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仪式感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
0
0

日报标题:家庭里的「仪式感」多一点,孩子感受到的爱就多一点

萌芽,萌芽研究所BUD创办人 微信公众号:myyjs_bud

仪式感到底有多重要?

我是一个对仪式比较“淡薄”的人,所以一直觉得自己过得蛮“粗糙”的,也没怎么在意仪式感给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没有什么生日会、纪念日的念想,相机里也少有精致的照片,更不用说艺术照、情侣照、婚纱照、蜜月照等名堂,都没有拍过,我和我先生都属于对于生活仪式不太在意的人。

可是,哥哥的学校,在当地知名的、非营利性的直属国际学校,着实让我们上了一门课。虽然才刚开学三个月,我却经历了学校为所有在校学生——从低幼如两三岁,高龄如高中毕业生设计的所有人都一起参与的节日,他们对仪式感的认真、精心和看法,带给我许多思考。

因为是国际学校,所以学校里云集了不同国界、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孩子们和家庭。从入学后我们便陆续收到学校的一些通知,发现在学校里有五个孩子们独享的节日,分别是:

冰淇淋日、联合国日、毛茸茸玩偶日、睡衣日和间谍日。

在不同的节日里,孩子可以在学校里享受到不同的组织氛围,不管你的年纪是多少,都一起参与进来。

冰淇淋日:孩子需要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水果的颜色的衣服,并且每一个孩子可以获得一份和自己衣服颜色一样的冰淇淋。

联合国日:孩子们需要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那一天学校会组织书籍拍卖会,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文件袋里备上零钱,孩子可以去参加书籍拍卖会。

毛茸茸玩偶日:孩子们需要从家里带上一件自己喜欢的毛茸茸玩偶,并且那一天让玩偶陪着孩子一起上下课。

睡衣日:孩子们需要穿着睡衣去上学。

间谍日:孩子们需要穿上自己喜欢的绘本人物形象的造型,玩起了 cosplay。

在这几个节日里,孩子都会有特殊的仪式感表达,比如冰淇淋日的雪糕,联合国日的拍卖会,玩偶日的玩偶故事会,睡衣日的睡衣趴,间谍日的猜猜看游戏等。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也许是源于西方文化的某种传统,但老师告诉我,这是学校自创的节日。

学校告诉我们,仪式感并不等同于形式感。如果不能为之赋予更好的精神属性和个性化价值,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重视,并参与进来,那么就不是仪式感,而只是形式。

开学以来的每一个节日,大到如中秋节、万圣节,小到如一个孩子的生日派对,学校都倾尽心思地让孩子参与进来。

在筹备节日的过程中,我慢慢感觉到了孩子都是自带仪式感的。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在筹备各种节日了,这基本上是我们想象不出来的事情。可是孩子很热衷,选的是普通的小卡片,自己涂鸦造型,歪歪扭扭地用剪刀剪下,贴好,印上自己的照片和名字,孩子通过自己的模仿和学习,做了一个一个中秋灯笼、装饰彩带、剪纸、万圣节蜘蛛、网、南瓜灯、分糖袋……也在生日会里,从墙上拉的彩纸带,到每一个蜡烛的布局,排队唱歌,拍手祝福,一步都不落下。

小孩子做得兴致勃勃,却一点都不容易。每一场活动都是大动干戈,一般准备的作品得做三套,两套是预了拿来玩,最后一套才或许真的成型。每每筹备结束完毕,老师就会以兴奋和激动的神态和孩子沟通:“wow 你完成了!”

孩子开心地不得了,每一个装饰品的出炉都好像是他们最独一无二的作品一样,呵护得宛若珍宝。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便是他们的仪式感。因为他参与了每一个活动、节日的细节,这个活动和节日的开始就变得格外有意义。当他和我介绍的时候,他会兴奋又愉悦地告诉我,每一个细节的寓意和不同之处。

学校也会和我们沟通如何营造“家庭仪式感”,比如:

  • 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些秘密的暗号。 比如有意或者无意地创造专属家人之间的秘密肢体动作,或者秘密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秘密”的神秘和独特。
  • 可以准备一顶特殊的生日帽,无论家里谁过生日,都要带这顶生日帽。可以拉上孩子一起筹备生日会,也可以简单地一起吹蜡烛、一起吃蛋糕,拍下全家福。
  • 可以给家里准备特殊的相册,里面有孩子和家庭的特殊日期和照片。贵在有心的坚持,便可以让孩子悄无声息的成长被慢慢记录下来,而最关键的,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参与准备这个相册。

仪式感的形式可以有很多,根本就无法局限,也无法都举例完全。学校会告诉我们,我们成人要做的,就是退后一点,退后一点,不要打破了他们内心的柔软和重视。

当我们参加万圣节的时候,我们可能习惯了直接从淘宝上下单买了许多的万圣节装饰品,悬挂一通,便可以成为万圣节的场景,而如果我们带着孩子用不同颜色的碎纸和棉花,做出了一个一个不同的造型,悬挂在教室里上面,满满都是孩子满足的笑脸,这是不是另外一种美好?

这就是仪式感,换一种用心,其实很简单。而仪式感的判定标准,往往是以内心是否富足为基准。就好像结婚典礼一样,即便是再辉煌万丈的婚宴,如果流于形式,盛大只来源于面子,那么它的价值可能还抵不过一对新婚夫妇的简单烛光晚餐。

对于孩子来说,则更是这样子的。我们希望可以传达给孩子怎么样的一种仪式感,孩子就会接收到我们怎么样的一种价值观。

我们希望孩子看到家庭的温馨和良善,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对美好生活抱有尊重和向往,我们希望那个孩子可以感受到家人的在意和深爱,那么就往这个方向去给自己的家庭加上“仪式感”。

我们家会在早上起床后集体拥抱,以及晚上睡前孩子和每一个家人的互道晚安。就连最年幼的弟弟,一岁十一个月,现在也都完整地参与进来,我们知道睡前的仪式,并让它成为我们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生活节奏,融为一体。

或者你和我不一样,你会和孩子们一起筹备家庭相册,里面密密麻麻地剪辑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第一声的啼哭,第一口母乳,第一个满月生日会,第一次翻身的日子,走的第一步,说的第一个单词……就这样子累积起来的岁月,得让孩子感受到多少生活的有趣和温馨。

或者你和我不一样,你会设定一个固定的家庭日,在固定的日子里,放下所有的工作上的忙碌,关起手机和电脑,在户外支支帐篷,在公园散散步,看儿童剧,一起侃大山,你们更细心地保留下了每一个票据,每一场儿童剧的凭证,在背后写上了属于你们的情节……若干年后,这些记录又得多丰富?

就好像学校可以有自创的节日流传了几十年,我们也可以有自创的节日延续几十年。对着每天的朝阳,对着哪怕转瞬即逝的日子,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细腻而又富足的感知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