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性遭受社会排斥时 ,她们通常采取的应对方式会让自己更容易被忽视吗?
在职场竞争中,答案是没错,确实会被排斥。而且当男性同样表现出异于社会期盼的性别角色时,他们虽然也会被排挤,但不会受到相应程度的歧视。
我主要谈两篇关于此问的研究,一篇讲述了职场竞争力本就较弱的女性以“反女性”的方式反应时会被如何对待,另一篇则讲述当男性表现出“反男性”的举动时会被怎样对待。
职场的性别歧视已经是老生常谈,从 90 年代前期最早的一些关于职场性别歧视的研究中便可以知道(Cejka & Eagly, 1999; Glick, Wilk, & Perreault, 1995),老板的“男性期待”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果断、执行力、自信心、领导风范”等原本属于性别中立的性格概念与“男性”的身份重叠,导致许多老板在招人时已经先入为主地将女性应聘者置于下风。而近年来面对高位竞争歧视依旧的问题,许多女性虽然展现出了同等甚至更高水平的“决策能力”,但收到的回复却并不统一。
首先,为了反抗职场竞争中强赋予女性的“不够独断、更适合和人打交道、更适合做文书工作”等刻板印象,为赢得职位上的提升女性必须展现出她们“有野心、有竞争力、有能力”的一面。我们暂称此类女性为“强势女性”(研究中她们的统称是 agentic women)。然而,从 Rudman 在 1998 年的一篇研究开始,到最近 2008 年 Phelan 等人的数据显示,十年间虽然“强势女性”的数量不断增长,但女性在高职位的身影却没有同比地进步。
Phelan(2008)这篇文章中,428 位志愿者(其中女性 242 位)参与到一个模拟面试环节。在“强势男”和“强势女”的对比中,当已经控制了生理上的区别时,仍然有明显大多数倾向于男性,而原因则是因为他们认为“强势女”的社交能力有缺陷('lacking social skills')。此中,志愿者们大多犯了一个“转移性双重标准”的错误——在面试男性时,他们将“有野心、有竞争力、有能力”等“男性期盼”作为最主要的考量因素,但在面试女性时,他们不仅要考虑“三有”的问题,且会在注意力上转移到“这么强势的女人是不是不好交流”这一点上,而即便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在刻板印象的作用下,女性面试时所要面对的标准比男性更多、更难、更不公正。
而这就出现了一个两难的结果:为反抗刻板印象,女性需要特别展现出自己“有野心、有竞争力、有能力”的一面。然而,在展现出“有野心、有竞争力、有能力”之后,她们又会被冠于“强势女人不好相处”的面相,导致在职场竞争中依旧不占优势。这种现象被称作“印象管理困境”(Impression Management Dilemma)。
那么男性呢?如果男性的表现异于“性别期待”,他们在职场上会受到怎样对待?
Moss-Racusin(2010)的一篇研究协同了 232 位参与者(132 位女性)。这次的实验对象是“相对保守的男性应聘者”('modest men'),也就是在职场环境下“行动举止较顺从”、“不主动施威”的男性(是的,在男性语境中,“不主动施威”就已经算是“反男性”的“反面特质”)。相比于同样地“行动举止顺从”的女性,保守男性更不被青睐(反过来说,也就是职场更欢迎“顺从”的女性职员……)。但数据的显著性仅仅到“不被青睐”('disliked')为止,研究发现,即便这些男性表现出反性别印象的行为,他们不会受到如“强势女性”那般的遭受歧视。研究者表示这是由于男性在社会中的固有强势地位的结果,并称这种“强势女性”受歧视而“弱势男性”不会受到同等程度歧视的现象为“性别怀疑优势”('benefit of the doubt')
以上是从职场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更广的社会领域的视角我并不太了解,希望有人补充。
1. Phelan et. al, (2008) Competent Yet Out In The Cold: Shifting Criteria for Hiring Reflect Backlash Toward Agentic Women
2. Moss-Racusin (2010), When Men Break the Gender Rules: Status Incongruity and Backlash Against Modest Men
更多讨论,查看 知乎圆桌 · 姑娘,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