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问题色情行业的开放程度与涉性犯罪的关系? - 社会 - 知乎下的回答。
这问题很重要,但对这一问题有严格因果识别的文献很少。Bhuller,Havnes,Leuven 和 Mogstad 在 2013 年用挪威网络宽带建设工程作准实验对此做了估计,发现网络色情内容导致性犯罪发案率(案件数 /10 万人,下同)上升 2.5%,其中强奸案发案率上升 3.2%,儿童性虐待上升 2.5%。影响渠道主要是色情内容的直接效应:消费色情内容本身提高了个体犯罪的概率。
2000-2008 年,挪威政府通过国营企业 Telenor 在全国推进宽带建设,逐步实现覆盖全国目标。在此之前,上网价格贵速度慢,绝大多数挪威家庭没有接入。上图左边绘出每一年挪威境内各市宽带覆盖比直方图,其中覆盖指当地居民能够接入网络,可见目标至 2008 年基本实现。右边绘出各市网络用户直方图,可见至 2008 年宽带用户已超过全体人口 60%。四位作者通过挪威内政部和挪威统计局拿到了 1993-2008 年挪威所有犯罪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宽带接入情况和用户数据。
接入宽带使用户有机会浏览色情图片与视频。如果宽带建设用当地其它可能影响性犯罪因素无关,则工程本身是一准实验,可用于评估网络色情与性犯罪发案率因果关联。作者发现:当地性别比、各年龄段人口、警力数量、移民数量、贫困率、享受福利比率、教育程度、学生数量、产业结构等仅能解释覆盖工程进度不到 1%,地区固定效应与时间固定效应可解释超过 86%。上图是相应估计结果:前四项显示性犯罪发案率与宽带覆盖显著正相关,后两项显示贫困率等与接入几无关联。
上图集中展示估计结果,在开头已提过,重点要再说一遍:网络色情内容导致性犯罪发案率(案件数 /10 万人,下同)上升 2.5%,其中强奸案发案率上升 3.2%,儿童性虐待上升 2.5%。作者进一步考察了色情内容影响实际犯罪率的可能渠道,主要有三,如下图所示:第一项是报案效应,首先,网络可能降低受害人报案成本。如果互联网使证据搜集更便捷更准确,加害者被定罪惩戒概率增加,受害人也会更倾向于报案。第二项是匹配效应,网络使潜在加害人更容易找到潜在受害者。最后一项是直接效应,指色情内容唤起犯罪的概率。这三项都可能影响最终犯罪率。
作者依次检验以上三项效应。首先,作者检查挪威警察局 2000-2008 年间所有报案记录,发现几乎没有提到互联网。2008 年及之前警察局本身也不通过网络受理报案。互联网可能使受害者更容易联络公益组织。不过,如果这一点成立,包括暴力犯罪等其它罪案报案比例应该也会上升,而实证否定了这一点。而宽带的普及与报案性犯罪的定罪率也没有关系,从而否定了报案效应的两条可能途径。如果匹配效应成立,比如说互联网让大家更喜欢待在家里,宽带应该会影响其它一部分犯罪的发生率。然而,作者发现宽带在全国扩展过程对除性犯罪外几乎所有犯罪都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最后用另一巧妙方法验证因果渠道主要是直接而非匹配效应。瑞典早在 1965 年已合法化色情内容,与其接壤处挪威居民获得色情内容比较方便。如果直接效应占主导,宽带影响在这些地区应比较小。这一点不太可能影响匹配效应。上图第四行显示这一结果:加装宽带造成性犯罪上升幅度在不与瑞典接壤地区比接壤区高 25%。因此,色情内容对性犯罪影响渠道主要是直接效应。
作者额外还做了安慰剂检验等许多测试,结果稳健,具体请参见原文。尽管有关网络色情是否会影响实际性犯罪比率争议甚大、持续甚久,严格因果识别研究尚属寥寥。这篇论文所用数据数量庞大,质量很好,研究方法也很细致,非常有参考价值。最后作者还指出一点:由于瑞典第一批网民主要是 20-30 岁年轻人,估得网络色情对个体犯罪倾向影响在外推至全社会时应当保持谨慎。
参考文献:
Bhuller, Manudeep, et al. "Broadband internet: An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to sex crime?."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80.4 (2013): 1237-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