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关于《你的名字。》,来看看大家都是如何评价的
在观望这个问题许久之后,Anitama 想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这部票房节节攀升、口碑压倒性好评的作品,我们怎样去评价,似乎已经无足轻重了。早在我们之前,已经有无数的知名创作者,对《你的名字。》做出了多方面的评论。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在这些新海诚的同道中人或是竞争对手眼中,《你的名字。》又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在 Anitama 今天发布的《你的名字。》系列专题(知乎专栏)里,izumi 老师的这篇文章中,对业界内外的评价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汇总:
首先是来自岩井俊二先生的评价:
岩井俊二评价新海诚,是用动画笔触诠释当今社会的诗人兼画师。而新海对岩井的崇拜之情用“五体投地”来形容似乎也不为过,二人对谈时除去数不清的客套外,新海多次兴高采烈地提及自己影片中有多少场景是受到岩井俊二作品的影响的。
在新海向东宝提交完《你的名字。》(以下:《君名》)的企划,绘制分镜时,正好赶上岩井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上映,该片带给他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岩井忠粉的新海受到偶像的诸多影响,因此在《君名》里可以看到不少的岩井作品的影子。
比如,泷在中间,两旁分别是奥寺前辈和司,3 人坐公车那场戏,就是“抄”真人版《花与爱丽丝》的构图,该构图岩井在观片时也有所察觉。
另外在做《君名》时,新海一直在看《谜之转校生》(《なぞの転校生》东京台 2014 年春 1~3 月深夜日剧,岩井担任该剧的企划、制作、脚本、剪辑),他十分中意尾曲的一段演出(据岩井说是监督长泽雅彦负责的演出),就是在拥挤前行的人群中,只有主角停下脚步用慢动作朝观众这边回头的那一幕。所以在《君名》的片头曲里新海几乎‘照搬’了这一场景。
还有,就是泷、奥寺前辈和司 3 人赶往飞驒山脉找寻三叶的途中,在小店吃拉面的那段,这次新海同样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表示了敬意,3 人同时点高山拉面的灵感来源于黑木扮演的女性角色一直重复“あら(哎呀)”这个字眼,“脑残粉”新海说在之前的片子里没怎么试过,这次特地玩了一把。
面对新海诚恳的“如实招供”,岩井很大方地表示,尽管拿去用。同时还表明自己支持真人和动画片之间的这类“大胆相互借鉴”,因为如果是同行,一个拿捏不好就会变成抄袭。
在询问岩井关于新海作品的魅力时,岩井说新海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虽说不上是牛郎织女,但总是背负着彼此相互吸引却总会一再错过的命运。尽管之前的作品都是 boy meets girl 的设定,但岩井认为该模式套用到父母与孩子、男与男、女与女的故事同样成立,因此,今后搞一个家庭剧也未尝不可。闻听偶像的提议,新海连忙接话说自己到了这把年纪,的确开始在酝酿这方面的内容。
顺着刚才的话题,两人还聊到了成人角色的设定,其中说到岩井影片中教师形象的问题,新海觉得老师的那种打扮显得比较新颖另类,通常情况下很少见到,但岩井认为就是想做点跟一般情况不一样的尝试,而且在他看来,所谓人们脑中固有的模式有很多并不符合事实,比方经常看到漫画里老爷爷拄着拐杖走出来,开口便是:“老夫尚还如之何”,可如果自己上了年纪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这才应该被叫做脱离现实的过度模式化。
岩井从新海作品中感受到的,一方面是以日常视角对人性所做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而 SF 方面,则用远超单个生命跨度的视角,俯瞰历史、自然的洪流。两者间的巨大落差让岩井看得甚是过瘾。岩井说这是新海独特的特质,也为整个动画界注入了新风。在此之前,与他差不多时代的科幻系作品,例如《新世纪福音战士》《AKIRA》的故事核心架构均是建立在某种毁灭的基础上,虽然很震撼,但过于强烈的冲击会让观众觉得“这并非你我所处的世界”,从而生出一种隔岸观火的安心感。而新海的世界,例如《星之声》,尽管出现星际间的战争场面,却无法让人产生完全置身事外的想法,相反,仿佛有种声音在强调“这就是我们所在的现实,是同一个世界”。这点带给岩井前所未有新鲜感,让他看着不能无动于衷。
新海表示,这种风格某种程度上是妥协的结果,最初,作为仅拥有画画这样一技之长的独立创作者,好多方面都拿不出手,所以刚开始自己想往《情书》《花与爱丽丝》这样的风格上靠。由于新海本人很喜欢 SF,总想把这部分内容也添进去。而其添加的原则是,既要将科幻要素融入作品,同时又不能缺少自己爱画的街道或教室等风景。
之后话题转到了各自作品的小说化上,两位监督都一致认同,这是一件看似简单,实则费力的差事。新海举例说,刚开始写《君名》时,他就给自己定下了全篇只使用第一人称写作的原则,但写着写着暴露出许多问题。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会互换身体,如果都采用两位主角的主观视角,则与他俩无关的事情就变得难以交代,或是无法让两人同时说话。很多次,新海都很庆幸,亏得日语里男女用语有别,才让他靠打擦边球(俺 / 僕 / 私)涉险过关。不过,岩井马上提出外文译本的问题,碰到像英语这样现代语中仅有唯一第一人称表述的情况就很让人头疼。万幸的是,近些年,日本的宅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相当广泛的普及,很多海外粉丝的日语素养普遍较高,显示字幕时也会在 I 后面加括号(BOKU)、(ORE)和(WATASHI)予以区分,这让新海颇感欣慰。
而岩井在写小说时也遭遇到类似的麻烦,在写《瑞普·凡·温克的新娘》时,一开始大伙都是用的クラムボン(漫画作品中某只蟹)、瑞普·凡·温克尔之类的网名,但写到一半发觉,以其中任何一人为第一人称都很难推进下去,无奈只得转用不咋擅长的第三人称叙述。在岩井看来,第三人称非但不好搞,而且可以说是最难写的。同病相怜的二人禁不住从心底感激起电影的好来,因为在电影里实现多人称表述毫无压力,这就能让导演自由发挥。但最最强大的媒介还要数集画面、文字两种优势于一体的漫画,每个角色都能随时附加内心独白,就连敌对方的心境也能一目了然。
也许正所谓能者多劳,两个人都专拣最不省心的路走,涉猎颇广的岩井除音乐外,甚至还策划过海外旅行类的节目。刚开始岩井全凭爱好与热情,但到后来,他都不敢跟人讲自己的兴趣是旅行了。不过,能够尝试多个门类本身就是幸运的,新海想到了著名制作人川村元气的例子,他就是自己策划、写书、然后上阵做导演的。
最后新海问起岩井是否还会再拍动画,岩井说想拍,虽说动画与真人片在摄制流程上有很大区别,但很有趣。新海听了很兴奋,说很期待看到,也肯定会再次“致敬”。这下轮到岩井反问新海,能否透露下部大作的构思,新海赶忙说自己近阶段已整个被掏空,当务之急是恢复体力。
接下来是来自叶精二(影像研究家。早稻田大学、亚细亚大学、大正大学、东京工学院讲师。高田勋、宫崎骏作品研究所代表。)的评价:
新海的作品得到最多的评价是“比真实的景色更唯美”“与众不同”。的确,新海的多部作品中通过强化对比,使得画面熠熠生辉。其集中体现在静态背景设计、及摄影、照明的演出、加工上。常见手法有,高对比度、模糊渲染、逆光、近景拍摄、透镜等效果的运用。而新海在 15 年受访时表示,他本人最感兴趣的步骤是摄影。
对于监督的镜头语言,叶精二认为,新海作品反复描绘‘穿越时空且一再错过的男女’的主题。作品中的重要场景往往是处于青春期因恋爱而心绪波动的少年男女头脑中主观世界的记忆,因而有别于日常生活中清晰、中性的视觉感受。
为解决赛璐璐二维动画在影像立体感表现方面的不足,美国的动画公司曾经发明过名叫“Multiplane camera”的巨型摄影台。与之相对,日本从很早开始便导入了另一种名为“紧贴型多层摄影(密着マルチ撮影)”的技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全焦点拍摄法拍摄画面,且这一手法在 3D-CG 制作很容易达成的今天仍被沿用。为追求更加美化的视觉感受,增强感官刺激,影像制作者们相继在摄影技法、划变、画面分割、透光、细部放大刻画等各方面的做过探索。以上手段的应用先驱有出崎统、押井守等监督,但能够依靠该技法自成一格的却凤毛菱角,而新海恰巧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
以《秒速 5 厘米》第一话《樱花抄》开篇的回想镜头为例,少男少女奔跑在樱花漫天飞舞,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的坡道上。虽为“广角风”的应用,但那些被太阳照射到的头发、衣服等区域瞬间模糊后,用透光效果使之闪耀。属于典型的照明加工。
再有,隔着道口,撑伞少女的头顶金黄色的光晕与阳光融为一体。独自站立的少女被夹在身前徐徐飘落的粉色花瓣与虚化的背景之间。咋一看为“望远风”,但此时本应清晰可辨的脸部周围的花瓣也被处理成模糊的状态,整个画面中,除少女的表情外,似乎全成了模棱两可的记忆残片,旨在向观者传达“这是被无数遍唤起,却又被反复提纯的少年的回忆”。与之相对,眼前快速驶过的列车用的却是全焦点摄影。在新海的作品里,类似的‘是似而非的景物美颜效果’随处可见。
新海的这一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岩井作品的影响。从作品中擦身而过、单相思、远距离恋爱、被美化的记忆、时空交错、以及逆光、高对比度等运用,都能看到《烟花》(《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見るか? 横から見るか?》93 年)、《情书》(95 年)等岩井早期作品的影子。比方新海曾提到,他总是在思考岩井是如何拍摄出教室走廊里映射的美丽白光。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作品间“血脉相承”的关联。据说《樱花抄》开场的灵感来自《四月物语》的樱花街树。《秒速》后半段故事舞台取景地为两毛线的岩舟站,而这里正是《花与爱丽丝》(04 年)的外景地,两位导演连找外景居然都能找到一块儿去。此外,《言叶之庭》(13 年)中的暴雨镜头也能令人联想到《四月物语》。
不过岩井作品中反映欺凌、自杀、援交(《关于莉莉周的一切》01 年),以及婚姻、女性自立(《瑞普·凡·温克的新娘》16 年)的部分,新海的作品尚未涉及。另一方面,15 年岩井首次拍摄长篇动画《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时反复观看研究了新海的作品。并且,以美术监督泷口比吕志为首的新海的背景班底更是全体直接空降到了《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剧组。可是,完成后的影片却与新海作品风格迥异。由此可以看出,两人用各自独到的强化表现手法引领着日本电影的风潮,虽互受影响,却又彼此保持鲜明的个性。
职业撰稿人前岛贤(《朝日新闻》专栏作者,SF 轻小说作家)的评价:
前岛认为,在让监督一夜成名的个人制作短篇《星之声》之后,新海始终在讲述远距离恋爱的故事。空间距离的例子有《星之声》中电波需要走上 8 年,《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里的平行世界,《追逐繁星的孩子》里的“死之国”等。《言叶之庭》里描绘的则是年龄及立场上的差距。在前岛看来,穿插其间的 SF 元素无非是让情节得以顺利展开的“小挂件”……
可随后前岛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论述,说新海所要讲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恋爱故事,而是在描绘对未能告白便终结的“初恋”始终耿耿于怀的男子。通常,长期走不出失恋的阴影会被认为比较逊,正确的处理态度应该是早些收拾心情,赶紧进入下一段恋情。但新海偏偏执拗地让男主们在丧失的记忆中一再沉沦。新海的最新作《君名》依旧围绕该主题展开,但同时有其螺旋式上升的内容,从这一点说,该片是新海真正意义上第一部“远距离恋爱”的电影。
东京学艺大学副教授小泽英实的评价:
新海的作品与他所崇拜的作家村上春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秒速 5 厘米》用数字、距离表示的标题就带有很明显的村上风格。对于两者间的传承关系,新海非但不避讳,反而积极承认。比如《秒速》里就有女主阅读村上小说的镜头。这点恰巧与村上喜欢将其本人中意的作品、音乐往作品里放的做法如出一辙。并且,两人又都具备驾驭跨界内容的才能……
但小泽更想强调的是,新海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单纯的膜拜与致敬,而是在此之上开辟出自身独有的领域。相对村上书中 30 岁中期的男主,新海则用更多笔墨描写思春期少年男女成长过程中的痛楚。且最让新海迷们欲罢不能的还是他片中那些令人窒息的美丽风光及真假难辨的写实场景。对于这种新海式的影像美,国外媒体经常用“stunning”一词加以形容。该词含的本意是,人在受到某种巨大冲击或视觉震撼时表现出的如同被防身电击棒袭击后瞬间晕厥或无法动弹的状态。《秒速》中漫天飞舞的樱花、车窗外的纷纷扬扬的飘雪,《言叶之庭》里如镜般的水面映出的树木倒影、雨滴所制造的涟漪,这些让人无法直视的“超现实”美景却又让观者分明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
新海在评价村上的文学魅力时说过,村上用他的语言描绘出了前无古人的空气感与境界。那么,新海的作品就是将其自身读懂村上小说深层底蕴后,所感受的纤细心灵共振,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公众眼前。
为《君名》提供巫女舞的编舞创作及表演的歌舞伎演员中村壱太郎(歌舞伎女形演员,95 年以初代中村壱太郎名义初次登台演出。16 岁时(07 年)成为表演歌舞伎大戏《镜狮子》史上最年少演员。为《君名》提供巫女舞的编舞创作及表演协助。)的评价:
中村从初中时期开始便是新海作品的忠粉,他与监督结识是在《言叶之庭》公映之后。当时中村邀请新海担任他以个人身份主持的一档广播节目的嘉宾。为亲眼见到偶像而满心欢喜的中村,在节目录制完毕后,又陷入了另一重“相见亦难别亦难”的落寞,但这世上的缘也许正如组纽的结那样,兜兜转转还会回到原来的起点。不久之后,中村受到了《君名》剧组的邀约。对舞蹈、演技信心满满的中村最初对编舞有些心中没底,但他还是根据导演的意图全力投入了创作。
与新海共事的经历着实让中村欢欣雀跃,就连工作之外茶余饭后的普通交谈也会让这位粉丝惊喜连连。受访时中村尚未观看完整的影片,一方面,他相信工作人员会制作出精彩的舞蹈场景,但同时按耐不住内心的忐忑,说不看完那个桥段,估计是无法安心欣赏影片的。
另外,中村在亲眼目睹监督工作实况之后深受启发,作为歌舞伎世家的传人,他决心致力于歌舞伎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跨界合作,以便将这项古老的日本传统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广阔地传播。
动画、特摄脚本家、评论家辻真先(脚本家,迄今为止参与多部动画、特摄的脚本写作。作为作家,推出过许多颇具人气的系列作品,并荣获第 35 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第 11 回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功劳赏等多个奖项。)的评价:
辻真先认为,如今的时代,做出美丽精致的影像本身并不稀奇,但新海的独门绝技在于巧妙地借景喻情。很多时候,镜头并不在主人公身上聚焦,而是移向道口落下的拦道杆或伞尖逐渐扩开的积水。这类的暗喻几乎在新海的片子里俯拾皆是。要表现此类场景大可采用写实拍摄,而新海却一直执着于完全依靠手绘的动画的表现手法。有趣的是,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似乎并不是监督一厢情愿的行为,新海所领导的团队也对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毫无怨言。所以辻觉得,这只能是导演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的感召力使然,也让同在业界的他羡慕不已。
评价《君名》时,辻真先极尽溢美之词,称新海此前作品大多为精致的小品,而本作已真正意义上跻身大作行列,是当之无愧的口碑、票房双赢的动画佳作。
长井龙雪(监督、演出家。代表作有:《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心灵想要大声呼喊》、以及 10 月新番《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奥尔芬斯》第 2 季等。)的评价:
长井形容《君名》是一部将动画语汇发挥到极致的作品,通过对光、色、乃至每一根线条的精准把控,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是往唯美的画面中融入真挚情感的,具有绝妙平衡感的 100 分钟美妙时光。此片再次刷新了自 《星之声》之后监督的历次新作所带给他的感动。长井说《君名》就像它的标题一样,是一个凭着一股子傻劲不断追寻所出现的奇迹,让他看了还想看,还想与看过的人交流观后感。
脚本家冈田磨里的评价
冈田说新海监督总是将他所亲身感受的最珍贵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观众。不单指风景、光线等影像部分,就连气味、温度、味道也透过景色传达了过来。从《君名》可以看出新海监督做了新的挑战,但作品灵魂仍旧是一贯的新海风。少男少女全心全意追寻彼此的模样美得无法言喻。细腻且极富感染力的情节与画面设计,配以强烈纯粹的精神内核,令观者内心起伏。
而对冈田个人来说,此次人设由同事兼好友的田中将贺出任也具有特殊意义。因而,观片过程中她总会忍不住在众人共同打造的精致画面里找寻田中亲笔绘制的原画,并禁不住想问:你是谁(画的)……
漫画家、《蜂蜜与四叶草》《3 月的狮子》作者羽海野千花的评价
心中珍视某人到了某种境界,便会生出“想象力”。会不由自主地以那个人的眼光、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去注视生命中的每一天,无论那人是近在眼前或是远在天边。
这样一部有口皆碑的新海监督的心血大作,难道不值得各位上影院亲睹真容么?
另外在 Typewriter 老师关于《你的名字。》两位主人公的访谈介绍文章中,男主角的声优神木隆之介以及女主角的声优上白石萌音也谈到关于对你的名字的评价:
首先是神木隆之介的评价:
神木隆之介是新海诚导演的忠实粉丝,曾在采访中说到过自己非常喜欢新海作品中的天空,比如《秒速五厘米》中,出现在贵树梦中的天空,又比如《追逐繁星的孩子们》中地下世界阿格尔塔的天空。这些天空深蓝碧绿,如梦似幻,但是在那片天空下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却又如此真实,也如此美丽。而在天空之外,新海作品中的其他景色也都非常地迷人,当你去到那些取景地时,仿佛能感受到现实与作品重合的美感。
除了美轮美奂的背景外,神木觉得“距离”也是新海作品的魅力之一,同时也是贯穿于各个新海作品间的一个共同点。心理上的距离、物理上的距离还有成长的距离等等,这些“距离”在新海导演的每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也都有着其相对应的象征物。在《星之声》中有手机,在《秒速五厘米中》有足迹,而在《追逐繁星的孩子》中,则是更为直接地描写了地上地下两个世界,刻画了生与死的距离。
神木一直认为,在过去的新海作品中,黑白与蓝绿是作品的基调色,但是在《你的名字。》中,作品的色彩变得更为丰富。同时,过去的作品很多都会让观众感到无比怅然,不过在《你的名字。》中有着过去不曾出现过的诙谐场面,让观众从欢声笑语中一点点体会到揪心的感觉。这令他感觉这部作品对于新海导演来说既是一次新颖的尝试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神木最后也说道,新海作品中独特的收尾方式,也是他所认为的一大魅力。不将最后的答案全部展示给观众,而是留给观众一个关于后续发展的思考。在《你的名字。》中,最后重逢的两人,会以怎样的距离面对彼此,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发展下去,这些也都引发了观众们无尽的遐想。电影虽然在此戛然而止,但是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甚至可以说,一切才要刚刚开始。
接下来是上白石萌音的评价:
在收到《你的名字。》的试音选拔材料,看完影像分镜和临时台本之后,她就已经被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正如她在观看成片时发出的感想一般,这将是一部空前绝后的作品。因此在自己还被选中为剧中的女主角三叶配音之前,她就已暗下决心,哪怕是试音落选也一定要去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
不仅是故事,她也被女主角宫水三叶所深深吸引,并回忆说自己在参加试音选拔时,心中的想法并非是一定要拿下这个角色,而是单纯地感到非常开心——虽然试音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这一瞬即逝的时间内她便是“三叶”。在上白石看来,三叶是一个非常普通、随处可见的女孩。学习一般,运动一般,也并非受到很多男生的追捧,但是这份仿佛邻家女孩般的平朴却也让上白石感到无比亲近。同时,三叶又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率直诚实的女孩,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她,甚至希望尝试她的生活方式。
也因此,上白石曾担心过自己不能将三叶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不过幸得新海诚导演的信任,才让她能够放下负担专心的投入到角色之中。在被问及配音的难点时,上白石提到了气息的表现方式,比如奔跑时急促的呼吸和猛然察觉时的抽气声。在动画中,哪怕是一个音节也会被当做一句台词来处理,因为其中常常包含了重要的意义,所以如何在这些气息中加入情感的表达对于她来说曾是一大难题。运用气息的表演不仅需要一定的技巧,比起真人影片也需要加倍的情感投入,这也让上白石对于这种专属于动画的表演方式印象深刻。
因为故事的特殊性,在上白石成为三叶声优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她成为了男主角泷的声优。而在泷的身上,上白石也找到了许多感同身受的经历,在她看来,泷和三叶的相遇,在一定意义上是命中注定。而在配音方面,为高中男生配音自然也是她所要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尽管上白石过去曾在音乐剧中扮演过正太,但是为泷这样非常典型的高中男生配音,对她来说还是演艺生涯中的第一次。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表演,她直言说曾在道路中和电车上对高中男生进行过观察。同时,她也尝试换了个角度——成为男主角“泷”,在一定意义就相当于是在表演上成为了男主角的声优神木隆之介,因此在神木隆之介的采访中也曾提到说,上白石曾向他询问过最近参演过的最有男人味的作品,神木则是回答了《还有第十一人》这部日剧,于是上白石便再次观看了该片并研究了神木的表演方式。
她还回忆说,尽管自己对于高中男生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都感到无比陌生,但在实际配音开始后,却也越发变得能够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了。可以说,在为泷配音时的心情和为三叶配音时的心情有着天差地别。另外,上白石曾注意到,神木在作为“三叶”进行配音时,站姿会变和女孩子一样稍微内八,这也给了她极大的启发——在配音时,如果先从自己的外形着装出发,尽量贴近角色的话,或许就能在表演上显得更加自然。因此她在参加收录时,基本都是身着长裤和运动鞋。通过这种中性化的装束,她也感觉愈发理解男生的心情,也能自然而然地用男生的口吻念出台词。在电影中,有“泷”用三叶的声音发怒的情节,上白石说,过去她从来没有像这样怒吼过,对于角色的专注投入,也使她发掘出了过去从未有过的自己的声音。
上白石说,在新海诚导演的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独白部分,那些由耳濡目染的日常单词所构成的语句,却有着不可思议的诗意,也反映出了新海导演真实中带着幻想的作品风格。在影片中,三叶去往东京寻找泷时的一段独白,也正是上白石在全片中最为中意的情节。在为这段独白配音时,她一边反刍着新海诚导演旧作中独白的感觉,一边糅以自己的思绪情感。同时她也说,本作的另一大魅力还在于剧中的风景,当人们看完作品走出电影院,会感觉现实生活中的风景也如新海作品中一般迷人。因此她十分敬佩能够带给我们如此迷人风景与故事的新海诚导演。
其实有些时候对于一个现象级的影片,无论是什么样的评价,很多当初最本质的东西反倒是被人们忽略了。站在时间的路口往回看,能够在电影院看到新海诚的电影,难道还有比这更单纯期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