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经济学可以解释「自尊」吗?

$
0
0

日报标题: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人必须得有自尊

司马懿,《穿越历史聊经济》作者

经济学当然可以解释自尊和自信,早在十几年前,《经济学季刊》(QJE,非中文同名期刊^_^)上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很详细的讨论了自尊的经济学模型,作者为梯若尔和贝纳布。

为什么会有自尊呢?这种事情确实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个挑战。因为理论上说,自我欺骗——不管是自我高估(自尊自信),还是自我低估(自暴自弃)都是不好的,我们大家都应该理性的先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后根据自己做事的结果来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更新——比如开始我认为自己很强,但是 100 分的卷子考 10 分,偶尔一次或许还好,但是考 10 分的次数多了,我就应该理性的认为自己笨,而自尊心很强的人,可能就拒绝承认这一点,反而奋发图强,加倍努力,然后成绩就上去了。

这种事情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看过几次,但是如何从经济学上解释呢?讲道理,难道理性人的更新不是应该理性的认为自己比较笨么?而如果承认自己比较笨,也就是单位时间内自己学习的成果比其他人差,那么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人们这个时候会倾向于把自己的精力用到自己相对比较擅长的地方,而不是死磕学习,但是自尊心的存在,让这个事情逆转了,也就是自己不承认自己是笨的。这一点——其实是和自己的理性信念的更新相违背的。所以这个问题的难点就在于,要给在给定“自己很可能比较笨”的理性信念下,自己坚决拒绝承认这一信念提供充分的合理性。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很多育儿的书也在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无论小孩作出了多么微小的成就,我们都应该热情洋溢的夸奖 “Great Job!”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似乎代代相传,在从小就在系统性的培养孩子对自己形成偏见,并且以偏见为美德?!那么,这是人性的缺陷,还是理性的必然?

自尊有什么好处呢?经济学家提供了三个解释:

1. 消费需求:纯粹是因为一个良好的自我印象会让自己觉得愉快,也就是自己在消费自己的自尊。

2. 信号需求:同样的能力,如果你比其他人更有自尊,那么你可能更容易让其他人信服你的能力。也就是说,更强的自尊心,是一个向市场发送的积极信号。

3. 激励需求:就是自尊心比较高的人容易对自己产生激励。因为人的效用往往是的动态不一致的,也就是说,人往往更看重现在的效用(双曲折现),而对未来看的相对较淡,那么如果需要在当前努力,在未来收获的话,很多人——尤其是能力不高的人(因为能力不高的人花费单位时间在未来的收获小),会不乐意这么做,这也就是“拖延症”。那么,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过分乐观的认知,反而能够促使一些人克服拖延症,在当下放弃娱乐,努力工作。也就是说,自尊相当于自己善意的欺骗了自己,以便于自己能够在当下“不理性”的努力,而当时间挪移到了享受努力成果的时刻,自己的效用其实是提高了。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权衡:自信的维持和过度自信。一般来说,要维持自信,就要拒绝接受新的信息,就是“我不听我不听”,因为你一旦听了关于你能力的信息,不管是好是坏,你的自信程度都会发生变化;而过度自信的人是希望接受新信息的,因为过度自信意味着本来就不该做这件事但是你做了,所以知道真实的信息可以帮助自己果断放弃。

假定一个人,本身自信度还可以,现在有一个项目,他要决定是不是接手;在决定之前,现在有一个关于他自身能力的更精确的信息(不一定是对的),他是听还是不听呢?听了,万一自信心滑落,该接项目的没有信心接了怎么办?如果不听,那如果自己正好是个过度自信的人,应该果断放弃项目,那么不听也有损失了。

显然,当维持自信的好处大于接受信息的好处,人们就会有意识的去拒绝更新自己的信息。

这个权衡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实中的现象。比如有人考试前特意玩游戏,有人参加智商测验之前有意吸大麻或者熬夜,总之就是自己做一些对测试有害的事情,干扰测试的精确度。这其实并不一定是缺乏自信的标志,反而可能恰恰是在“维持自信”,通过干扰这些测试的准确度,他们让自己接受到的信息精度降低了,从而不需要改变自己的自信状态。其实心理学家目前对到底是很有自尊的人喜欢这么干,还是缺乏自尊的人这么干也莫衷一是,只是有一些实证的结果偏向于前者。

到这里为止,基本上解释了自尊现象的“需求”侧。那么自尊心是如何产生的呢?也就是如何从理性人的假设中,推导出一个其实是有偏差的自我认知呢?这就是自尊现象的“供给”侧。

我们假定有两种信号: 低能力和(空)。(空)表示没有信号,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信号其实是好事,说明自己不是一个低能力者。我们再假定记忆是需要花成本的,人们可以决定让自己记忆更牢固一点,还是更随意一些。并且人们是理性的,能够根据自己记忆的成色来判断自己的记忆的可信度。

假定一个人在第一期接受到一个关于自己能力的信号,这个信号可以是低能力,可以是(空),然后呢,这个人可以决定自己以多么大的努力去记住这个信号。如果完全不努力,这个人就一定会忘掉这个信号,第二期的会议永远为(空)。如果非常努力,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记住这个信号。

显然,当这个人第一期接受到(空)的信号的时候,这个人记住不记住都一样,因为第二期他不会臆想出自己是个低能力的,所以第二期也一定是(空)。

好玩的事情出现在当这个人第一期接受到“低能力”信号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花很多的努力去记住它,那么第二期当自己工作的时候就一定记得自己是低能力的,这个从事前来看并不好——基于之前说的“需求”侧的原因。所以这个人会想着忘掉这个信号。

但是如果他决定完全忘掉“自己是低能力”这个信号,问题也很严重啊!因为这就意味着当第二期他搜寻自己的记忆,发现自己是(空)的时候,他无法判断自己是真的(空),还是因为第一期接受到一个低能力的信号然后自己有意识的把它忘掉了,从而自己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即便自己是高能力,可能都没有信心干活了。

所以最终的情况,这个人会以不太高,也不太低的一个最优的努力度去记住第一期的“低能力”信号,这样当自己第二期搜寻回忆,发现自己的回忆为(空)的时候,仍然能以较高的概率确信自己是高能力的,而当自己的回忆为“低能力”的时候,很遗憾,因为记忆不能凭空产生,低能力是坐实了的……

人们通过这种策略性的选择回忆,当自己是高能力的时候(收到信号为(空)时),在第二期也能够确信自己是高能力;而当自己是低能力的时候(收到信号为“低能力”),也能够以一定的概率相信自己是高能力——别忘了,根据我们上面的推理,自己有一定的概率会策略性的遗忘自己是低能力这一个信号。于是,自尊就这么产生了,以理性的名义。

心理经济学是非常有意思的,不过在这里提醒一下,如果要献身于这个方向,还需要三思,到目前为止,心理经济学发表出来的论文大都是很好的杂志上,这是个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作者也都是很“好”的,目前这个领域不但跨学科,并且理论色彩浓厚,基本还是属于巨人之间的小众游戏。真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经济学相对大众的领域做成一定成就之后再来涉足也不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