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高考不变什么都白搭」,并不是拒绝教育理念革新的理由
不知道您说的“新式教育理念”具体是指什么。
市面上确实有一些打着“新理念”名头的骗人玩意儿,希望您不是被他们所困扰^_^。
大体上来说,教育的革新不外乎两个方面的更新:
一、教学目的的改变。
在不同的时代,“什么值得学”“什么是最重要的需要孩子掌握的”,确实是不断变革的。
好比说咱们现在肯定不会觉得所有孩子都得学会钻木取火……
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的教育理念,由于变更了学习目标,的确和现有考核选拔体系容易产生冲突。
这也是教改当中,家长和老师最容易产生抵触的点。
“高考不变,什么都白搭”几乎是最常见的拒绝变化的理由了。
这个方向上,我个人感觉,有两类事情是可以努力的:
1、努力拓展更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当然这种事儿我们这种人微言轻的家伙一般起不了多大作用啦╮(╯_╰)╭
不过教委这些年的不少政策,在向这个方向转变。
所以我们也可以顺势而为,更多地向家长或者其他社会上的人讲,
“我们希望慢慢变成这样的社会:成绩好和成绩不好的孩子,都可以拥有很棒的人生。”
舆论的变化毕竟不是一两个政策就能改变的,是一个长期过程。
愿为此尽一份力。
2、认真领会新理念的精神,挖掘“和现有体制可以共存”的道路。
即,为了改变原有的“高分低能”现象,新理念通常强调“高能”。
所以会有很多人觉得它导向“低分高能”,这样就矛盾了。
因此在推广时,需要挖掘出一些具备可行性的通向“高分高能”目标的具体举措。
只谈理论,教师即便认同,实际应用时也仍然会回到老路上去。
二、教学技术 / 方法的改变
由于对认知过程的了解不断深入,新教育理念往往结合了研究的新成果,使得传授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更为有效。
这种效果可以使得孩子用总耗时更少的办法进行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总耗时更少”,并不意味着“每个子阶段都耗时更少”,
按武侠小说的体系打个比方,新理念好比是让孩子先练内功。
初期可能看着不如别的孩子,“你看 XXX,都学会三个招式了。你就跟那儿坐着,啥也没学到。”
但是长远看来,这样做可以走得更远,在后期的学习速度也会更快。
就像再怎么勤学苦练也挽不出两个剑花的郭靖,后来达到“原来拼了命也来不及做的招数,忽然做得又快又准”的程度。
这个方向上的改进,一般受到的阻力会略小一些。
只是在“看上去不显效果”的阶段比较难以坚持而已。
但只要有成功的案例在先,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
前面说的比较艰涩一些,我补一些例子,或许可以帮助体会: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高一高二几乎不上正经的作文课。
甚至教材里的现代文,老师都很少涉及。
我们分组针对一位词人进行阅读研究,将近两个礼拜的语文课上,每天都是一个小组的汇报时间。
我们暑假练字的作业,是“自选《史记》中的一篇传记抄写”。
我们写大量的札记,不少同学都在自己的札记本上连载小说。
然后到高三,老师说,快高考了,咱们来学一下应试作文怎么写。
用老师们在家长会上的话说,“应试这个东西,不值得花三年去做”。
哦,顺便,当年北京高考的理科状元是我们班的。
刚入行的时候,去听一些老教师授课。
其中有一节课,让当时的我非常不能容忍。
那一节讲鸡兔同笼,(这本身就是特别容易讲歪,易被误解的一节课程)。
那位老师教孩子,背下来,“先乘后减最后除”。
这是我绝对不可能接受的做法。
即便时至今日,我可以认识到,这种做法能够让孩子快速“会做”当天的作业题,正确率和速度很可能比我们的教法都好得多。
但我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方式。
这样学下来的孩子,不仅时间稍长就容易遗忘,而且遇到稍有变化的题目就只好束手无策。
更重要的,这样的孩子“不认为自己应该思考”。
本来是作为练习思考的素材提供出来的题目,却被当成了目的本身。
这一类的本末倒置,在宣称“高考不变,什么都不能变”的教师中,真的不是个例。
很多时候,正因为这种教学法,才使得“必须的练习量”变得非常巨大。
容易忘怎么办?反复练;
没见过的题不会做怎么办?那就多做,都见一遍。
以辛苦的努力来逃避对方法的改进,这同样是一种懒惰。
我自己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那一年我们拓展生源,招收了一批比原来的学生水平弱一些的孩子。
我不记得是具体哪个知识点了,
总之备课的时候,我说,这里我打算直接告诉他们结论,然后通过练习让他们记住。
指导我的前辈就很不能忍,问,你原来也这么讲吗?
我说不会啊,原来肯定是这样这样引导过来的。
前辈很无语地看着我,那现在为什么不这样讲呢?
我理直气壮地说,他们程度比较差啊,听不懂。
前辈哭笑不得。
然后他说了一句我一直记得牢牢的话:
你不能剥夺差生思考的权利。
当然后来的实际授课证明,前辈是对的,思考这件事,真的没有那么难。
虽然确实我也遇到过真的不能用同年龄孩子的思考能力来要求的孩子。
甚至某些高年级的孩子,真的已经习惯性地“抵触思考”了。
但是很多时候,这个限制只不过是作为老师的我们狂妄地给孩子加上的而已。
所以前些天看到这个回答:「城里长大的孩子」与「乡下长大的孩子」相比,优势在哪?劣势在哪?,我特别有感触。
仿佛又看见了当初的自己。
作为“新 教学手段”的一个例子,我曾经一度负责在我们学科内部向老师们推广“电子白板教学”。
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
人一旦习惯了一件事情,不想改变,总是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
开始的时候是“没用”。
这么多年没有它,课也上下来了,为什么要用呢?
于是我们挑选了一些讲次,做了一些短示范,向老师们展现这个工具的优点。
即便如此,有些老师依然表示“这个讲次不错,但其他讲次用不上”。
我们只好跟他说“你先把好用的讲次用上。”
然后是“不会”。
这个太复杂了,我学不会,记不住。
办了各种频次的集中培训,但仍然有这样的老师不愿意来参加培训,最后我们一个一个追着教
连老师都不愿意付出一点努力去学习明知有用的事情,那孩子又该如何?
我们教育孩子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那我们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呢?
再然后是“以前的就没用了”。
我以前板书写得很漂亮,是我的优势,用这个画图虽然更标准,但是就不显得我厉害了。
可是我们做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还是“让我显得更牛 X”?
归根到底,很多、很多、很多时候,所有的“理由”都只不过是“借口”。
我们只是不愿意改变而已,只是没有足够的勇气承认“以前的自己不是最好的”而已。
“现有体制”也好,“高考”也好,同样如此。
借口。
想要开始改变,就总会有以现在的力量,能够改变的事情。
哪怕这个改变现在只不过很微小。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