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曾经地位很高,但因为科技进步被淘汰的职业
秤将(钉秤人。官话应该写作“秤匠”,但我们那的人写的都是“秤将”,意思是这个职业很厉害。)
在中国历史上曾存在上千年之久,在改革开放之初直到本世纪初都是一个“吃香”与“技术”结合的职业。
小时候我奶奶是开铺子的,当时铺子不远就有个老头钉秤,生意好到快要被踏破门槛的地步,而且他钉的秤当时比任何秤都受欢迎,不要说那种用秤砣各种拨拉游标的绿色机械秤不如他的秤受信任,以至于我奶奶上世纪九十年代去北京,从北京带回来我区(我市范围内不知道,但我区应该是第一台)一台电子秤的时候,街坊邻居都不以为然:“这东西能有老 X 头钉的秤准吗?“
但自从新世纪开始后,除了某些南方城市出于文化宣传的报道之外(在相关的报告中,钉秤人几乎都是老人),几乎就见不到钉秤人和他们制作的那种秤砣秤了,现在,秤砣秤甚至被视为“不精确”“不好使”的落后工具,最常见使用秤砣秤的人是大学毕业时收旧书的那批人,而这些人是以”黑心“而着称的……
还有这个职业——修笔匠
评论中说修笔匠似乎不是个受尊敬的行业,这点至少在我的记忆里我是不认同的。我记得我小时候,九十年代的时候,修笔师傅在当地基本上是高端职业。由于本地能买到的钢笔质量一般,很多人买到钢笔后,第一要务就是找修笔师傅换个好笔头,记得上小学刚学用钢笔写字的时候,谁的笔头要是找修笔师傅换过的钨钢头或者更高级的金尖,那纯粹是高帅富没得跑了。
这个职业的消亡除了因为科技进步外,最大的影响是受到了消费选择的冲击——
1、写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2、仍需要写字的人大多数在用不容易污染纸张、携带方便的中性笔;
3、使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万宝龙和凌美,在这些高端钢笔品牌引入中国人的生活后,老式钢笔存在的那些常见的问题,例如笔尖容易劈、导墨不流畅几乎不再存在。
另:说到这可以讲个事。我奶奶打麻将的一个很要好的老太太的丈夫就是修笔匠,去年 11 月我回家乡的时候去奶奶家,老头见我用凌美(狩猎者,不算高端)写字,把笔要过去用放大镜照着端详了半天,说是这么滑、打磨地这么好的笔这么多年他都没见过了,当时就问我说这笔多少钱,能不能卖给他,一千块够不够不够打个白条(狩猎者其实不到两百……)。今年过年我回去的时候送了他一支笔(280 多的那种,客户送的,自己也没花钱),老头硬要给我塞钱我没要(我奶奶说老头一个月退休工资也就一千多点),结果过年的时候老头把他家农村亲戚送他的鸡、兔子、獾子油、腊肉全给我奶奶搬来了……
农村流水席总管
农村的红白喜事,要拜流水席,通常短则两三天,长则六七天。宴请乡邻亲友都需要在自己家里搞,做饭要请大厨、端菜打扫要请人帮忙。如果没有一个人总览全局,那就会乱得一塌糊涂。
而流水席的总管呢,就是总览全局的人物。
经常做总管的人,会在村里获得很大的威望,很简单嘛。他为别人家操心流水席,忙得自己好几天都无法工作生产,到头来的谢礼往往只是一条廉价香烟、一瓶廉价白酒。所以村里人都会对其尊重,觉得欠他的面子。
而当总管的人,也是乐在其中,原因是他在这一段时间内,获得了指挥别人的权力。
有个乡镇领导曾说,以前选村干部,选上来一些大款、无赖,不操心不办事,弄得一塌糊涂。还不如找那些没啥钱又喜欢指挥人,经常做流水席总管的老男人。这些人有一定的指挥能力,也有一定的威望,而且热衷于报酬较低但面子较重的工作,往往会把事儿办好……
所以嘛,有很多流水席总管,往往都是村干部。
至于做一个流水席总管多麻烦呢。
首先你要谋划办流水席的家庭会宴请多少亲友,有多大的开销能力,筹划能摆多少桌宴席。比如我奶奶和我姥姥过世的时候,由于直系后代不是很少,而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于是就规划了几百桌,买的菜也尽量高规格。而等我父亲过世的时候,由于直系后代就我一个,又穷又弱,总管就会很贴心地规划一百多桌,买菜也尽量中低档次。
而后就是搭建宴席的大棚、借桌椅餐具,这都是麻烦事儿,需要总管和开席的家庭一起筹划。不过现在嘛,都是掏钱去家政公司租了。
在后就是请赴宴、帮忙的亲友。赴宴的亲友送请帖或者打电话都可以,然而帮忙的亲友若非自己的铁哥们,就必须要总管带着去一家一家敲门,给人家有牌位的主屋磕头。
请来人之后,总管会下令让谁负责掌盘(就是端盘子)、清桌下菜、打扫卫生。这就真需要威望了,这都是苦活,如果总管不给力、开席的家庭社会地位不高,就会很难办。
这就是所谓掌盘,如果摆满了汤,还真不好端:
每一轮宴席后要打扫,紧接着又会上,无论对开席的家庭还是帮忙的亲友,都是苦不堪言的负担
现在我们这穷地方,也慢慢普及酒店结婚了。虽然也会象征性地找一个总管,但真的就是象征性的了。
补充:假如酒席五天,每天五轮,你觉得几百桌还可怕嘛?
一轮酒席实际上只有六到十五桌,总共加起来才是几百桌。觉得几百桌多的,可能是没亲自操办过流水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