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现在印度的存款准备金率是 100%,一个惊人的社会实验

$
0
0

相关链接:印度央行令银行业缴纳近两个月存款

羽颀

印度央行只是要求银行把 2 个月的存款全部作为法定准备金存起来,并没有说以后会一直推行这个政策,所以原来的题目「如何看待印度央行采取百分之一百准备金率?」其实有点不准确(现在被改成「临时」了,速度啊 2333)当然他们是不是会一直推行下去未知,毕竟是神奇的国度。至于现阶段的印度央行想干嘛我个人同意 @无锋重剑 的回答,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不过问题里有问「百分之百的准备金率,请问历史上曾经有过先例么?这种举措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后果?」我可以来回答这一部分。

首先,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种先例,但经济学家中有过这种思潮,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费雪(就是费雪方程式那个)在大萧条之后的 1935 年写过一本 100% Money,通篇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书写出来后石沉大海(具体原因看最后),我在学校地下 3 层的仓库里找出来这本蜡黄蜡黄的书后,看过借书卡上的名字,恩,我果然是唯一一个。

至于我为什么会想到看这本书,是因为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反华尔街的人里面有人提到了一篇未发表的提案 A Program for Monetary Reform,是费雪和其他 5 个经济学家一起写的,但不如 100% Money 好看。讲真,后者完全可以当魔幻小说看。

费雪是经历过 1929 年大萧条的人,亲眼目睹了当时大批银行倒闭以及货币蒸发的现象(1929 年美国货币总额 280 亿,33 年只剩 200 亿)提出这个构想针对的就是「部分准备金制度」所造成的信贷扩张及一系列后果(不良贷款增加→银行危机→市场动荡)

所以费雪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构想,他建议在当时存在的 12 家联邦储备银行之上,再增加一个货币委员会(Currency Commission)分 3 步走:

①先由委员会直接发行 130 亿美元的银行券

②其中 120 亿购买加盟银行 100 亿有价证券和 20 亿贷款

③再从 12 家联邦储备银行购买 10 亿有价证券

为了便于理解,他做了 3 张假想的资产负债表。

【货币委员会资产负债表】

等于打造一个极度中央集权的央行,以政府信用为背书发了 130 亿。

【加盟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部分

加盟银行保险库里的货币 10 亿+120 亿

+原本就存在联邦储备银行的准备金 30 亿

=160 亿

负债部分

支票存款 150 亿

+加盟银行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 10 亿(当时美国还不是由美联储统一发法币,所以还存在加盟银行券这种东西)

=160 亿

【联邦储备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部分

保险库里的法币 50 亿+10 亿

=60 亿

负债部分

联邦储备银行的银行券 30 亿

+加盟银行所存的准备金 30 亿

=60 亿

如此一来就实现了 100%准备金。

这里有几个点比较重要。

第一,130 亿因为都睡在银行保险库里,所以并不会进入市场流通。

第二,肯定有人注意到了还有 210 亿的定期存款并没有要求全额准备金。对此费雪的建议是在实行全额准备金制度后对存款进行分割

①支票存款:100%准备金,无息,存款人必须支付银行保管费,禁止银行再贷出去,无风险

②定期存款:变成实质上的有息债券,不需要准备金,有利息,银行可以再贷出去,有风险

第三,银行不被允许进行信用创造,之前贷出去的款如果收回来之后,再贷给谁的自由裁量权依旧在银行手上,但超出部分必须全部由货币委员会来决定。

知道这个提议为啥石沉大海了吧,这不基本等于计划经济吗?

我年初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真是个不错的脑洞啊,拿去和导师分享了一下,没想到印度央行为了堵政策漏洞居然执行了(虽然目前只要求 2 个月的存款),如果这个政策继续推行下去的话……画面太美,好想看啊~(~ ̄▽ ̄)~

顺便一提,费雪这个提案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因为当时美国虽然结束了自由银行时代(wildcat banking)但美联储并不是唯一的法币发行者,在大萧条时也没有履行最后贷款者的职责,按伯南克的说法,是眼睁睁看着挤兑潮蔓延全国,9,700 多家银行倒闭。所以费雪提出比 30 年代的美联储更为中央集权的货币委员会的想法有其合理之处,当然步子迈太大了【咦?是不是和莫迪有点像?

参考文献:100% money : designed to keep checking banks 100% liquid, to prevent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largely to cure or prevent depressions, and to wipe out much of the national debt / by Irving Fisher. -- Adelphi, 1935.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