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别只盯着大疆,无人机市场还有很多机会
虽然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但是在科技行业里,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很少转化为本土的创新能力,更像是为外国科技公司提供弹药。
消费级航拍无人机是个例外,在这个神奇的行业里,中国厂商实力碾压欧美品牌。
中国的无人机公司能够取得此般成就,实属难得,但这值得我们欢呼么?消费级航拍无人机的现实并不美好,回看 2016 年的 CES,各种无人机公司争相亮相,希望获得一席之地。一年之内,它们要么濒临倒闭,要么以各种名义裁员,向行业级应用转型,而这个行业的大多数福利与收益,似乎都被大疆赚走了。
究竟是什么难题,让众多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公司落得此般境地?
都认为微型自拍无人机是未来,我们却离 “未来” 越来越远
早在 2015 年,大疆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领先地位,但是在 2016 年上半年,人们依旧可以找到一片缝隙市场。
业界对于消费级航拍无人机的普遍标准之一,就是轴距要小于 350mm,这样的无人机容易携带,适合业余消费者,其中 350mm 又是一个经典的轴距。
(大疆精灵 3 Advanced)
2016 年 4 月份,大疆发布精灵 4 无人机,这台售价 8999 元的无人机续航时间接近 30 分钟,具备易用性极高的视觉识别技术,可以躲避机身前方 10 米以内的障碍物,还能自主跟随汽车、人物等拍摄对象。至此,大疆的精灵 3 系列和精灵 4 已经覆盖了 2999 元至 8999 元的四个价位,占据了 350mm 轴距几乎所有市场空间。
而在 350mm 轴距之下,是一个大疆从未涉足的市场,我们称其为 “微型自拍无人机”。这种无人机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航拍无人机,以下特性使其一度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品类:
一、用户群体更广
顾名思义,微型自拍无人机不需要飞高飞远,厂商只求它能像手机一样帮用户自拍,拓宽用户自拍的视角。所以,微型自拍无人机的市场空间比 350mm 轴距航拍无人机更大。
二、技术门槛低
高通在去年 CES 上发布了骁龙飞行平台,这个平台集成了无人机常用的 GPS、无线通信、图像处理等功能,解决了微型自拍无人机研发的几大难点。
芯片厂商的加入对于微型自拍无人机的刺激非常巨大,这些技术基础扎实,产能充足的芯片厂商只需要拿出曾经的手机旗舰 SoC,比如骁龙 801,就足以让微型无人机自动飞行,并通过手机操控拍照。高通与英特尔在无人机行业中的意义,无异于当年 MTK 对于山寨手机的扶持,给迷茫于如何研发飞控、视觉识别算法等新技术的厂商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高通骁龙飞行平台开发板,图片来自:Wired)
可惜的是在芯片厂商的飞行平台形成一定规模之前,无人机行业的大清洗就已经开始了。在这样残酷的背景之下,芯片厂商对无人机行业的刺激成了一种理想,而非现实。实力雄厚的芯片厂商似乎也没把无人机太当回事,基于智能手机芯片开发的飞行平台更像是它们的业余实验,而非创新业务。
三、大疆还没进场
纵使有十万个不甘心,业界从来没有质疑过大疆的技术水平,所以在大疆还没发布微型自拍无人机之前,越早发布同类产品,定义 “自拍无人机” 的厂商,从中赚钱的可能性越高。
微型自拍无人机的炫目登场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趋势,市场恰好给这些厂商留下了发挥空间。早在 5 月底,零度智控就发布了 DOBBY,首款基于骁龙 801 打造的微型自拍无人机。创业公司零零智能也早在年初就放出了 Hover Camera 的概念,成功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
市场缝隙足以容纳新的公司和品类,基础技术也并非异想天开,为什么本有机会按设想成为主流的微型自拍无人机,最终还是无处可觅?松禾资本向爱范儿道出了一个大问题:
前两年的无人机行业太浮躁了,很多企业家花在 PR 的精力远超花在产品打磨的精力。360 度全景,自动避障,自动跟随,全球第一款等噱头层出不穷,可是实际上连飞得稳、易操作这样基本功能都解决不好。行业发展不符合预期的主要原因行业配套不完善,目前大多从业者经验、心态等问题。
松禾资本投资了安果无人机,后者宣称其无人机具备 GPS 自动跟拍、一键起飞 / 降落、手机体感操控等功能,还找来了明星贾乃亮担任代言人。然而在光鲜的宣传背后,安果无人机并没有令人满意的性能,甚至还有虚假宣传的嫌疑,一些消费者为此组建了 QQ 群,声讨安果无人机。
有的人或许会将安果无人机的失败归结于技术基础,安果无人机的母公司盛祥科技曾经生产电子烟,直至 2015 年 10 月 15 日才将经营范围改为 “多旋翼无人机产品的生产”,缺少技术基础导致安果无人机很难令人满意。然而,即便是一些大品牌生产的微型自拍无人机,也难以与其宣传水平画上等号。实际使用体验低于用户预期可谓是这一行的 “惯例”。
想要让微型自拍无人机普及,无人机公司应该解决三个问题:桨叶恐惧、续航以及操控。
桨叶恐惧:虽然所有工程师都了解无人机桨叶的危险性,但真正让用户免去这一顾虑,并且不需要牺牲太多性能的,只有 Hover Camera。Hover Camera 拥有全包裹的碳纤维保护罩,将用户与高速旋转的桨叶彻底隔离。
几乎所有的无人机玩家(包括专业爱好者)都畏惧桨叶,而内行与外行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内行人即使不上手一台无人机,都知道桨叶的危险性,但外行消费者并非如此。在无人机厂商的大力宣传下,微型自拍无人机往往被包装成乐趣无穷的小玩具,只有消费者实际上手的那一刻,才会发现桨叶的可怕,进而形成心理落差。
续航:无人机续航数据虚标的现象不多见,但是标称的续航时间与消费者可以安全飞行的时间并不一致。零度智控 DOBBY 官方续航时间 9 分钟,但是在实际的飞行中,风力、起降消耗的电量都会影响续航,所以在爱范儿测评之下,DOBBY 的飞行时间经常不足 7 分钟。
与续航相对应的是无人机的充电时间。即便配备了高通 Quick Charge 2.0 快充技术,DOBBY 的充电时间最少也要 45 分钟。再强大的营销,也很难让消费者愿意用 45 分钟的充电换取不到 7 分钟的飞行时间。有这时间等充电,还不如直接拿出手机用美图秀秀自拍,不仅成本低,还更省心。
操控:通过手机进行体感操控,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 “简单” 的无人机操控方式,实际上体感操控的上手要比遥控器难太多了。
想要让用户通过手机完美地操控无人机,研发人员需要尽可能地降低信号延迟,提高无人机受控的精度,以确保飞机能够按照用户的想法来飞行,然而在 Wi-Fi 信号干扰严重的环境下,手机是否能正常连上无人机都是个问题,更别提精准操控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考虑依赖那些智能飞行功能,但是,在没有 360° 全向避障、桨叶保护罩等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无人机厂商真的放心让无人机自主飞行么?
无人机公司无法解决这三个问题,摄像头的画质、稳定性还比不上智能手机,于是微型自拍无人机的普及也无从谈起。
2016 年初,爱范儿曾经预言:
在未来的一两年,“航拍” 将不再是无人机的别名,“自拍” 会成为无人机的一个重要发展场景。
(Mavic Pro 和 DOBBY 体积对比)
事实证明,这样的预言确实没错,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无人机自拍。但是,真正引发无人机自拍潮流的,不是零度的 DOBBY,也不是 Yuneec 的 Breeze,更不是靠众筹圈钱的无人机。纵观整个 2016 年,只有大疆成功推销了以 “便携” 和 “自拍” 为卖点的无人机 Mavic Pro,若按轴距来分类,Mavic Pro 接近 350mm 的轴距也不能属于 “微型无人机”。
有些门槛,不是想跨就能跨的
想做航拍无人机,难度其实不大。就像电脑一样,有点技术的航模爱好者都可以自己购买零部件,组装一台像模像样的多旋翼无人机,搭载运动相机进行航拍。
无人机公司的真正挑战,在于开发一台到手即飞,飞行、摄影性能都不错的无人机,并且将其投入持续的量产。
在消费级无人机行业里,现成的产品解决方案不多,主要集中在影像方面,而无人机的飞控、电调都需要无人机公司在产品迭代中不断调整与学习,才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层次。很多无人机从业者都会眼红大疆,后者发布的每一款新产品几乎都会将行业标准提高一个级别。大疆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个高度,我们无法忽视它在产品迭代方面的领先优势。
(第一代精灵无人机,图片来自:Nevit Dilmen)
2012 年,大疆推出了第一代精灵。接下来四年,大疆每年都会给精灵系列无人机加入新的配置:
- 精灵 2 Vision+ 是大疆首款出厂内置三轴云台的消费级航拍无人机;
- 精灵 3 系列首次为消费级产品引进 4K 摄像、Lightbridge 2 高清图传、光流定位、超声波定高等高级配置;
- 精灵 4 是机器视觉技术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在消费级无人机上,机身内部集成度大幅提升;
光是 350mm 一个轴距的无人机,大疆就已经发布了 4 代产品,经历了 4 个完全不同的技术阶段。从精灵 1 代只能把相机带去天上,到精灵 3 系列可以像相机一样自由控制拍摄参数,再到精灵 4 系列 “看得见” 拍摄对象,大疆的研发团队克服了大量的困难,才具备了领先对手一大截的优势。
反观一些稍有实力同行,所谓的 “迭代” 都难以持续。
深圳零度虽然在去年 CES 发布了 Xplorer 2 无人机,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台无人机从来没有真正露面;亿航 Ghost 2.0 无人机发布了一年有余,销量惨淡,质量堪忧,公司也传出了内部管理的消极传言;Yuneec Typhoon H 排除万难,终于上市销售,但 Typhoon H(六轴) 与 Yuneec 上一代旗舰 Q500(四轴) 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形态,所以 Typhoon H 实际上是一条新的产品线。虽然飞控、电机、摄像头等部件的迭代还是有的,但 Typhoon H 整体上暂时还没有迭代。
(Yuneec Typhoon H)
大公司以及不少创业公司的经历证明,在无人机这个行当里,产品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任何营销、资本都只能是锦上添花。
即便强如大疆,也没法在无人机行业里通行无阻,毕竟再好的产品也得经由供应链生产出来。这又是对无人机公司实力的一大考验。
如果大疆是个上市公司,去年 9 月 28 日那场发布会一定会让大疆股价飙升。Mavic Pro 的发布震惊了无人机界,也吸引了不少手中不差钱的新用户。这款体型迷你,性能一点不含糊的无人机,打破了以往精灵系列与 “小白” 用户之间的隔阂,让 Mavic Pro 实现了超出预期的火爆。
从经营业绩来看,抢购 Mavic Pro 的现象肯定是有利于大疆的,但是站在供应链的立场上,Mavic Pro 此般热销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大疆(乃至于整个航拍无人机产业)的供应链从来没有遇见如此庞大的生产压力。
在巨大的订单压力之下,Mavic Pro 成了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产品。不少第一时间预订的消费者经历了多轮惊心动魄的跳票,有的人甚至在接近年底才收到大疆的发货通知。去年下半年,经销商加价卖现货成了一种常态,Mavic Pro 的加价空间一度比 iPhone 7 还要高。
供货需求倒逼生产线,影响的除了产能以外,还有产品质量。无人机资讯网站 SB-DJI 的 Mavic Pro 分区里,不少消费者罗列了自己 Mavic Pro 的质量问题,比如飞行期间丢失 GPS 信号、云台异常抖动、镜头发霉等。当然,有些问题故障可能与消费者的不当操作有关系,但是 Mavic Pro 确实也出现了一些不可推卸的质量问题,有传言称 Mavic Pro 全球性跳票是因为产品生产出现了问题。
(炸机的 Mavic Pro,图片来自:大疆社区)
Mavic Pro 不是第一个出现质量问题的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几乎所有的无人机公司都经历过品控问题。有行业人士向爱范儿表示,一些无人机公司销量不够,难以要求供应商保证零部件质量,直接影响了最终产品的口碑。
不过,小公司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办法,摆脱对低价的追求也许还能控制好质量。Hover Camera Passport 就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细致的碳纤维保护罩、精巧的折叠机构都不逊色于大疆 Mavic Pro。只可惜好做工的代价不低,Hover Camera Passport 售价高达 3999 元。
技术与供应链是无人机公司难以逾越的门槛,很多公司不是无心解决问题,而是因为竞争对手太过强大,自己又太弱小。没有大量的炸机经验,大疆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在大疆的压力之下,年轻的无人机公司们不太可能再打消耗战,要么通过营销一战成名,要么收拾包袱回家。
市场规模就这么点,“多余” 的厂商只能被淘汰
GoPro 最近两年不太好过,市值在 2015 年缩水了 75%。有人认为 GoPro 市值缩水是必然,因为运动相机的市场并没有那么大,所以无论 GoPro 的相机多好,它仍然只是一些极限运动和摄影爱好者的小众玩物。
无人机一样面对着 GoPro 的困境。
据 IDC 预测,到 2020 年,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将以 86.5% 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届时,该市场出货量将达到 576 万台,市场规模达到 250 亿元人民币,其中行业应用出货量占比 33%,实际由消费级产品创造的出货量不足 386 万台。同样是 IDC 的数据,去年第三季度,大疆的航拍无人机占据了 52% 的市场份额,零度智控与 Parrot 紧随其后,但考虑到零度智控被曝裁员,Parrot 也宣布退出消费级市场,其他小型无人机公司更是难以为继,即使持续扩张,这个市场也没有多少空间留给大疆之外的厂商。
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市场空间虽然不大,但是人们的参与热情却异常高涨。这样的状态,一定程度上离不开资本的催化。
在 1 月 28 日发布的年度特稿《专车单车这一年,改变了人们出行,但没人知道它能持续多久》中,爱范儿探讨了资本对于出行行业的影响。资本在帮助专车、共享单车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同时,也让这两个产业变成了不考虑盈利的烧钱游戏。过去一年,疯狂的资本同样把无人机行业变成了烧钱游戏。
亿航就是一家典型的、被资本热潮催熟的无人机公司。
2015 年底,投资人杨宁面向媒体,直言自己对于亿航投资回报率的期待:
我觉得,对亿航的投资回报率应该是我第一个 1000 倍回报率的项目。
杨宁透露,投资亿航一年半的时间,账面投资回报率已经达到了 100 多倍,当时亿航才刚刚发布了第二代消费级航拍无人机 Ghost 2.0,载人无人机项目 “亿航 184” 尚未对外公布。
除了杨宁之外,亿航还有一名更知名的投资人——徐小平。徐小平所在的真格基金参与了亿航 3 轮融资,对于亿航似乎有种强烈的执着。徐小平在为亿航 Ghost 2.0 无人机站台时表示:
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亏了也值。
真格基金和杨宁的乐搏资本究竟从亿航获得多少回报,市场无需了解详情,重点是亿航如何在资本支持下发展。得到投资人力挺的亿航,自从 2016 年初的 CES 之后更像是一家炒概念的无人机公司,即使身陷裁员、拖欠货款的风波,亿航仍然在炒作 184 载人无人机。
亿航 184 是无人机行业炒概念的一个典型产品,在此之外我们还能看见很多的创业公司,通过炒作概念和众筹造假获得关注,比如 京东众筹的金额这么高是真的吗? - 爱范儿的回答 - 知乎
客观来说,很多无人机公司入局时间不早,投资人可以填补他们的资金缺口,迅速解决第一代产品研发、销售、日常经营问题,是一家无人机公司创业必备的要素。大疆在创业之初也得到了一笔重要的投资,投资者是汪滔的大学教授李泽湘。
但是,无人机行业的本质还是制造业,从产品立项到正式上市需要时间,也只有真正把产品卖给消费者,收回成本,才能持续地经营下去。很多被无人机行业融资热潮催生的公司并不具备足够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竞争力不足,难以回本,于是就只能通过炒概念、数据造假等行为,尽可能降低投资者的损失。
资本催熟的无人机市场就像高峰期的地铁,车厢就那么小,想上车的人却排成长队,车厢里面还有像大疆一样,随便一点动作,就能横扫整个市场的巨无霸。为了确保大家都能生存下去,入局晚、实力弱的厂商只好被历史淘汰掉。2016 年无人机行业的洗牌不是偶然,而是无人机行业的 “适者生存” 理论。
祝愿那些 “裁员滚滚” 的无人机公司,能在 2017 年恢复元气
2016 年的消费级无人机行业有一个非常好的开头,CES 上的无数新产品让业界一度以为,大疆的有力挑战者即将出现。只可惜这个行业有着太多太多的变数,不少 CES 新品沦落为一纸空谈,大疆创新用一堆 “黑科技” 趁乱收割市场,锁定了自己的领先地位。
如果有导演愿意将中国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动荡拍成电影,光是 2016 年就足以撑起整个剧本。
很多难以为继,但又不至于破产关门的无人机公司选择了转型,行业应用成为了无人机行业继消费级之后的下一个增长点。行业应用会是个好机遇么?至少比几乎完全被大疆拿下的消费级市场要好,毕竟行业级产品的应用场景不只有航拍。
但是,行业应用同样有难点。
(极飞科技植保无人机 P20 2017)
植保无人机基本上被极飞科技和大疆农业瓜分,前者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作业服务体系,先后成立新疆、河南运营中心,春节前夕还在日本成立子公司。植保无人机的核心是服务,产品只是提供服务的手段。
航测方面,由于从事这一行业的厂商需要具备测绘资质,企业与政府、军方的合作关系也会影响公司业务,留给后进者赚大钱的机会有待进一步挖掘。
至于电商行业一直在宣传的快递无人机,爱范儿认为,短期内这种无人机噱头大于实际,在中国得到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不大。
总的来说,行业应用的市场空间还是有的,但是比起消费级产品,行业应用无人机更考验一家公司的产品、服务、运营多方面实力。想要在这块市场做出成绩,不比研发一款出色的消费级航拍无人机更容易,甚至难得多。
无论行业应用能否成为救命稻草,拯救那些在消费级失败的无人机公司,爱范儿都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能够看见更多踏实经营的无人机公司和企业家,即使无法撑起千倍投资回报率,也要对得起客户,对得起员工,对得起选择了创业的自己。
---
回答作者:爱范儿 @麦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