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好想在家乡这样自己建一个小木屋,给家里小孩玩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最早的建筑可以归纳为实体结构与杆系结构,实体结构包括夯土建筑、砖结构建筑、欧洲常见的石砌体建筑等,杆系结构常见的有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现在流行的钢结构等。其实木屋既可以是实体结构也可以是杆系结构的,实体结构中木材就像石头一样,一根一根的交错垒起来,建筑中称之为井干式。题主你放的照片就是这种,墙体既是结构构件也是维护构件。
有一部电影叫《最后一个猎人》里边很详细地记录了加拿大北部地区的猎人怎么自己建造这种小屋的过程,我以电影截图来讲解建造这类小木屋的顺序及要点吧。题主问题中说独立建造一座小木屋,独自两个字很符合这电影里的情景。也适合题主贴的荒野生存标签。
另外杆系结构的参考 @Sunny Mai 的回答吧,木材的结构部分与维护板材是完全独立的,但那种形式不适合于野外生存,因为需要更多工具对材料进行更精细的加工。
首先得有很多木材
然后将木材用牙齿锯好运到基地附近
选址很重要,自然环境中尤其要注意:向阳、夏季通风、冬季背风、良好的视野、不会有洪水、泥石流、塌方等危险。正如下图字幕:我的幸福取决于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将合适大小的木材搬运至你选址的地方,木材的大小取决于你的搬运能力与房子大小。电影中是用马拉的木材,一次一截。木的长度根据建筑长宽来定,留出一米多的余量。刨皮阴处晾一段时间最好。电影中选址很成功,在一处面向河流,背靠大山的向阳山坡(绝对不能山沟)。
这类木屋的地板与地面是有一定距离的,这样有利于排水、防潮,见下图房中的几根木头,地板铺在它上边。门的位置需要确定好,留出洞口、门前也需要留出一定空地。
主人公在用这种简单仪器保证每根木材都尽量水平,木材不水平房子受力就容易跟着倾斜。
整根木料并不是实心的,将木料刨空,里边塞进干苔藓等松软的自然材料,增加建筑的保暖性能,也能密封好两根木料之间的空隙,防止透风(加拿大北部冬季温度零下三四十吧)。稀泥巴也是不错的填缝材料。
一横一纵两根木料交接处,每一根抛去一半的厚度,刚好咬接在一起。
墙就是这样一根根木料垒起来
在一米高度左右就该留出窗的洞口了
窗户的设置应该考虑到朝向阳光,视野。冬季主要风向尽量不要开窗。
屋顶以坡屋顶居多,木料挑出墙面,这样可以在下雨下雪的时候墙面不会湿。然后再在主要木料(相当于主梁)上铺更小更密的小木料,然后铺上苔藓、树叶、树皮、木板等材料,因地制宜吧。
可以看出在门口留有一个小平台,夏季乘凉冬季储物都不错。门很原始,木骨架加动物皮毛的。
侧面可以看出主梁与次梁、防水铺的苔藓的关系。
安装窗户的玻璃了,目测比较原始,这个窗是固定好不能打开的。
男主人公在打磨窗洞的木材,女主在往缝里塞苔藓,以使窗户密封性好。玻璃放上之后再在另一面钉一圈木条就固定好了
基本完成了,可以看出猎人还是很有经验的,冬季的阳光能照到小屋正面
屋内的布置,家具基本是固定在墙面的。火炉是铁皮的,废话啦,木头的不就燃了嘛,可以有个小烟囱通到屋顶的。虽然粗糙了点但还是挺温馨的。
冬季寒冷的加拿大北部,猎人必须会建这种小木屋。木材燃烧的橘色光线让人觉得温暖。
以上图片全部来自电影《最后一个猎人》,推荐大家看一下,很不错的片,我很喜欢很喜欢。《荒野生存》一点都不荒野好吧,这才是真正的荒野。
我有小孩后我一定会在家乡的树林或稻田和他一起建一个小木屋。当然是现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