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如何看待京东 2016 年三季度财报中公布的「京东金融重组动议」?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
0
0

日报标题:京东金融被分拆,又一个 A 股千亿市值的梦想要升起来了

 回答来自机构帐号:「36氪

36氪,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还不都是为了 A 股上市啊!

11 月 15 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授权启动对京东金融的股权重组,使其变成内资公司,便于开展某些外资被禁止参与的金融业务,并“更好地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

这也暗示,京东金融很有可能独立登陆国内 A 股市场。京东集团的公关没有否认这一可能,其对媒体称“京东金融未来可能寻求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但还没有具体计划。”

根据计划,京东集团将出让其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股份。交易后,京东集团将不再拥有京东金融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而控制权将移交到刘强东个人的名下——公告称,京东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将参与收购京东金融,按市场公允价格购入少数股份,而其它投资者会认购更高份额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刘强东在京东金融和京东集团将拥有类似比例的经济利益——36 氪统计,约为不到 16%的占股比例。

即便如此,公告称,刘强东仍将掌握多数表决权,因为刘强东除了自己持有的股份,还会通过投票权委托等方式获取其他人的投票权。

作为京东金融“私有化”的补偿,此次重组完成后,京东集团将获得京东金融税前利润的 40%,或在监管许可下获得 40%的股权。

这种交易安排与支付宝脱离香港上市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安排类似。2014 年 8 月,阿里巴巴在赴美上市前夕更新的招股书中称:作为拆分支付宝的补偿,阿里巴巴集团每年将获得 37.5%的蚂蚁金服税前利润,而若监管允许,蚂蚁金服将增发 33%的股权,来交换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利润分享和现金补偿权益。这意味着,蚂蚁金服若上市,阿里巴巴集团将成为其股东。

可见,京东集团对京东金融的重组安排,基本与当年阿里巴巴集团分拆支付宝,组建蚂蚁金服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辙。京东的金融业务看起来取得了独立,但实际上控制权仍旧掌握在刘强东手中。并且,因为刘强东个人在京东集团掌握约八成投票权,此次重组并未违背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意志。

2011 年 7 月,彼时还是香港上市公司的阿里巴巴集团在管理层主导下,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马云控股的内资公司浙江阿里巴巴,当时的理由是为了获取第三方支付牌照。而此次剥离京东金融的原因,公告同样暗示了获取牌照这一诉求。目前,京东金融具有小贷、第三方支付、保理和基金销售牌照,尚缺消费金融、个人征信、银行、保险等获取难度较大的牌照。

直奔 A 股的拆分

今年 1 月 16 日,京东金融获得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 66.5 亿元人民币,占股约为 13%,交易后整体估值达 466.5 亿元。

对此,投资方嘉实投资 CEO 仇小川曾表示,“京东金融这次融资实际上是为未来在 A 股上市作准备,即要把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做成两个独立经营的上市实体。” 今年年初,京东金融被曝光的一份融资计划书还乐观地估计,京东金融将于 2017 年实现上市,否则将以回购股份的方式来补偿投资者。

据京东 2015 年的财报显示,2015 年,在美国上市的京东集团通过 VIE 方式,控制了“京东叁佰陆拾度”,从而间接控制了北京京东尚博广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即京东金融的控股公司。

京东集团 2015 年财年年报的第 31 页和 89 页,披露了其如何建立起对“京东叁佰陆拾度”的 VIE 控制结构:在并不持有“京东叁佰陆拾度”股权的情况下,京东集团能控制“京东叁佰陆拾度”的管理层以及财务和运营决策,合并“京东叁佰陆拾度”的报表,并获得“京东叁佰陆拾度”的运营现金流,并利用“京东叁佰陆拾度”持有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因法规限制,如果要实现 A 股上市,必须事先拆除 VIE 结构。而拆 VIE 的一大难题是刘强东必须能找到一笔钱支付给境外股东来为京东金融“赎身”,京东金融年初获得的巨额融资可能是在为此拆分进行铺路。

京东金融的商业模式

京东金融之于京东,与蚂蚁金服之于阿里类似,都是电商业务衍生出来的金融业务,商业模式都基于电商体系内的庞大用户基数,通过金融的方式变现。

而鉴于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的状况比较落后,京东和阿里以电商方式完成了用户信息化和画像,做了传统金融机构没法做的生意,在获得牌照基础上,能满足用户在本平台消费之外的金融需求——比如现金借贷、购买公募基金和保险产品等。这成为此类巨头旗下的互金公司未来最大的想象空间。

而根据此前曝光的的融资计划书,支付、消费金融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分列前三大收入来源,营收分别占 2015 年前三季度总营收的 50%、22%和 18%,支付业务主要构成是 2012 年收购的线下收单机构“网银在线”,因此支付所占的这 50%的营收极有可能来自于传统线下收单收入。

图片来源:爱分析

但京东金融眼下最有想象空间的业务还是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

京东电商去年 GMV 为 4465 亿,白条 2015 年的交易额 238 亿,渗透率为 5.33%,大有提升空间。3C 数码和家电用品是白条渗透率最高的领域。京东 2015 年这两部分业务 GMV 为 2289 亿,如果以未来渗透率 20%来算,白条交易额达到 500 亿并非难事。

从余额(尚未归还的借款)角度看,财报显示,截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消费贷款、商业贷款和供应链贷款余额分别为 197 亿元,5 亿元和 101 亿元。2016 年三季度,京东金融、O2O、技术研发及海外业务的 nonGAAP 亏损合计约为 3 亿元。

但京东商城的活跃用户基数毕竟有限,因此,除了提高体系内的白条渗透率,京东还在以投资的方式开拓更多“体外场景”。

比如,京东金融接连投资分期乐、美利金融和买单侠,意图分别涉足大学生、二手车市场和蓝领人群,可见京东金融正像“集邮”一样搜集各类消费场景。投资之外,京东金融还为什马金融提供资金,切入农村人群;同时,也为链家租户提供分期资金,据公开数据,仅丁丁和自如就为白条带来数十亿交易额。

而在供应链金融这端,据“爱分析”的数据,针对自营平台供应商的“京保贝”是核心产品。截至今年一季度,京保贝可服务的客户数量较少,尚不足“万”,实际放贷的客户在“千”这个数量级。但由于是优质供应商,授信额度较高,预计贷款余额超过 50 亿规模。

“京小贷”面向开放平台商家。合作商家约有 10 万,享受贷款服务的商家约占 10%,还有提升渗透率的空间。今年一季度京小贷的预计余额在 10 亿规模。

金融对于京东来说,实际上是对电商业务产生的庞大现金流进行变现——主要把沉淀在京东账上的应付而未付给上游供应商的账款用于放贷,从而转化为京东的利息收入,因此,除了 ABS 带来的资金,京东账上趴着多大规模的沉淀资金,基本上就有多少“本钱”可用于给 B 端供应商和 C 端消费者放贷。因此,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共同构成了京东金融的基石。

在京东集团自身盈利并不轻松的背景下,粗略地估计,京东金融在 3-5 年时间内,有机会实现近百亿人民币量级的营收和十余亿量级的净利润,再加上财富管理等业务线的收入,按照 A 股的“市梦率”,有机会支撑一家数百亿甚至近千亿市值的公司诞生。

正如 36 氪此前采访的一家第三方支付的创始人所言,“大家看到阿里的金融业务赚钱未必跟进,因为觉得阿里的生态不可复制;但如果京东也做成了,大家都会心动。京东金融一拆分出来,估值就是 460 亿元。于是,百度、美团,甚至滴滴、万达都想做金融,即使短期赚不到钱,光是估值和故事就很吓人。只要有海量用户,完全可以玩一个资本游戏,装一个支付公司进来,导 1 亿用户给它,然后进行融资,或者再卖掉,轻松赚回 100 亿。”

文 | 周天

原文链接:京东金融从京东剥离?!都是为了造一个 A 股千亿市值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