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小时候爸妈那句「你自己想想错哪了」,是怎么伤害了你?
来我这里做咨询的朋友,有不少人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成长经历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而看过了很多的故事之后,我很难不注意到一些规律。中国的父母,有一句暗地里对孩子影响非常大的口头禅:你自己想想你哪里错了!
大家可能都隐约觉得这句话让自己不舒服,可是具体怎样影响我们的,如何与我们当下的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处理联系起来,我想和大家更深入地分析一下。
一个案例
我们小时候听到这话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期望找到自己的污点,诚恳地反省并获得大人的谅解。我的来访者 A 小姐就有这样的经历,妈妈很强势,对女儿的教育有很多的挑剔,经常会对女儿说这话。
A 小姐长大了之后,人格的发展出现了几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她很自卑,对自己充满了自我怀疑和否定,比如最近她和男朋友分手了,在我们的对话里她对自己有很多的谴责。第二是她经常容易焦虑,遇到事情容易想的很多。第三是她对自己要求非常高,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认为自己必须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好,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全力以赴。
这样的性格特征,造成了她长期焦虑,精神压力大,一方面容易取悦别人,另一方面又对很多事情很挑剔。这样的状况自然给她带来了很大影响,所以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一起探索了她和妈妈的关系,最终很多问题指向了妈妈的这句话:“你自己想想你哪里错了!”
影响分析
这句话到底给 A 小姐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句话让我们对世界和人际关系产生了夸大的责任归因,模糊了我们的掌控感界限。小孩子对于事情因果关系的归因能力本来就处在很幼稚的状态,如果做错了什么事情,理想状态下应该得到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明确自己的哪些行为带来了哪些后果。当这种客观准确的归因建立起来了之后,我们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哪些事情在多大程度上是受我们行为的影响的。
比如小孩子打碎了一个碗,关系不好的父母两人因为这件事情争吵起来了,氛围让孩子十分害怕和焦虑。这时候好的父母会试图向孩子解释,爸妈吵架不是因为你打碎碗,而是因为爸妈之间有些矛盾。但是更多的父母可能一边吵一边转过来指责孩子,对孩子说“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吗?你自己想想你哪里错了!”
显而易见,打碎碗其实并不是父母吵架的实质性原因,夫妻关系问题才是,但是因为孩子无法理解这一层因素,所以当被要求反省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就会把自己打碎碗的行为和父母的矛盾直接联系起来,形成这样一个认知:父母吵架是因为我的过错。
我们的 A 小姐,似乎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影响,小时候长期被妈妈指责和要求反省,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予清晰的指导和教育,只是每次都让她自己反省。在恐惧和焦虑之下,孩子感到了被抛弃和嫌弃的风险,所以就会拼命地反省,甚至是夸大自己的错误程度,以期望换取妈妈的原谅。
类似的一个情况,是小时候在学校了犯了错写检查,我们都会倾向于把自己的“罪行”写得特别夸大,因为学校和老师给我们的暗示就是坦白从宽,所以我们会觉得越坦白越好,至于是否客观,是否公平,都管不了了。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某一个单一的因素引起的,尤其是人际关系的好坏。可是当一个人从小就有了“父母吵架是因为我的过错”这样的归因之后,就会对人际关系有一种魔幻思维,夸大了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既然我做错了事情让父母关系不好,那么我从不犯错,父母关系就会好了”。
于是我们的 A 小姐才有了完美主义倾向,因为认为自己的一点不完美,都可能带来父母很大的不愉快。所以她不断要求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要尽善尽美,不可以优缺点。与此同时,她也有了长期的焦虑,因为她会经常发现,自己不论如何努力,有些事情就是无法改变,爸妈的关系不好,和伴侣的关系不好,她不管怎么努力好像都做不好。
A 小姐没有意识到的是,其实很多事情的发生本来就和她没有必然关联,她就算什么都不做,其实还是会有差不多的结果。可是因为她一直处在反省模式中,所以会一直感到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做到足够好,所以大家不开心。在这样的状态下,A 小姐不敢期望别人尊重和理解她,也不敢表达和强调自己的需求与喜好。
我们能做什么
当父母说“你自己想想你那里错了”的时候,我的理解更多的是在发泄自己的挫败或者恼怒情绪,但同时又体现了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的不得当,本来应该充当的指导和教育职责没有完成,却让孩子用自己尚未成型的认知去寻找答案。
这样的说法,还有一层意义在于,有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扭曲事实,夸大孩子的负罪感,从而让孩子更加听话和顺从自己。我想这也是中国家长家教的一个根本误区,将顺从听话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却忽略了孩子为了顺从听话而失去的成长和成熟机会。
关于父母影响的各种问题,其实都没有一招见效的解答,因为更多的性格和认知上的改变,来自心理咨询过程中逐渐的调整,发现和尝试。但是我能够给的建议是:
1.尊重事实:世界不是由你来维护的,人们过得是否开心快乐,不是由你来决定的。你能起到的影响和作用仅仅是一小部分。当有什么事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并不都是你的错,也并不都是你能力范围内能避免的。
2.分清界限:当父母或者亲近的人告诉你他们的幸福快乐都指望着你的时候,请相信我这并不是合理的期望。无数人的故事让我觉得,期望别人来让自己快乐的人,会是永远贪婪和无法满足的。你去满足你的父母,但是你会发现他们的满足是无止尽的。一个人的生活如何,主要是由他们自己去选择和负责,我们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3.不要幻想:你并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你的判断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准确的,所以说不要认为自己有能力让一切都变得很好。你会犯错误,肯定会犯,但这不代表你不好。
4.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都有权力被别人尊重,被别人关怀和爱。可能你的父母不愿意这么做,但是至少在咨询师这里,我们是不会对任何形式的”过错“有批判和否定的态度。我也会鼓励你更多地去和那些能够接纳你过错,鼓励你不断变得更好的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