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设计可以是一堆公式,也可以是一首诗」
「描述一朵玫瑰的芬芳,科学家用了化学式,诗人用了蝴蝶。」
设计的方向是多元的,有一种方式是很理性的推导选择,像科学家。这样的设计肯定是坚固的,适用的,也有可能是美观的,但是,我不认为那是动人的。比如说,善于弄参数化设计的扎哈这类大师,从设计逻辑到建构细节都足够有[说服力],并且具有对每个细节推敲都有[强大的信心],然而,我并没有从她们的设计作品中感受到[感动],我看到更多的是[新奇]。
还有一种设计方向就是,偏重情感表达的设计。嗯,像诗人。虽不是建筑师,也算是泛建筑行业的。讲讲我设计景观的方法吧,献丑一下,当抛砖引玉。设计出感动的景观,一直是我希望达到的设计目标之一。在别的题目中有说到过我理解的设计知识框架,设计哲学 -- 背景研究 -- 设计解答 -- 描述表达 -- 落地实现 -- 法规其它。 要设计出一个令人感动的景观 / 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哲学就要开始做出选择:对于场地的未来价值思考。那我研一的一个 studio 作业来做例子吧。
设计哲学:我认为:景观空间对人的影响有很大部分是潜意识的,深刻的。这样的空间特点是有保留价值的。就如同探索潜意识景象的达利在他的画中,反复画出了空旷的天际线,山石嶙峋的海岸线,这样的场景就是达利从小生活的巴塞罗那的海岸线。如果说巴塞罗那特色的景观空间是阳光下的海岸线的话,那么荷兰就是风雨中的圩田==。我们这次的场地就是圩田景观(Polder Landscape)。
背景研究:Polder Landscape 对荷兰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是地貌上的,也是历史上的.荷兰人围海造田里的田,就是 Polder,从卫星图上看,几乎整个国土都是这样的景观. 正是这样的景观,创造了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的这个国家。然而,这样的景观却在现代社会下难以维护(大量劳动力舍弃农业,农业经济效益低,维护 polder 水系统的风车以及运河的整修费高昂等等)令 Polder Landscape 变成了花大量金钱人力维护的奢侈品.而,我们这学期选择的 Polder,是一块 peat polder, 也就是除了种草放牧,毫无其他农业产出的土地。就算我们不管这块土地,地里的 peat 也会自然氧化,令土地塌陷. 一般像这样的 peat polder,在荷兰,可能会变成湿地,湖泊,树林或者城镇. 那么,这块土地,将会变成怎样?怎样去定义与设计这块土地的景观,就是这个 Quater 的题目.在全世界的经济风暴的大背景下,几乎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各种经费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郊外的农田景观项目,可持续思想,低成本设计,是不可避免的基本原则.
设计解答(设计方法):体验场地之后,我先创作一副艺术品(拼贴画)去扑捉我的场地观感。荷兰的 Polder landscape 虽然说是传统的农田景观,但是却拥有区别于其他农田景观的空间特点. 那就是视觉自由与物理囚禁形成的强烈对比.也就是说,在 Polder Landscape 中,视野开阔,但是却不能够东奔西跑.这是由于其特殊的水系统带来的结果. 于是,我用诗人 Maya Angelou 的诗句‘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 作为这次设计的空间记忆核心.
基本设计概念很简单,由于场地附近的公共绿地系统已经满足了周围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 这块场地已经不适合作为休闲绿地进行设计.于是,我的基础概念是,在场地中设计一些景观设施,用简单的路径串联起来,通过空间体验来保存场地记忆.
以“视觉自由,物理囚禁”为出发点进行设计,考虑具体场地特点,设置路径,放置景观设施.通过这样简单并且省钱的设计,来保存场地空间记忆。纵使时光流逝,沧海变桑田,而原本在场地里那种视觉开阔,物理囚禁的空间感依旧得到保存.
考虑到不同方向的人流特点,并且结合场地现有条件最小干预地进行路径安排。通过视觉连接强调场所内各条路径的关系,并且丰富景观体验。
剩下就是具体景观细部设计就不赘述了。通过各个场景反复强调场所空间特点“视觉自由,物理囚禁”这一特点。比如通过框景来强调下一个路径的入口,游人可以看到却走不到。同时框景也暗喻了曾经在荷兰人油画中反复出现的记忆中的风景,这个影响整个民族的景观意向终究与时间一起衰去..
描述表达:首先这其实是个郊野的景观路径设计,因此,传统的景观叙述表达(功能分区,道路分级等)是不适用的。而且由于条路径都根据现有场地的高差,视觉,植被,氛围等等进行了大量设计。因此,为了更好地表述方案,我选择了视频。这种汇报方式更适合我的方案以及我烂渣渣的英文。当然图面表达也是必须的,由于方案是偏伤感的氛围。我选择了灰度较高的图面进行表达。而由于荷兰的国色是橙色,为了不令画面过于跳跃活泼,不能大量使用,因此把橙色用作标示性用色,而相应的对比色蓝色,就成为了主基调颜色,所以基本上的绿色都偏蓝色调,这也正好传达出蓝色的一丝忧郁感。
落地实现:由于这个方案构建十分简单,只需要提供典型剖面及材料就可以实现建构方式以及氛围掌控。具体也不缀述了。
法规其它:无~~
如何设计出留人感动的建筑?
我的回答就是从最根本的设计本质思考开始,到给予场地解答,再到落地实现每一步都要赋予感性的思考。由于我的教育背景缺点,一直属于理性过度感性不足的尴尬现状中。因此,可以看到我这个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需要大量的文艺作品作为灵感来源,从一开始超现实主义中人内心潜意识空间感的思考开始,再到去场地完成一幅艺术品,引用诗歌寻找空间通感这种设计方法的尝试,再到每个节点的空间氛围表达。每一步,每个节点都加以感性去思考清楚。就如同 @陈铠楠 与 @毛羽立 两位前辈说的那样,作为设计师,设计逻辑上的每一步都要经得起质问。但是我认为这是做出一个设计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些依然不会产生感人的设计。做到感人,还需要更多。
最后想说的是,一个场地的设计其实类似于在白纸上创作,你可以写一堆公式,也可以写一首诗。当然,最基本的目标是解决场地问题,这才叫设计。
([感动]这个设计议题是我一直挺关注的方向,因此跨界献丑了,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