盯他进度的两个利益集团,与其自身上演的一场惊心动魄的争夺,冲突感十足。篇幅集中在主人公 Max 上,作者将很难用影像表达的人物内心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耐人玩味,再加上较为流畅的故事节奏,足见其出色的基本功。几乎完全镶嵌在影像中的配乐——本片局部的音效处理极为突出,主题配乐与氛围相得益彰。在续作《梦之安魂曲》中,这个优点更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

本片也存在很明显的问题,过于玄奥的内涵就是其一。电影客观上是有容量的,尤其是在制作条件和资历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一来就追求过高的姿态势必吃力不讨好。纵观影史上各个大家的作品,怕也是很少有把立意抬到这种高度的,篇幅和视角极难把控不说,最重要的观点也很容易出错(虽然本片还算中规中矩)。

另外本片的中心也过于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错误的带向别处,处女作的缺点在这个点看尽显无余。上文提到的那个讨论“世界是什么?”的主题其实也并不纯粹,换言之就是你可能看完本片后并不清楚作者到底想说什么。

这两个问题某种程度上讲是很致命的,其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整个影片的评判。

制作层面大概并不需要过多论述,毕竟是导演的处女作,手法和把握上的稚嫩应该都是可以谅解的。需要集中讨论的地方其实还在于本片的内涵,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另开一题展开讨论。

达伦 · 阿诺夫斯基之后编导的五部影片的特点均有此作的衍生,其风格化明显。

二、《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2000 年

处女作《圆周率》后时隔两年,达伦 · 阿诺夫斯基的第二部影片《梦之安魂曲》问世。

这是一部继前作之优点且将其发挥到极致的故事片,达伦 阿诺夫斯基目前的代表作

欲望和痛苦,是精神层面最矛盾的因和果,单纯来讲,一切痛苦的产生均源自欲望。

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痛苦和欲望满足之后产生的无趣(欲望的再生)是生活的两个本源,而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讲欲望都是人性的一种本能。

作为本能,由于其被历史所决定的属性,人们事实上很难拿出相对成熟的理论,稍不留神就会带有宗教色彩,从彻底的功利化到纯粹的虚无主义,为了探讨它我们可以从人类文明史的各个学派中找出诸多参照。

精神和肉体,同样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人有没有灵魂,精神世界到底存不存在。

在当今正统的唯物论中,这绝对是虚无缥缈的无稽之谈,非唯物论者常常带有逻辑(形式逻辑)谬误的论点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如此我们才只能在一些文艺作品中意淫他们的存在。

然而或许由于与物质世界紧密关联的原因,这种意淫也常常具有说服力。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当一个个体被放大,尤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个体被关注时,其普世价值是极有力的。

本片所带入的是三位年轻人和一位中年妇女,作者以近乎第一人称的视角,配合眼花缭乱的蒙太奇、丝丝入扣的电子配乐和极尽撩人之能的叙事节奏,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悲歌(噗)。

这种类似第一人称的手法我把它称之为最客观的主观视角,就像那种没有旁白的纪录片,你可以以一种冷静的姿态观察着整个角色的走向,随着情节的推进,你跟着角色或喜或悲,然而并不会同角色一起失去理智。

说它客观,是较于文学形式的,文字为了追求体验上的丰富极易失掉其客观公正,而若是为了保持公正,又不得不跳出主观的思维或者在主观和客观视角间不断切换,有种进退两难的不快。

所以用视觉来表达显然更为理想,这种聪明的视觉化第一人称手法被影片作者细致捕捉,在其后的《摔跤手》和《黑天鹅》中发扬光大。

然而这种极具风格和开创性的手法却并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本片最难以复制的地方在于其对彻头彻尾的毁灭的淋漓展现。

鲁迅先生讲,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故事的整体思路就是将某些东西毁灭给你看,而本片是否算是悲剧——这些“东西”是不是有价值,当下其实是存在争议的,毕竟该片在通俗意义上讲并不成功,其阴郁的故事和所谓有伤风化的镜头都很难获得广泛的受众,而大部分观众对本片的反馈也都不乐观。

或许某些“东西”真的需要沉淀吧。

制作方面,本片的第一主观感受是极度的碎片化,这种碎片化有别于诺兰那种叙事上的乱序,它是视觉化的,在略显生硬的局部大特写之间不断切换,稍不留神便会有种逻辑上的误解。

这是一部需要你全神贯注的影片,其中参与逻辑转接的镜头可能只会停留数秒,一旦错过当中某些稍纵即逝的镜头,对整体情节或局部描述的理解都将是残缺的。

尤其在片尾的高潮段落,其近幻灯片的剪接速度给人一种时间与空间上的交错感,令人拍案叫绝。

普通镜头语言的运用相当出色,本片也实验性的用到了很多新的拍摄方式,然其完全服务于内容的表达,并无炫技之嫌。

据说在拍摄《2001 太空漫游》的片场间隙库先生一直泡在多瑙河里,若这个说法属实,这首曲子就极有可能是的那段史诗画面设计的蓝本,就是说,其影像是配乐的附庸。

好吧我在胡扯,提这个只是想强调电影中配乐与画面匹配度的重要性。合格的配乐应该与画面紧密贴合,哪怕只有一个音符。

本片风格突出的主题配乐相当抓耳,遍布全片的电子配音又与画面色调极为贴切,水准极高。

另外,很多人对于此片故事的合理性存在异议,觉得有为了演示毁灭而去刻意毁灭的嫌疑。对此,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这是编剧开了挂而绝非 bug(什么挂请观后自行理解)。

若有对本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戳这个严重剧透的回答如何评价电影《梦之安魂曲》?

三、《珍爱泉源》(《The Fountain》)2006 年

本片是达伦 · 阿诺夫斯基目前所有作品中最晦涩的一部,个人认为这是达伦有意向诺兰(《记忆碎片》)学习借鉴的结果,很显然他对玩转结构并不擅长。

“因此,上帝将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中驱逐,放置一把火焰之剑用来保护生命之树。——《创世纪》3:24”

——“那些异教徒,他们已经忏悔,放弃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在等待你的审判。”
——“她的国家又有一片土地归我了。”

正是由于上面提到的那个推断,本片中宗教和历史等元素的套入显得格外生硬,另外也由于其中心立意很明确(简单),所以无论从结构还是表达上看都给人一种故弄玄虚之感。

抛开这几个槽点,本片依然是一部精致的上乘之作,然而也正是由于这几个原因导致观众的视角难具客观性,很容易出现爱至极厌则切的现象。

环环相扣的故事结构、意味深长的主题、唯美的构图与配乐,加上两位主角深入发肤的表演,美轮美奂的意境构筑得相当成功,一些细节的表现更是叫人回味无穷。

本片保持了达伦作品一贯的精良属性,在立意的追求上更是有不少突破,然而这种突破是属于挖掘性的,作者摒除了首作中那种持过高视角的问题,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以通俗的角度推演得引人入胜。

正如现在影视学校要求学生在选材上尽可能简易一样,探索叙事的深度和对简易主题的挖掘事实上是最考量作者功力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片又是一个教学范本。

上文提到的那些个槽点其实也并不恰当,因为就故事属性来看以这种分散的编辑方式合情合理,成片效果的欠佳并不能归咎于导演在结构上的追求,当然剧本中存在某些硬伤导致无论制作如何改进都无济于事也是很有可能的。好吧这就是导演的问题,谁叫你也是编剧呢。

本片那个最容易被观众理解,也最容易让观众不屑一顾的故事内核其实留白的地方有很多。所谓留白简言之就是纯爱之美——一种超越日常的、被剖离到极致的情感所产生的美感。问题在于这种条件性很强又极具主观性质的表达其实很难讨巧,上面提到的“爱至极厌则切”就是最直接的表现。

一个很典型的反面教材,成龙版的《神话》。实话讲我并不觉得这部影片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其实唐季礼先生多少也做出了一些美的效果),只是弱弱地问一句,抛开乱七八糟的成龙光环和商业元素,有多少人被这部电影的核心故事感动过?

对所谓生死穿越、一眼万年的爱恋故事不屑一顾的观众其实是高明的,因为这种故事本来就很难拍得好,大部分都是以圈钱为目的、不尊重观众智商的次品;而喜欢这种《神话》核心故事的、崇尚极致美的朋友请一定不要错过《珍爱泉源》,因为它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若有对本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戳这个严重剧透的回答如何解读《珍爱泉源》这部电影?

每部作品都是导演的一次试水,通过前三部影片的历练,达伦 阿诺夫斯基似乎对自我的能力做出了最佳的权衡,此后的《摔跤手》和《黑天鹅》是其目前作品中最成熟、拿捏最游刃有余的两部作品。

因两者相同的手法和核心(导演自己也曾说是姊妹篇),下面就两部影片一并介绍。

四 五、《摔跤手》(《The Wrestler》)2008 年 《黑天鹅》(《Black Swan》)2010 年

《摔跤手》:
第 65 届威尼斯电影节 金狮奖
第 66 届金球奖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歌曲
《黑天鹅》:
第 83 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第 67 届威尼斯电影节马塞洛·马斯托依安尼奖(新锐演员奖)
第 68 届金球奖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女主角
第 76 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摄影
第 31 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辑
......

也许真是通过自我觉悟,达伦 阿诺夫斯基理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制作了两部令其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的影片,如此说来,这才是他的代表作。然就此两部影片的格局来讲,个人认为仍与《梦之安魂曲》有着不少差距。

首先,两部影片同归一个作品属性,这个系列叫做《XX 的自我修养》。

达伦的前三部作品中多少都存在着视角操控和全局统筹上欠佳的情况,对短板的规避,亦或是找到了更能施展拳脚的天地,其索性将视角直接拉至纯粹的个体,以近乎纪录片的形式书写完全个人化的故事。

在《摔跤王》中,还有对二号角色的单独描述,到了《黑天鹅》,近乎全然一个角色撑起整部影片,彻头彻尾的 RPG 既视感——导演将上文提到的那种聪明的“最客观的主观视角”方式发挥到了极致。就代入感来讲,能与之匹敌的表现形式恐怕只有实在的纪录片了。当然这两部影片多少都有运用纪录片手法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纪录片的手法对导演的现场调度能力以及机位的设定和移动方向要求很高,真实性极难把控, 稍不讲究便会失掉客观性,变成纯粹第一人称的讲述,也就是 RPG 与 FPS 的区别。当然这种成功亦不全然是导演的功劳,剧本也对故事的真实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导演均未参与此两部作品的编剧)。

两部影片的整体节奏非常相似:均以冷静平缓的镜头带入,随着角色的的遭遇逐渐加快,而后在一系列的转折中又不慌不忙地跟进,最终在这些转折的前后簇拥下推进高潮,结束。

然而这种高潮的模式却与《梦之安魂曲》最后的结尾大相径庭,它不是狂轰乱炸也并非戛然而止——它朝平静的湖水中丢掷了一块沉重的巨石,却未见任何水花。

对于两部影片节奏相似的问题,我脑补了一下(有剧透嫌疑,可直接跳过)。

心电图记录的是心房心室收缩与舒张时产生的电位变化:横轴是时间,对应影片的时间。纵轴为电压变化,对应影片的节奏变化,同时也可看做观众的情绪变化。

为了迎合我脑补的需求,我把心电图理解为记录心房心室的充电(舒张)与放电(收缩)的过程,也将整个心脏的运作简单的理解为心房接受全身的血液并输送至心室,心室又收缩射血至全身。如此便可以套入电影中戏剧冲突的埋设与释放理论,嗯。

P 波:心房肌除极、放电收缩,血液进入心室,这是心室收缩射血至全身的前提——影片的起始段带入的是主角遇到了一次重大转折,这是影片故事发展最基本的冲突铺设、此时观众的情绪开始被调动起来。

QRS 段:心室肌除极、放电收缩的过程,这是电压波动最高的一段——影片里在经过那段重大的转折后,主角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积极的更有负面的冲突释放、此时观众的情绪也随之有了较大的起伏。

T 波:心室肌快速复极、充电舒张吸收血液的过程,这是心室进行下一次收缩的前提——影片里在经过种种事件的“考验”后,主角得到了超脱性的感悟,这一段同样也为下文埋足了冲突、此时观众的情绪又被调动了起来(高于起始)。

u 波:临床意义不明确,正常情况下不存在或存在感不高——影片的结尾(高潮),主角相信春哥后获得了无限可能、某些观众的坐垫上出现了异物。

上图中没有电位变化的 PR 段和 ST 段等部分对应影片中的各个过度部分平缓推进,无戏剧效果、观众无感。这些过度同其在心电图中一样客观存在且拥有明确生理机制,故理解为不可或缺。

整个心电收缩的变化事实上是前后相连的,除极与复极反复交替,充电与放电相互对质,如此才是生命的运作方式,单独剥离只是为了便于理解与研究。

然而电影只能讲述一段故事的硬伤是其不具有生命力的终极原因,导演特意安排的这个 u 波,是希冀成全故事一个涅槃、打破其没有生命力的魔咒。

所以,此两部影片获得广泛好评的原因除了导演较为完整地描述了一个个体的生命活动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那个部分观众屁股下的异物。

脑补(残)结束。

虽然两部影片在节奏和内核上看都大致相同,然而从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对细节的描摹上仍然存在着不少差距。《黑天鹅》无论是对角色深度与广度的挖掘还是对整体格局的把控都明显更胜一筹。

关于《黑天鹅》中的细节,可以参看这个有剧透的豆瓣神帖白羽黑翼,疯魔了小青衣 (黑天鹅 影评)

除了对导演和编剧技法推敲以外,两部影片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演员的发挥了。

55 岁,曾经俊俏性感的脸庞早已堆满了横肉与伤疤,曾经愤世的热血也洒向了一无所有,留下一具空荡荡的躯壳,被人们抛在身后,人们甚至以为他已经死了。

熟悉米基 洛克的观众在看到此片后大概难免胸闷,他们不只哀叹这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电影,更是感叹其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影片中米基哪里是在演 Ram,他明明是在演自己。

据说本片原定由尼古拉斯 凯奇来担任主角,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才换成了米基。很难想象没有他的《摔跤王》是什么样,要是换成凯奇怕是会有种陈道明版李云龙的味道吧。

娜塔莉 波特曼,《黑天鹅》里的 Swan Queen。

个人认为编导对这个角色前后两种特质以及中途过度段的塑造应该是早已鲜明完断的,需要演员主观再创的余地几乎为零,这里考验演员的能力其实悟性大于表现,换言之若是一个表现力高于理解能力(表现力成熟,理解能力欠佳)的演员则很可能把握不好这个角色。

片中娜塔莉 波特曼眉眼唇间细微的变化和举手投足间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都将这个角色的心理变化表现的极其传神,不管是内敛还是外张的神态也都表现的精准细腻,各种影后实至名归。

即使我执意到病态地力荐《梦之安魂曲》,也无法掩盖这两部影片才是其目前最高成就的事实。

成熟高明的选材,对节奏和细节的玩转、镜头基调的甄选、演员的调培、配乐的构造等等方面都配合得几近完美。

在看过《黑天鹅》后我甚至认为,这应该算得上是大部分电影人在技法上的最高追求了吧。

然而是对达伦信心满满还是什么其它原因,面对这两部相当成功的作品,我仍旧觉得还缺点什么。

六、《诺亚》(《Noah》)2014 年

这部达伦的豪华巨制目前有两种打开方式(A、B),请各位择取所好。

A:亢龙有悔

前两部作品均取得巨大的成功后,达伦 阿诺夫斯基在创作上显然又获得了更多的空间——典型的商业大制作中担任导演、编剧和制片,可以想象这部《诺亚》几乎是其个人能力的独秀(下面就用导演指代该片的作者)。也正因此,达伦 阿诺夫斯基在宏观把控上的短板尽显无余。

结论很明确,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然而这部失败的电影,其实看点十足。

绝非替导演开脱,因为对这些精彩看点的捕捉,均为我费劲脑补后的结果。看点都需要脑补的电影,观众脑细胞都耗在猜测剧情去了,哪还有能力再思考立意。

首先,你需要知道本片的戏剧冲突(看点)都是导演编的,其基本和《圣经》里的故事无关。上帝让一个人造一艘船,然后他造好了,然后洪水来,洪水去——不对如此贫瘠的戏剧冲突进行较大幅度的延生和解构,这电影还怎么拍?

而且对于这种宗教性质的题材,个人认为无论你改编的有多成功,遭到观众的口诛笔伐也是在所难免,尤其是以这种看起来一本正经的形式。

有关本片剧情看点的脑补(有剧透嫌疑、可直接跳过):

本片其实是以一位宰相的视角讲述的一个帝王将相的故事。

看点 1:宰相为何对君王忠心耿耿?

看点 2:宰相如何面对奸臣的围剿?

看点 3:君叫臣死,臣死还是不死?

看点 4:家族发生谋反,宰相该如何处置?

看点 5:家族出现内奸,宰相该如何处置?

看点 6:家族遗留孽种,宰相该如何处置?

其中六个看点按前后顺序出场,看点 3 贯穿全片。

带入这样的一个角色来观看,该片精彩纷呈。

脑补(残)结束。

对于这种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导演虽然保留了《圣经》中诺亚故事的大致走向,单纯看改编和解构也说得过去,可整体就是给人留下不好印象是因为什么呢。

达伦是一个很会捕捉个体感官的电影作者,或者说这是他最明显的特点,然把握不好宏观视角的短板却比特点有过之而无不及又是其最遭人诟病的原因。

前面提到,观众会对其作品产生一种好看却不敢恭维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处女座《π》和《珍爱泉源》中较为明显,后来在《摔跤手》和《黑天鹅》中有了明显改善,而在其因此获得最大创作空间——几乎为所欲为之下,这个缺陷在《诺亚》中又突显了出来。

导演的初衷其实还是想以近乎第一人称来展现诺亚的遭遇,这是他最拿手,也是表现他所设计的戏剧冲突的最佳形式,然而如此宏大的叙事背景却又让他不得不分散视角。前段无聊的上帝视角、中段俗套的史诗场面,细心且耐心的观众等到最后才体会到导演其实别有用心。

遗留讨论空间这没错,可让观众全片都猜测你的意图就实属不该了,别说什么隐喻,你连让观众坐下来静心观赏都做不到还谈什么隐喻。

上帝也说过,甭整那没用的。

B: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诺亚》是达伦步入另一佳境的过渡。

首先,通过前面几部影片的介绍,你应该可以意识到达伦 · 阿诺夫斯基的电影不是为了取悦你(更不是为了吓你)这一事实,到了《诺亚》导演更是变本加厉想费你的神——它根本就不是让你来看热闹的。

花费巨资、历经艰辛创作了一部失败的商业影片,换言之,他以一种最博人眼球的方式干了一件极不讨人欢喜的事情。

而这,正是本片的伟大之处。

商业上的问题是他作为制片所应该承担的,况且票房也并不糟糕什么的我们姑且不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商业上的问题其实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本片实际上的失误,上面也说过原因了,下面来讲本片到底好在哪里。

本片所探讨的核心是人的信念与实际冲突下的挣扎,以及道德伦理与人性的博弈。

信念究竟能不能支撑人类走向未来?当面对各种困境时应该相信所谓的真理还是相信自己?

当然你要说这太俗套了很多电影都在讲这个话题我也是很同意的,不同之处在于,本片设计(套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情景——当这个世界只剩下你自己,你是上帝(真理)唯一的 CEO,或者直接说来,你就是上帝。

在这个层面上讲,本片套入诺亚的故事是很讨巧的,不管在其短板的显露下有没有弄巧成拙。

导演以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将观众带入这个角色,希冀观众以诺亚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没有任何戒律和道德的约束,在面对信念与真理、道德与人性时,你究竟会做出何种选择?

你的选择究竟是不是正确的、是错误的你又该如何面对?

一个人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信念形成后受到质疑该怎么面对?

一个一心向善的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由于善意而生出的恶果?

(这些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个“看点”)

跳出上面所脑补的那个”宰相“的局限,这个话题就太大了,它几乎涵盖到人性的方方面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母亲给小明 10 块钱让他上街去买一斤葡萄来分给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小明来到超市,发现最便宜的葡萄要 20 块一斤他只能买半斤,可买半斤就不够分了怎么办。最后小明买了一个 10 块钱的西瓜,他觉得西瓜够吃。买回家后,母亲切开西瓜发现是坏的。

好吧这故事很烂。将就用一下:如果你是小明,遇上这样的结局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怨母亲没给够钱还是怪自己不该贪便宜?要是买回去半斤葡萄只够一个人吃怎么办?你会分给谁?你又会觉得母亲怎么看你?你买了一个坏西瓜浪费了 10 块钱会接受母亲的埋怨吗?你会有其他的想法吗?

影片有明确的观点,大家在观看并理解后便可以套出上面的问题的答案。

本片是达伦迄今的巅峰之作。精致的构图与色彩、壮观的场景、令人信服的道具服装等等要素都是实打实的钞票(你不得不相信大部分好电影确实浑身臭铜味)——利用如此庞大的资源来展现一个并不是为了取悦你的宏大叙事背景、用相当隐晦严肃的表达来深刻讨论人性。

在二十一世纪还有人能这么玩,连黑皇都要笑醒了吧。

若对本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戳这个有剧透的豆瓣帖我们终将生生世世活在罪和爱中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