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赤道国家比较穷是因为紫外线太强」,别笑,我有证据
果断掏出 2016 年所见脑洞最大的研究:赤道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原因之一是紫外线太强。虽然结论乍看很猎奇,但 Anderson,Dalgaard 和 Selaya 这篇论文有缜密的论证,非常值得一读。
上图是全球紫外线分布图,下图是全球 GDP 分布图。紫外线强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人均 GDP 大体是赤道地区较低,中高纬度发达国家较多。回归显示:以国家为单位,紫外线强度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人均 GDP 平均提高130%。以经纬度 1 度 *1 度为单位,紫外线强度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人均 GDP 平均提高17%。作者控制了各类传染病。海拔提升会增强紫外线强度,云层变化对紫外线强度有更复杂影响,作者对此都作了详细讨论。回归系数变化都不大,且非常显著。
如果做到这里为止,文章很可能被当作是挑选一堆变量交叉回归再留下幸运儿的成果。但是,作者进一步指出:紫外线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是白内障。下图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和印度旁遮普白内障发病率对照图,后者发病率是前者二十多倍。作者进一步用全球各国白内障发病数据对紫外线强度回归,结果高度显著。同时,紫外线还和黄斑退化等许多其它眼疾发病率有密切联系。
白内障和经济增长有何密切联系?核心在于白内障加重使人无法读写。在 21 世纪初之前,这对高技能劳动力影响很大,常使他们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以旁遮普和阿姆斯特丹为例,作者结合发病率和劳动力数据发现:仅白内障一项就使前者高技能劳动力终生劳动时间较后者短 14 年。这一因素对不依赖读写的行业,如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影响较小。
劳动时间缩短影响技术进步。少工作 10 年意味着教育回报大幅下降,个人投入时间精力接受教育动力下降。增长理论中有个重要概念叫生育转型,意指教育回报率上升使个人更重视教育。家庭也会相应更重视孩子“质量”而非数量,选择为每个孩子投入更多而非生育更多。生育率下降导致的人均占有资源上升、人类资本上升和生育转型中抚养比暂时的下降共同推动经济起飞。历史上经历经济增长的国家大多经历了这个阶段,相当于在上图中,从左边低水平均衡跳到了右边高水平均衡。
逻辑链条自此成型:紫外线抬高白内障发病率,导致高技能劳动力更早失去工作能力。教育回报因此下降,家庭和个人投资人力资本激励减弱。生育转型推迟,延缓经济增长。作者对此作了一系列检验。回归显示:紫外线强度越高,平均教育年限越低,同时加入教育年限会降低紫外线变量显著性。紫外线强度越大,生育转型时间平均而言越迟。加入转型时间或眼病变量会降低紫外线强度显著性。最后,越接近现代,高技能劳动越重要,紫外线强度负面影响就越大。
总之,虽然这篇文章一开始看起来有些像恶作剧,但仔细读下来确实言之成理,且有很多数据支持。有关影响经济增长因素争论,地形、生物、矿产、制度等各种学说已让人目不暇接,现在又多一个紫外线。期待未来更多脑洞文。这一块更多文章介绍可在知乎专栏找到。
参考文献:
Andersen T B, Dalgaard C J, Selaya P. "Climate and the emergence of global income difference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16, 83: rdw006.
Galor O, Weil D N.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Growth: From Malthusian Stagnation to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beyond"[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0, No. 4 (Sep., 2000), pp. 80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