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孩子有了「网瘾」,是家庭出了问题吗?
孩子的成瘾行为在家庭中是否有其必然性,这个提问本身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必然性联系。
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当成瘾者出现的时候,通常反映了家庭内部的动力出现了变化和不平衡,而并非因为家庭动力不平衡就一定会导致成瘾,成瘾更多时候是人的一种选择应对生活压力和跟人或物连接的一种方式。
我曾写过一篇影评是关于毒瘾家庭的家庭角色,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而影片并没有叙述地那么完整细节,但可以说明的是,成瘾者出现在一个家庭关系不平衡或者说不健全的家庭系统里的可能性比较高。 见专栏 观影聊心 - 观蕾切尔的婚礼话家庭关系与成瘾 - 来,让我们谈谈灵魂
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在关系理论取向的框架下是如何理解成瘾的。就像我在刚开始提到的那样,许多时候成瘾行为可以是很多种的,而目前的高科技时代,网络成瘾是孩子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一种途径,来帮助自己在一个“不健全”(dsyfunctional) 的环境中存活下来,或者是回避一些痛苦情绪而产生的应对方式(Coping skills)。
我借用清流在她的第二次Live里提到的依恋形成循环图作一个解释。
我们的依恋形成是需要满足我们的一些基本需求的,如图所示,当我们还是婴孩的时候,我们需要食物、触摸以及运动,来满足一个孩子的最基本的身心需要,孩子需要食物才能成长,需要抚摸才能得到安抚,需要运动才能促进肌肉身体的发育。那么同样的相对应成人的需求则是滋养、接触以及情绪需求,当我们的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会和其他人建立信任的关系,我们会对世界产生信任感,以此反复,如果我们的需求 70%的情况下都被满足了的话,那样依恋(attachment) 就可以形成。通常我们最早开始形成依恋的对象都会是我们的父母,以及抚养我们长大的人。在图中大家也可以看到红色隔断线条反映了当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一定的满足的时候, 我们会出现两种反应,第一:我们可能会暴怒,很愤怒。 第二,我们会抽离开,躲进自己的壳里,与外界隔绝,不再信任世界和他人。 那么成瘾的形成是,当我们与我们的抚养者建立信任关系的时候,我们的很多需求,比如哭闹、撒娇、攻击等等是通过物品或物质以及(玩具、毛毯、食物等)来满足的时候,当依恋对象(人)并不出现时,而你的一部分需求又被这部分物品或者物质有时候甚至是运动、抚摸所满足或感觉舒服的时候,那么就像之前的循环一样,我们也会久而久之对这一事物产生依赖。
回到家庭的关系上来,一旦当孩子和抚养者的依恋关系建立的过程中,有出现上述中的打断以及成瘾模式的形成,那么这个孩子无论是在多么健康的家庭里,孩子对于成瘾的易感性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并没有一个必然性之说。当然这样的关系模式,是可以在我们人和人之间重新建立新的关系体验之后得以重新建立的。
而网络成瘾本身,网络只是媒介,我们可能对任何事物成瘾,可以是简单的食物,也可以是一条毛毯,也可能是性,因为在这些物品之中,我们能够找到信任和确认感,而不至于去体验我们依恋形成过程中被打断后产生的绝望感。
以上是我的薄见。
参考文献:
1. Freeman Cycle 清流翻译 清流真实的关系之二 Live
先放答案:就我目前知道的所谓网瘾的问题,家庭因素不说占了100%,但是至少50%-60%是有的。
这个结论的导出,我觉得可以有以下过程:
1.网络时代与网瘾。
网络对于目前孩子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期。
这种影响随着年代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姿态。
在本人那个年代时,我们接触网络,那么就必须有电脑,而在电脑普及率较低的时代,要电脑就必须要去网吧,而那个时代的网吧因为管理比较混乱,人员较杂,所以小孩子们去网吧上网,其实是一个很高风险的事——因为在网吧中可能认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同时也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从而爆发斗殴。这种风险,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家长来说除了网络吸引力之外的另一个让人头疼的因素。
在那个时代里,由于接触网络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有机会接触到网络,甚至接触网络某种角度来说是“坏孩子”的特权。所以因为上网,可以产生一种社交分离。能上网的孩子们他们之间的话题是网络里的游戏内容,而不能上网的孩子他们聊的可能就是其他的东西,当能上网的孩子去接触不能上网的孩子的时候,由于“坏孩子”的标签,他们很自卑,所以在跟那些不能上网的孩子们接触的时候,他们不自觉的也开始去聊他们的话题。也就是说,在我们那个时代里,网络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存在,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主要是那些网瘾少年会和主流的孩子们之间的社交产生障碍。
同时对于那个时候的家长来说,他们的焦虑,除了孩子们对他们的隔离之外,还有的是学校成绩的下降以及担心孩子在网络上或网吧里接触到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而带来的负面行为。
所以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在某种角度上来说,网瘾真的是存在的——因为存在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增加暴力行为(即使这种暴力行为并不是网络游戏本身导致的,而更多的是因为网吧那个平台使社会人和学校人在那个环境里产生了交互),第二是社交回避(一种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关系),第三是家长因为孩子失控的焦虑。这个问题真实的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但是当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孩子们接触网络的成本降低了。原来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由于孩子们接触网络的成本降低,所以孩子们不用再进入到一个糟糕的环境里,接触那些有可能有危险的人,也降低了孩子们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其次,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对孩子的环境有所了解,但是据我所知的,当孩子们哪怕没有手机的时候,大部分男生聚在一起会聊的,可能就是我的世界的末影人、LOL自己是怎么五杀的、以及王者荣耀里自己是怎么虐人的。而且你会看到的是,在孩子的那个群体里,真的这个话题是唯一好玩的话题。所以,在之前时代中因网络导致的社交障碍,在现在这个时代中其实相反,上网可以促进社交,在这个时代里,不玩游戏,相当于你是落伍的,甚至在群体里是会被鄙视的。
所以某种角度上来说,在孩子的角度来说,那些阻碍他们上网的因素,特别是他们感受到的,都已经消失了,甚至上网本身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唯一阻挡在前面的,可能只有家长的阻碍。所以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其实某种角度上只考虑孩子自身的话,网瘾已经成为了一个伪概念。因为如果按照过去的角度来看,每个孩子都有网瘾,只是浸入网络的深度的差异而已。当这样的时候,网瘾就不构成成为一种疾病诊断的效力。
但是,我们实际上还是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即有些孩子除了网络没有别的,有的孩子除了网络还有现实。这种情况依旧是让人担心的。除了把问题推给孩子自己之外,我们还需要问的是,那么这二者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个区别?
2.逃避在网络中与享受网络的孩子
在前面的答案中其实有人提到过沉迷网络或许是一种逃避。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或者说,这句话说明白了有些孩子为什么除了网络没有别的的原因。因为他们逃避在网络之中。那么我们要进而去问的是,为什么他们会逃避在网络之中?网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吗?
有一个很长久的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些孩子们在网络中收获到了他们平时生活中没有办法收获到的成功与认可。这个答案是对的,但是有部分是可以补充的,也有部分或许可以再深入一些。
需要补充的是,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生活本身是极其无聊和枯燥的。这里,可能需要强调一个观点,即学习本身,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他们的工作。这里,我们作为大人,其实可以做一个换位思考,想象一下自己,假如说有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从每天早上的7点多就开始了,一直持续,直到5点多下班,并且下班回家之后,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可能回到9点多。并且这份工作,一干就是12年,没有任何的加薪。只是每日的循环同样的内容。我想,或许对于大多数的成年人来说,这份工作都是一份恐怖的工作。而这份工作,就是孩子们的学习。
我想或许很多成年人来说,当我们每天沉在一个一个的循环里,哪怕是最初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慢慢的变得平淡如水,激情消失,甚至到最后的时候,自己也不再明白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而这,也是很多孩子没有办法言语表达出来的感受,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不是那种口号性的,而只是对自己,意义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失的。慢慢的,只有的是无聊,日复一日的一样的东西。那么把自己解救出来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游戏。
但是这个过程是每个孩子都面临的。同样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只能逃避在游戏中,有的孩子却能现实和网络并存呢?
这就会回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其实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感受,就是自己做了一件事,在一段时间会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和自己的行动产生连接。比如说我打算做一顿饭,这顿饭我可能加多了一些盐,所以吃起来很闲,我很讨厌自己做的饭,当同桌的家人说你放多盐的时候,自己会想一些改进的方法,同时自己的挫败感会很强,他们也可能会给我一些建议,比如下次放盐的时候,可以拿个小勺子去拿,而且做完之后要一点点放,放完之后可以吃一下感受一下盐味,所以下次我再做这道菜的时候,我知道放盐应该怎么放,然后这个结果会给我一个反馈,我自己觉得好吃,家人也觉得挺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自己行为的价值,还有这个价值可以改善的空间,在改善的过程中,我的创造力就会展现出来。这就是自我效能的意义。
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就会说,难道是自我效能是问题的核心?我觉得是的。
首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的自我效能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比如游戏、学习、社交、运动、家务等等方面。游戏与其他领域不太一样,这个领域属于孩子们天生的快乐区域。当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出来的时候,这些领域中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是很高的。特别是孩子的天赋在某一块比较突出的时候——这里的天赋其实不是指学的快,而是在这个领域中,孩子就天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要高于其他孩子——他们的天赋会带给他们很高的成就感。
但是假如他的所有环境忽视了他的天赋,忽视了他擅长的东西,而只关注一个方面——学习的方面呢?特别是自己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在这个方面的天赋确实稍稍差了一点点的时候呢?那孩子自身感受到的是一种被忽视感,还有自己的价值是很低的,自信心下降,内疚自责,绝望,以及最后的破罐子破摔。这个过程,其实我们作为成年人的时候也经常会这样。
那么对于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们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是,当整个环境忽视他的优势,而聚焦于一个方面,即学习方面的时候,他会有种挫败感,之后他会试着去迎合环境对学习的关注,慢慢的形成一种等式,即自己的价值就是分数,在过程中,可能成功,可能失败,当成功的时候还好,但是当失败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好像周围的环境整个都在对抗自己,特别是一些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评价,会加深或减弱自己的对抗感,而假如一直考的很差,但是却没有人给自己良好的建议,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下降,慢慢的,那个循环开始出现。最后,孩子们因为在唯一一个被认同的学习领域中自我效能感非常低,而其他领域慢慢的失衡。为了保护他们自己不陷入空虚与无价值感之中,所以他们只能逃避到最爽的领域中,即网络中。
而那些享受网络的孩子们则完全相反,对于他们来说,和逃避在网络中的孩子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知道的是,除了自己学习领域之外,还有其他的领域在给他效能感。而这个情况下,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情况,什么样的家庭因素会导致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呢?
3.家长之殇
在我之前回答的另外一个有关网瘾的话题中,我提到了家长这一角色所应该承担的三方面的期待,以及期待失衡与网瘾之间的关系。家长害怕网瘾的根源是什么?
实际上来说,在我的眼中,这三个期待其实应该是一个三角关系,这三个期待中,其实相互之间有对抗,同时这三者之间有相互支持的关系。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具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而言,这个三角是失衡的。这种失衡体现在父母因为自己的某种执念或者体验放大了自身的需求,在这个三角中,寻求与社会要求那一边联合,去压制甚至无视孩子的需求。这样的力量越强大,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越严重。随着孩子年龄长大,自身感受到自己的需求长期被忽视和压制,他们会慢慢产生一个想法:既然我的父母没法满足我的需求,那我只能自己满足了。所以他们开始去跨越父母,为自己在社会的某一个团体中寻找一个位置,当他在那个位置中获得到自我满足,那他自然就会放弃父母,也就是炒了父母的鱿鱼。而这个时候,父母会感受到危机感,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做错了,但是还是想要与过去同样对孩子的影响力,但是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讽刺的是,这种循环的开端,是始于父母对孩子需求的无视,当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归属感的时候,他们开始无视家长的时候,家长却表现的和孩子们一样。稍稍不同的是,家长可以使用自己的资源强制的去压制孩子的行为,但是这种不公这却是所有不幸的开端。
所谓的网瘾问题,其实无非也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我所接触的孩子中,够所谓网瘾的定义的孩子,最小可以到8岁,他们执着于那些游戏,其实是因为只有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去和人进行沟通,比如有的孩子通过攻击性来和其他人建立联系,在现实中父母是绝对禁止的,那么就只有通过枪战以及在我的世界中坑别人,来获得与别人建立联系的感觉。那么至于为什么那个孩子只会用攻击性来和别人建立关系,那是因为在他过去的经验中,他就是这么被对待的,所以他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和其他人建立关系。网瘾问题和其他孩子的心理问题一样,都提示了作为家庭系统本身,在某一侧,已经濒临崩溃。
基本可以确定的是,问题越大的孩子,其自我效能感是越低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越差。而相对应的,问题越大的孩子,家长的执念也就越强大,对于学习领域的关注程度也就越高,同时无力感也就越强。家长的体验是,自己花费了所有的资源,去使自己的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却从来没意识到过孩子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这种等式,基本上来说回答了本问题。真正逃避在网络中的孩子,他们的原因是,自己只有这个领域可以获得自我效能感与价值感,因为家长片面的忽视了他们除了学习方面其他领域的需求,而家长在这样的循环中,只会体会到的是无力感与绝望感。这,就是某种互相伤害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