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有一天,机器真可能会把交易员的活儿也给干了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
首先回答问题本身:在很多做市类的东西里面,交易决策和交易执行已经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了,程序完全取代人只是时间问题。
这里面最纯粹的例子是基于三角套利的外汇做市,差不多 10 年前就是纯自动化了,现在应该连写代码的都没有了,全是硬件在参与。其他自动化程度极高的东西包括:基于硬套利和统计套利的 Delta1(Basket, ETF, Single stock, Index future, 各种多维度衍生品中 Delta 大的那些),各种基于统计的配对类交易,当然还有期权做市。
这些东西的共同点:成交量大,成交频繁,参与者分散,(杠杆后)波动不低。任何产品的市场只要达到这几个标准,人工交易员都会很快被程序取代。逻辑也很简单,这样的市场里靠纯定量,100% 明确的逻辑就可以很好的描述市场行为,只需要在一个封闭式的框架里有可靠性极高的执行就行了。都是计算机擅长的事情。剩下的差不多就是性能问题了。
趣闻 One:
有个在自动化程度方面一直走的很靠前的公司叫 Timberhill, - 哪怕业内听说过的人恐怕也不多。但母公司就比较有名了: Interactive Brokers. 不少微信公众号也都转发过这公司老板的传奇,什么用文字识别 + 机械手绕过 Nasdaq 对他程序化交易的限制什么的,真假不知道。
但 Timberhill 确实很偏执的追求自动化程度,这公司的交易员 10 年前就改名叫 Pilot 了,非常明确的只是监控机器运行。Timberhill 的背景导致这公司在 liquidity provider 的世界里是个异类:因为要吸收 Interactive Brokers 千奇百怪的 retail flow,Timberhill 是出了名的什么东西都能 quote,虽然什么 quote 的量都没有很大,定价也经常跟其他整齐划一的做市商朋友们不太一样。
能 quote 各种奇怪的、流动性不怎样的东西,其实是个很惊人的能力,尤其是 10 年前,服务器的运算能力跟今天根本没法比。然后出了一件事情,让大家些许了解了一些 Timberhill 的做法:
Timberhill 告了两个瑞典还是挪威的散户,说他们操纵市场,在一个从来没人听说过的瑞典小股票上击败了 Timberhill 的做市程序。击败的方法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例如这个票价格 100 左右,这两个散户发现 Timberhill 的程序每买入一次就调低 bid/ask 各 1 块,每卖出一次就调高 bid/ask 各 1 块,而且不论买入或者卖出了多少量……于是他们先在 100/101 的价格上花 101 万买 1 万股,然后隔几秒就 market order 买一股,重复个 10 次 Timberhill 的 quote 就变成了 111/112 了……然后卖出 1 万股……比国内的黑平台随便造个假行情宰客户还简单粗暴……
最后 Timberhill 胜诉。其他做市商都觉得 Timberhill 是逗逼。虽然再仔细想想,这里面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
当然同样的市场里,比如期权做市商,自动化程度也有不同。行情处理 + 定价 + 执行肯定全是 100% 自动化了,周边很多工作就不一定了,业界自身偏好也不一样。共同的认知差不多是”越自动越好,无非是个边际效益的问题“,具体每家能做到什么程度受核心团队构成以及资金规模影响。自然资金规模越大的,越有提高自动化程度的诉求。
具体的效果,一般是这样:人工程度高一点的,在单一市场里能挖到的钱略多一点;但要算交易员人均产生的交易收入,自动化程度高的会高不少,毕竟一个交易员可以 cover 的市场多。但其实算上 developer 和 quant,又都差不多了。
这背后的取舍,其实是人脑和计算机在所有”有完整逻辑体系可循,但还有一点模糊的因素“的领域里的竞争。计算机的优势上面讲过了,性能和简单重复工作上的可靠性。但计算机有两个问题:”猜“的能力不强;没有”常识“。
人脑有很强的”猜“的倾向,往坏了说是对结论过分自信,往好了说是在数据和信息完全不够的情况下能做出个还算靠谱的估计。这方面计算机在高速的追上,靠的是神经网络相关技术的成熟,其实就是把人脑强大的估计引擎的估计过程抽象出来。
而没有常识,其实更根本的看是从对于高频交易团队的成本角度来说,人更便宜。每一个合格的交易员都附带了大量的预置信息(常识),例如永远不应该用负价格 offer 股票,或者 13.5Call 永远比 14Call 要贵。这些东西交易员们都是在大学或者培训的时候就会的了,虽说花费了大量时间积累,积累的效率很低,但并不需要花公司一分钱。而让程序都具备所有这些所谓常识,开销大到根本不现实。这其实也是各种天方夜谭式的程序错误导致巨额亏损的根本原因。
趣闻 Two:
在电子化时代之前,交易都是在 pit 里完成。就是大家都在电视上看过的那种,几百个穿着鲜艳马夹的男人挤在一个大厅里,疯狂的互相打手势,写纸条,从人群里递出去。
Pit trading 是地球历史上,人类依靠自身力量做过的最高级,最重要,最激烈也最浪漫的事情。Pit trader 们完成的工作,除了今天 trader 们所有的工作以外,还包括交易所的 matching engine, 你的 pricing engine, 策略和 order manager 的所有功能。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交换机和网线的功能。
今天所有的信息都以光的速度在传递,而在 pit 里,物理距离要靠肌肉的力量来覆盖。行情稍激烈的一天结束后,每个 pit trader 都会全身青一块紫一块。要提高自己抢到好单的概率,需要的不是一条拉直的网线和一块破 FPGA,而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钢铁一样的意志。所以 pit trader 们很多都是 NCAA 美式足球运动员。
有本书被称为 Option trader 的圣经,叫做 Options, Volatility and Pricing. 这本书是圣经的原因不是因为严密全面,而是因为作者连个数学公式都懒得写。作者 Sheldon Natenburg 早年在芝加哥做 pit trader 的时候,没有电脑,没有计算器,没有打印出来的 pricing table。其实那时候 BS 公式都没什么期权交易员了解的。所有好的交易员依靠的,无非是一些朴素的 non-arbitrage pricing 理念,和非常简单有效的收窄估计上下限的技巧。
据说第一个试图把这个雄性斗兽场变成技术宅乐园的,(又)是 InteractiveBrokers。当他们的交易员拿着掌上电脑出现在 pit 里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们脑子进水了。当然不长的一段时间以后,技术宅们就完全统治了这一切。
然而 pit trader 里也出过很多大神,比如 Sheldon Natenburg,另外还有很多技术宅们的老板。在任何事情里,老一代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都不可能快过一张白纸的年轻人们。Pit trader 们会一直聚在 pit 里流连。所以 pit 消亡的速度,比合理的速度要慢很多。
直到今天,pit trading 仍然在进行着。除了每个人手里已经变成了 Android 系统的平板电脑。也许有天直接微信扫码就可以撮合。
其实这个问题,反过来问更好:证券的电子交易市场中,有没有计算机取代不了的工作?
当然有。计算机其实只擅长非常特定的一件事情:在封闭框架里,按照完全明确的逻辑,高速高可靠性地重复完成同一个任务。只不过历史上这件事情在市场里需要由大量的人工完成的,而这些工作在大量被计算机接管,给人一种错觉是所有从业人员都要被取代了。
所以这样看,计算机永远取代不了的工作有哪些就也很明显了:
策略开发:因为不在封闭框架里。策略开发本身就是建立框架的过程。说什么大数据 + 深度学习自动开发策略的都是 regression monkey, optimization monkey, 自己骗自己。
风控经理:因为没有完全明确的逻辑。每个交易主体的风险偏好形态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
Pilot: 因为机器只要还是为人类服务的,就少不了和人类交互。具体到电子交易这件事,至少需要有人保证计算机的运行是正常的(自体能鉴别出来并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Pilot 需要对所有的业务逻辑有了解,包括通讯软件硬件策略交易风控,不然无法有效辨识出问题。所以 Pilot 这个职责应该是一个团队在完成。
Trader: 因为不是所有任务都是重复的。总有那么一些时刻,常识会告诉你,过去的统计经验无法给计算机足够信息处理当下的情况。甚至逻辑框架都不再适用。好的自动交易程序应该也能做出决策,该关闭相应功能了。好的 Trader 应该知道,还有哪些工具是可用的,哪些已经不适用了。运用任何还可以用的工具,做出相对最准确的决策。市场在短期剧烈波动中很显然是零和的,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的 trader 当然必须留在市场中交易,不然就是在犯罪,和在一个交投稳定活跃的交易日把交易程序关掉是一样严重的犯罪。
趣闻 Three:
2011 年,那是一个春天。
福岛核电站进水,据说爆炸的可能性不低,据说后果很严重。欧洲是唯一一个在日间交易时段的市场,成交量放大了 10 倍,波动率也是 10 倍。
但同一时刻的日经 225 指数期权夜盘非常平静,- 所有做市商都知道该关闭自动做市程序了,市场里没有任何报价,只有一些离合理价值十万八千里的零散 order 留在市场里。
当时指数期货的价格大概 8800 点。在日本接近午夜的某个时刻,一个深度价外认沽权上出现了一个大买单,bid 报 9000,没有 ask. 无论按照什么波动率参数,这个期权的价值也很难超过 100 块。而且日本交易所是没有无效价格规则的。
这个报价还是一个 iceberg 单,在市场中前后存在了有两分钟左右才陆陆续续被成交完。我的 desk 在伦敦,通过远程登录到一台在悉尼的电脑,手动报单到日本,拿到了这个单子总和的差不多一半,价值 300 万美金。
具体操作的那位这辈子最值钱的一次 双击 - 回车 操作的价值恐怕会永远留在这个数字。这对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对计算、决策和执行速度的要求都低到不能再低。但似乎全世界没有一个交易系统能完成这次抢单,因为没有系统的设计需求中包含处理这种情况的要求。投入回报完全不值得。
最后再说一些看似和我结论站在同一边,但我完全不认同的说法:
交易是一门艺术,机器永远不能替代人。(故弄玄虚,毫无信息含量)
人的经验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机器最擅长取代的就是经验)
计算机会出错,所以不应该一位追求自动化。(人的可靠性和机器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只不过因为操作逻辑也没那么明确,很难定义失误,容易蒙混过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