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k here to view.

今天热门的话题,一定是正在进行中的美国总统大选。
当我们站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宏观角度思考问题时,很容易忽略一个细节:真正决定历史进程的是一个个手握选票的个体。个体除了会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之外,毫无疑问还有其自身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与行为倾向。
大五人格对选举行为的影响
人格反映了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目前心理学上使用最广泛的人格模型是由 Goldberg 等心理学家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根据词汇学假说提出的大五人格模型(Big Five)。
根据这一理论,可以从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神经质(Neuroticism),也即 OCEAN 五个维度,对一个人的人格特征进行全面的描述。这五个维度分别包含了以下特征:
- 外倾性 - 热情、乐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 开放性 - 想象、审美、感受丰富、行动力、创新、打破常规
- 尽责性 - 胜任、条理、抱负、责任、自律、审慎
- 宜人性 - 信任、坦诚、利他、顺从、谦虚、共情
- 神经质 - 焦虑、愤怒、抑郁、自卑、冲动、脆弱
大五人格与人们的政治行为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中开放性与政治观点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 Jost 等研究者(2006)的分析,开放性较高的人往往有着偏左的政治意识形态,即:倡导文化多元,支持社会变革,反对不平等。
从认知特点上来说,开放性高的人,对于模糊和不确定的事情有更高的容忍度;开放性低的人,在面对模糊性时,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和焦虑,因此他们有更大的动机服从权威,以及划定内外群体界限。
除了开放性之外,尽责性也与偏右的立场有关,而且尽责性是与政治参与程度关联最大的人格变量。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都可以在一定程度预测一个人的政治参与度,尽责性、外倾性与开放性是正相关,而神经质与宜人性则与投票率负相关。
一个例子:对英国脱欧公投的数据分析
如果后世的历史学家讨论起 2016 年的世界,除了希拉里和川普的总统之争外,恐怕提起最多的就是发生在今年 6 月份的英国脱欧公投事件。
大家已经通过很多媒体报道,了解了这次公投:受教育水平、职业等级、收入以及年龄都会对公投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人格特点是否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呢?结果是肯定的。
这里我使用的人格数据来自 2007 年,剑桥大学的研究者与英国广播电台(BBC)合作,开展的一项大规模的人格调查(Rentfrow, Jokela, & Lamb, 2015)。通过 BBC 的各种媒体渠道,在 2009 年至 2011 年的 2 年间,共有 588,000 个英国人完成了大五人格以及各种人口统计学信息的调查。Rentfrow 等人根据这一数据集绘制了英国 380 个地方行政区(Local Authority District, LAD)的人格标准化分数地图。而在本次公投中,每一个 LAD 投票参与率以及投票支持脱欧的比例都是公开的数据。
我们先看一下分别用两个影响最大的变量开放性和尽责性与投票结果及投票率相关的分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图 1 人格开放性(X 轴)与脱欧率(Y 轴)的散点图(点的大小代表该地区有效票数)
可以看到开放性和支持脱欧率存在非常明显的负向关联。在本专栏的另一个文章:为什么英国的文艺青年都想留在欧盟,中国的文艺青年都想逃离北上广? 中,曾经使用过这个图。右下角开放性最高的蓝点就是被称为“伦敦 798”英国文青聚居地哈克尼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图 2 人格尽责性(X 轴)与投票率(Y 轴)的散点图(点的大小代表该地区有效票数)
尽责性与参与投票的关系也非常明显,尽责性越高的地区,投票率也越高。
但是这种简单的相关可能受到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进一步控制了几个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包括性别(男性比),年龄(该地区平均年龄),职业(Highest Level of Qualification),所在地的人口密度,失业率,移民所占比例。后两项使用的 2015 年数据,其余均为 2011 年英国全国普查的数据。
各变量相关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预测脱欧率的数据分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预测投票率的数据分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简单结论
控制变量后,人格的五个维度都和该地区投出脱欧选票的比例存在关联。按照标准化回归系数排序,影响最大的人格因素依次是: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对脱欧投票的影响程度已经超过了性别、年龄,仅次于职业。其中开放性、宜人性与脱欧比例的相关为负,也就是说开放性、宜人性平均得分越低的地区,越倾向于投出更高比例的脱欧选票。
针对投票参与程度的分析则显示,尽责性、开放性、宜人性三个因素对于投票参与程度的影响依次降低。其中开放性、宜人性与投票参与度都是负相关,也就是开放性和宜人性越低的地区,投票参与度越高。
通过这一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出一个支持脱欧的选民的人格画像,即较低的开放性与宜人性,与较高的尽责性、神经质、外倾性。而参与投票选民最典型的特征,则是较高的尽责性与较低的开放性与宜人性,这也与支持脱欧的选民特征完全符合。
对于美国大选有什么启示?
通过对心理特征的剖析,我们有可能发现影响一个人政治立场的动机因素,这样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对投票的结果做出合理的预期。
对本届美国大选而言,人们对两位候选人的评价已经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据此推测,个人动因对于选举结果的影响应该会更大。如果做简单的预测的话,我认为宜人性和开放性可能是影响选民是否支持川普的两个主要人格变量。宜人性高的选民不大可能会支持川普,而开放性高的选民也应该是希拉里的忠实拥趸。尽责性高的人支持川普的可能性倒是比较大。
当然,这里面更好玩的一点是,选民与其所支持的人所具有的人格特质并非是一致的。比如说川普和希拉里两个人从经验开放性上来说,可能川普要更高一点,但是开放性高的人不可能支持川普在很多议题上的政策。
那么等投票结果全都出来之后,下一步,我计划使用 Bleidorn 等研究者在 2015 年汇总的美国 806 个城市的人格特征数据。对美国大选中,两位候选人的得票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我的假设。
抛砖引玉,欢迎有社会科学背景的研究人员就这一问题开展更多的讨论、交流与合作。如果你对我正在研究的主题感兴趣,可以联系我的工作邮箱<zenan.dou@gesedna.com>。
参考文献: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15). BBC Big Personality Test, 2009-2011: Dataset for Mapping Personality across Great Britain. [data collection]. UK Data Service. SN: 7656, http://dx.doi.org/10.5255/UKDA-SN-7656-1.
Jost, J. T. (2006). The end of the end of ide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7), 651.
本文系作者原创性的成果,任何形式的转载(包括转述,引用图表)必须首先征得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