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老干部」喝茶专用盖碗,可是很讲究的
好了,我们不谈风云,只说风月,下面请林妹妹示范一下盖碗的古典用法。
要不怎么说八七版红楼拍得精致呢?之前还有一个镜头是迎春喝茶,用盖撇了浮茶,而黛玉初进荣国府,是客人,就省了这一动作,只是用盖抵住碗沿吃茶。这就是用盖碗的另一个礼节,客场时不能撇浮茶——那是暗示主人的茶不好。
盖碗的好处是不烫手。这个来历要回到东土大唐,西川节度使崔宁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烫手,就把碗粘到碟子上。宋朝的《演繁露》里是这样记载的:
托盏始于唐,前世无所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像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
这就是盖碗的前身,叫托盏或者托子。崔宁任节度使是在 770 年前后,应该是托盏出现的大概时间。875 年埋藏到法门寺地宫的那批宝物里,就有一件琉璃托盏,是最早的能考证出时间的实物。
唐越窑托盏
唐代的越窑、邢窑,宋朝的钧窑、定窑都有托盏存世。这些托盏大都是盏托相连,分开的也有,很少,都没有盖,还有一种带镂空窟窿的托盏,是烛台。宋人热衷斗茶,用黑釉斗笠盏点茶,当时托盏的发展是停滞的,真正适合泡茶法的盖碗是明代出现的。
朱元璋废团茶,过去的煎茶、点茶法失势了,对应的越瓯、建盏一类的茶器也随之没落。取而代之的是泡茶法,和我们现在的喝茶方法一样,同时兴起的是两种适合泡茶法的器皿,紫砂和盖碗。
当年妙玉给贾母献茶,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指的是明代成化官窑的盖碗,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清五彩盖碗
这时的盖碗较唐宋的托盏深,适合存茶叶,加了盖子,却没有底托。插一句,石头记里的器物,许多都是杜撰的,比如写探春屋里挂着“颜鲁公的对联”,唐朝没对联;旁边是“汝窑大花囊”,汝窑无大器。曹公当然知道这些东西子虚乌有,人家就是故意往错里写,以衬托那种荒诞的浮华,所以一部风月宝鉴,要反着看。
大概是晚明或者初清,盖碗又加进了托,成了现代意义三才碗。托是防烫手用的,细想也未必。比如一杯茶,如果拿起来烫手,那喝起来肯定烫嘴,干嘛非得拿?放那凉一会再喝呗。托的核心价值,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
托盏出身在门阀贵族家庭,到了明清也是上层社会的用具。诸多茶器里,盖碗是最难使用的,要用两只手,动作得缓慢从容,看上去雍容华贵,其实是怕碗从托上摔下来。上流社会,或者有闲阶级,就喜欢玩这些有技术门槛的东西,平民轻易学不会,贵族就有成就感了。
到清代中叶时,三才碗已经成了官宦门第的标配,大户人家也纷纷效仿。古装剧里常有这样的镜头,客人上门,仆人便献上盖碗茶来。客人自己吃茶无妨,若主人端起盖碗,口称“请茶”时,便是逐客令,这叫“端茶送客”。《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了这一风俗的起源,大盖是一官员手拿折扇去拜访上级,上级见了不爽,就说请喝茶,仆人立刻喊送客,下级只有起身告辞。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团扇
手持折扇的常昊九段
原文只有几句,可惜我没找到,此中缘由可能有朋友不清楚,解释一下。先说折扇,过去下级在上级面前用扇子是相当无礼的行为。中国传统的扇子是团扇,我们现在看到的宋人花鸟画,其实多是团扇面。折扇是宋代由日本传入的,立刻就流行起来了,因为折扇方便收纳,官员平时可以挥着扇子招摇过市,见到上级便藏到袖子里。所以刚才说的上级,见下级拿着扇子生气,那说喝茶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先说汤,古时待客的风俗不但要吃茶,还要喝汤。宋朝的《萍州可谈》里记载:“今世俗客至先啜茶,去则啜汤,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我们现在炖鸡一类的肉汤,古人叫羹,那时的汤是甘草肉桂一类的香料煮水,类似现在的果茶。宋时的辽指北方,元以后政治中心所在,所以客人来时喝汤,走时喝茶的风俗成了主流。那么省略请喝汤,直接请喝茶,送客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熟悉瓷器史的朋友都知道,从来都是官窑在前面烧,民窑在后面仿,山寨的速度比华强北还快。到晚清时,盖碗已经不再被上层社会垄断,而是成为市井之物了,并且衍生出许多规矩,比如四川的茶馆里,把盖子放在碗的不同位置,可以表示许多暗语。
这是电影《茶馆》里的镜头,辛亥革命时的北京,常四爷正在用盖碗喝茶,注意他和松二爷面前,除了盖碗,还有一只茶杯,我们埋个伏笔,一会再说。
这是第三幕,茶馆濒临倒闭,王掌柜讲究不起来了,自降一段,盖碗换成了茶壶。
民国了,北京的国会还催生了一种新茶具出来。几百个议员坐一起开会,每人面前一个盖碗,以前没有这种大场面。这时盖碗的弱点暴露出来了,容量太小,数百人纷纷要添水换叶子,几十个服务员奔走其间,场面一片混乱,于是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把茶碗搞大。
任务交给了景德镇,那时有个江西瓷业公司,在旧仓库里发现了灵感,是这么个东西。
这不是马克杯嘛?对,景德镇从明朝开始就做马克杯,不过都是欧洲人 OEM 的,做出来直接装船出口。马克杯,就是 Mug,金字塔时代的埃及人发明的,主要是喝热饮,比如啤酒——没错,那时啤酒要趁热喝。后来传到了欧洲,材质是木头金属等等,明朝开始从中国订做瓷的,中国人才看不上这种水桶形的怪物,从来不用。
江西瓷业公司给马克杯加了个盖,以利保温,冠以总理名号,叫中山杯,算交差了。因为杯身是直筒形,又名中山筒,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使用有把的茶杯。
中山杯的好处是大,容积至少相当于两个盖碗。1958 年,国务院订做办公用茶杯,醴陵瓷厂把中山杯改良了,底足做成内收的曲线,叫解放杯。后来办公杯又发展出许多款式,都以中山杯和解放杯为基础。
办公杯占据主流后,盖碗似乎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非也,盖碗摇身一变,开始发挥茶壶的功能。我们再看一眼《茶馆》的剧照,茶客面前除了盖碗,还有一只茶杯。那时盖碗可以直接喝,如果茶泡好了不想喝,又怕茶越泡越浓,就先把茶倒到杯子里,一会再喝。
现在已经考证不出这种用法始于何时了,估计是在晚清的广东。较之茶壶,盖碗的好处是易清洗,尤其是乌龙一类的大叶茶渣,从壶里清出来很麻烦。还有一点,盖碗口大利散热,不至于把叶子闷熟。现在的盖碗基本上都是分茶用的,与紫砂壶平分秋色。而且从人手一只盖碗,改为多人共用一只,弱联系变成强联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宋定窑托盏
清青花加彩盖碗
我们再回顾一下盖碗器形的演化轨迹,早期的托盏用于煎茶和点茶,只盛烹好的茶汤,所以做的浅。后来用于泡茶法的盖碗底部要存茶叶,就做的高一些。
现在用于分茶的盖碗有两个变化,一是大撇口,就是把口沿做成外翻的喇叭形,二是加高环形盖钮。这么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与手接触的面积,防烫。这种盖碗中的托碟已经没有实用功能了,但还是标配,属于习惯冗余,要完全淘汰托碟,估计还得几代人时间。
最后上两张用盖碗分茶的手法,请一位茶艺师朋友做的示范。欧几里得说过,三点确定一只盖碗,关键是拇指和无名指拿茶碗边缘,食指按住碗盖。说来惭愧,我做瓷器好多年,还是没学会用盖碗分茶,技术门槛太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泉堂(ID:youquan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