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歧视与反对歧视——一些经济学考量

$
0
0

日报标题:想赚钱还歧视别人,可是会破产的

Richard Xu,专栏:经济学博士生的日记本

在我之前的回答中,我曾经强调过,经济学当中所说的“歧视”(discrimination),特别是“价格歧视”,和通常语境所说的“种族歧视”或者“歧视女性”中的“歧视”通常是不一样的。然而,这并不代表经济学家不关心后一种“歧视”的问题,只不过,经济学家的出发点却不是立足于法律和政治,而是倾向于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经济学家的一个经典观点是,并不需要特意地去“反对歧视”,在竞争市场上,出于个人好恶(或者更一般的说,出于和生产率无关的因素)的歧视会遭到市场的“惩罚”而在竞争中被淘汰。举个虚构的例子,我是一家餐馆的老板,和附近的几家餐馆正在竞争客源;因为我的老婆的前男友是红发(red hair,《哈利·波特》里的韦斯莱一家就是),所以我特别厌恶红发,在招收服务生的时候,我会在一个高素质、红头发的员工和一个一般素质、黑头发的员工当中选择后者。结果是,因为我的个人好恶,我将错过一批红发的高素质员工,如果这些员工进入了我的对手的餐馆,在竞争中我就处于下风了。

这个例子看起来有点夸大其词,但这不过是出于说明问题的考虑而把关键之处放大了而已。我们也可以找到现实的例子来间接支持这个观点,比如我在 Marginal Revolution 读到的 这篇文章,介绍了社会学家 Devah Pager 的 这项研究“Are Firms That Discriminate More Likely to Go Out of Business?”(用工歧视的公司更有可能倒闭吗?)

2004 年的时候,Devah Pager 与合作者 Bruce Western、Bart Bonikowski 进行了一项有关种族歧视的实验:他们给纽约的一些公司寄去了两份简历,简历中所描述的能力和经历基本相当,唯一的区别只有种族不同,结果许多公司果不其然地中招了。然而,Devah Pager 并没有止步于此,在 2010 年,她把这些公司名单又重新翻了出来,逐一调查了这些公司的生存情况,发现没有用工歧视的公司只有 17% 在六年中倒闭了,而有用工歧视的公司倒闭的比例则达到了 36.4%;直接比较比例还是很粗糙的,作者又使用了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在加入不同影响因素后,倒闭比例和用工歧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依然保持显著。

(Photo Credit: Figure 1, "Are Firms That Discriminate More Likely to Go Out of Business?" by Devah Pager)

不过,作者也提出,这里的相关关系并不代表用工歧视是倒闭的直接影响因素。存在用工歧视的公司可能在招聘时更多地依赖感觉,而不是系统化的能力评价,这一点在他们的简历实验中表现为“用工歧视”,并最终导致了这些公司在实验后的六年内因经营不善而倒闭。这属于常见的“隐藏变量”(lurking variable)问题,即依靠感觉招聘同时导致了用工歧视和公司倒闭这两个现象,使得用工歧视和公司倒闭呈现了正相关关系。

既然出于个人好恶的歧视会受到市场的惩罚,反之,出于生产率因素的歧视,应该就不会受到市场的惩罚咯?这样的歧视通常称为统计性歧视,意指这样的歧视通常是根据统计数据进行 screening 的结果。统计性歧视这个话题很庞大,我不打算在这里深入了,可以参考这个问题中的回答:「统计歧视」可以被接受吗?是否有助于降低信息成本吗?是否会被市场经济自发纠正? - 经济学 以及关于统计性歧视的一个有趣的研究:Belief Flipping,来自克拉克奖得主 Roland Fryer,参见这篇文章:Roland Fryer: 从毒品贩子到哈佛教授 - 政见 CNPolitics | 拆掉知识的高墙 - 知乎专栏

相比之下,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考虑一些更加现实的情况。比如,我们真的能够在现实中区分“出于非生产率因素的歧视”和“出于生产率因素的歧视”吗?

之前知乎上有一个讨论得非常火热的问题:如果「男女同工不同酬」是事实,为什么公司不全部招聘女性,以获得同等的生产力并节约成本?

初看下来,可能会感觉这是单纯的性别歧视吧?但是我看了一圈回答,很多回答都是把题目中的“同工”理解为狭义的“同工”,即“理想情况下,让男性员工和女性员工全神贯注地单独工作同样多的时间,应该有同样的产出”,然后又把“不同酬”的现象建立在广义的“不同工”上,即“现实情况中,男性员工和女性员工由于比如团队协作、时间灵活性、社会观念的问题,无法达到同样的生产效率”。换言之,很多公司的工资男女有别,有可能不完全是歧视女性,而是因为女性员工确实生产率较低。

之前 Freaknomics 的作者 Steven Dubner 和 Steven Levitt 也做了一期 Podcast,题目就叫做:Is It Okay for Restaurants to Racially Profile Their Employees? 其中就说到,在日本寿司店里工作的大多数都是亚洲人(或者起码看起来像亚洲人),在墨西哥餐馆工作的人总是在说西班牙语,这是一种(另类的)种族歧视吗?事实上,作者所收到的读者来信中就提到,如果有一家美国餐馆在招聘服务员时要求必须是美国白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种族歧视:

If someone wanted to hire all white, or ‘American-looking’ people at, let’s say some very Americanized restaurant, then people would be pissed. Or all black, all women, all gay, whatever really. How do the Asians get away with it?

然而作者自己的第一反应却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When it comes to ethnic food, I’m not sure why, but we’ve decided that it tastes better when it’s served by people of that ethnicity.

换言之, 也许采用和食物相匹配的员工确实能够提高生产率(或者说,起码能够提高利润率)?

补充说明一下,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在当前情况下,区分出有哪些是因为生产因素造成的歧视,哪些是因为非生产因素造成的歧视,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更偏向于一个技术问题而不是价值判断问题。

正如评论中@几用来包 所说(实际上在上述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中也有答主提到了),如果我们追溯这些歧视的根源,有些生产因素造成的歧视,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原本非生产因素造成的歧视经过社会偏见、自我认同等等而逐渐累积下来的,比如为什么科学家男性多于女性? - 小露存纸的回答 所提到的“莎士比亚的妹妹”的遭遇。希望这样能打消各位对于我是否是在给“歧视”洗地的疑虑。

顺带一提,关于这个话题,我读到了另一则有趣的新闻,来自《华盛顿邮报》:

Why so many of America’s sushi restaurants are owned by Chinese immigrants

...... Japanese, Vietnamese and Korean immigrants began opening Japanese restaurants outside of major cities in the 1980s to take advantage of Americans’ growing appetite for the food. But it was the Fujianese who greatly expanded the reach of inexpensive Japanese restaurants, he says, first opening sushi restaurants in New York in the 1990s, then pushing up and down the East Coast.

It is impossible to say how many of the roughly 25,000 Japanese restau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owned by people of Chinese origin. The Japanes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estimated in the past that only about a tenth of Japanese restaurants in the States were run by people of Japanese descent. A survey of 33 Japanese restaurants in the Washington area revealed that 12 were owned by Chinese Americans and 12 by Korean Americans. Only six were Japanese owned.

言归正传,还有另一个看待歧视问题的角度,来自于这两个问题:

死过人的房子能买吗? - 心理

有没有在生活中碰到过难以解决的数学相关的难题麻烦? - 趣味数学

如果说像这个问题 把闹鬼的房子降价卖给不知情的无神论者,算是不道德的行为吗? - 商业 中提到的“闹鬼的房子”还可以说是因为房子的设计问题,那么“死过人的房子”恐怕主要是因为偶然事件而已。如此说来,死过人的房子卖低价应当被视为一种非经济因素的歧视,理应被市场力量所抹平,那些对死过人这一点不介意的买家将会买入这些低于市场价的房子来牟取利益。然而,根据答主们的反馈,似乎市场上并没有多少死过人的房子真的被卖了低价。

而在先后抽签这个问题上,数学上很容易证明,先抽和后抽在一般情形下不会影响到获奖的概率,然而现实中认为这两者不一样的人却很多。如果果真如此的话,理应存在一种套利方式:比如我凑巧位于抽奖顺序的靠前位置,而靠后位置的某个人认为先抽的获奖概率更高,那我可以将我的位置以一定的价格卖给他,反正对我来说先后抽不影响概率。然而,稍微设想一下,如果我真的提议这样的交易,大部分人估计马上会明白过来然后拒绝进行交易……

Econlog 的作者 David Henderson 在 这篇博客 当中也写了自己的一次经历:1992 年,他在旧金山观看旧金山巨人队的比赛,但是他戴了一顶洛杉矶道奇队的头盔(真的是头盔……),而巨人队和道奇队素来结怨,因此在比赛期间,他向过道上卖热狗的小哥示意想要买一份热狗时,小哥指着他的头盔摇了摇手,似乎在表示“我不卖热狗给死对头的球迷”,但最终还是把热狗卖给了他。

在这三个例子当中,我们都以为会发生歧视(死过人的房子会卖低价,后抽的人会付钱来交换先抽的资格,卖热狗的小哥不愿意卖热狗给死对头的粉丝),然而最终歧视其实不会发生。换言之,人们有些时候看似会因为非生产因素进行歧视,然而这不过是说说而已,一旦涉及到真实的交易,人们会主动纠正这种不经济的歧视。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 Two system of thoughts(或者应该叫Dual Process Theory?)是个不错的解释,诺奖得主、心理学家 Kahneman 有一本畅销书 Thinking Fast and Slow(思考,快与慢)对此有所介绍。(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学的 Lab Experiment 往往需要根据参与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付费,而且即便如此 Lab Experiment 仍然会被认为不靠谱,毕竟实验中的钱实在太少了,有时不足以提供激励使得参与者把实验真的当回事儿)

(Photo credit: "SCOTUS APRIL 2015 LGBTQ 54663" by tedeytan via Visual hunt / CC BY-SA 2.0)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