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讨论了几年,经济学家就发明了这么多个拗口的理论
(本文没有一个数学公式!)
刚刚接触贸易领域的人会感到困惑,因为有个新贸易理论,还有个新新贸易理论,这么不讲究的命名让人感到崩溃。很多博士才接触贸易的人,学的第一个模型竟然是新新贸易理论,这就像直接看《对《对《xxx 批判》的批判》的批判》一样,一团雾水。
我们都知道,新新贸易理论新的地方,在于它假设了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但是这东西的来龙去脉到底如何,请听我慢慢道来。
要了解新新贸易理论,先要了解新贸易理论;而要了解新贸易理论,先要了解传统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贸易的?他们认为这是由于“比较优势”,例如中国用纺织品换欧盟的大飞机,为什么中国不自己生产大飞机,欧盟不自己生产纺织品?因为中国擅长生产纺织品,在纺织品这里有比较优势,而欧盟在大飞机这里有比较优势,所以贸易就来了。
可以看到,传统贸易理论解释不了这样一种现象:美国和日本同时出口和进口对方的汽车。首先,美国和日本都是资本密集的发达国家,按照传统贸易理论,他们应该用汽车去跟其他发展中国家交换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既然美国和日本都出口汽车,说明他们在汽车上有比较优势,但是他们又都进口汽车,说明他们又在汽车上有比较劣势,一个行业怎么可能同时有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呢?
这种产业内贸易,事实上占据了贸易总量的相当大的部分,怎么来解释呢?事实上,至少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就是人们对差异化产品的爱好。正如你们用直觉就能想到的,日本和美国虽然都生产汽车,但是他们生产的汽车却各有优缺点,这种对不同种类的爱好使得贸易得以出现。
第二种则是规模经济。这个可能不大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多生产比少生产划算。就像你们去吃饭,人多了比人少了,人均消费量要低,所以吃饭就有规模经济。既然有规模经济存在,那么即使两个国家有同样的比较优势,也可以有贸易:一个国家生产满足两个国家的商品 a,另一个国家生产满足两个国家的商品 b,就能都发挥规模经济了。
这样的解释虽然好,但是经济学家希望可以用一个数理模型来描述这种现象。这就面临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数学可以很好的描述所谓的“完全竞争市场”,而上述两种解释,都必须引入有一定垄断势力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上世纪七十年代,Dixit and Stiglitz 提出了一种效用函数,可以很好的描述一种叫做“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下,每个厂商都生产有一定差异的商品,所以他们即有一定市场势力,又是竞争的。Krugman(1979)在 JIE 上的文章引入了这种效用函数,从而带来了新贸易理论。
Krugman 首先解出了封闭经济下的均衡,然后他想,贸易能带来什么变化呢?他回答说,假设不考虑贸易成本,那么两个国家完全相同的贸易了,其实就相当于合并成一个大的国家,于是人口增加了一倍。那么在这个模型中,人口增加一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首先他发现,消费者消费商品的种类提高了,但是消费者对每种商品的消费量减少了。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你从 10 种商品变成 20 种商品的时候,分给每一个商品的消费量肯定会减少。由于消费者更加偏好更多的种类,所以福利得到了提高。
其次,消费者的真实工资(工资除以价格)也提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 Krugman 的效用函数是“需求弹性递减”的。这个非常关键。
什么叫需求弹性呢?其实正确的说法是需求的价格弹性,我们知道,价格提高需求会减少,那么这种变化有多剧烈,或者需求对价格有多敏感呢?这可以用弹性来衡量。
如果一个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厂商的价格应该等于边际成本,而如果一个市场是垄断竞争的,那么厂商的价格就会高于边际成本,这就是所谓的成本加成,成本加成到底有多大呢?这个就由弹性决定了。我们知道,对价格不敏感的人,就可以给较高的价格,所谓的对价格不敏感,就是弹性较低。所以弹性和价格是反比的。
Krugman 设定的弹性,是和消费量成反比的,也就是随着消费量的下降,弹性会提高,弹性的提高带来了价格的降低。
我们知道,Krugman 发现在开放经济时,每个商品消费的数量降低了,所以每个商品的价格都降低了,那么消费者的福利当然就提高了,真实工资也就提高了。这种提高是怎么出现的?是因为厂商发挥了规模经济。因为我们发现,真实工资提高意味着产出也提高了,但是每个国家厂商数量却减少了。唯一的解释是:有一些厂商退出了,剩下的厂商规模扩大了,所以获得了规模经济的好处。
就这样,Krugman 刻画了贸易带来的两个好处:1、产品种类提高了;2、规模经济。
紧接着,Krugman(1980)在 AER 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算是上一篇文章的升级版,这篇文章不再用“人口扩大一倍”这种假设来简化问题,而是刻画了一个有贸易成本的世界,还得出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叫做 home marker effect。然而与此同时,这个模型却与上一个模型有一些重要的不同,在这里,贸易确实带来了商品种类的提高,但是对真实工资和厂商数量却没有影响,因此也没有规模经济。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在于为了易于处理,他们的需求弹性变成了固定的,不随消费量而改变了。既然需求弹性是固定的,那么价格也就被固定了,因此真实工资也不发生改变了。
因此,Krugman(1980)刻画的贸易带来了一个好处:1、产品种类提高了。
你也许说,1980 是对 1979 的背叛,为了数学上易于处理而失去了规模经济这一重要的贸易利得。但是或许固定弹性的设定才是合理的。因为大量研究贸易的实证文献发现,贸易带来厂商规模提高的作用,其实非常小。
Krugman(1979)其实带来两个预言,1:厂商数量减少;2、留下来的厂商规模提高。通过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前后的研究,人们没有发现 2,却证明了 1。但事实上,Krugman(1979)本身就是很诡异的,因为他预言了厂商被淘汰,但是什么样的厂商会被淘汰呢?你肯定会说,这还用问,当然是低质量的厂商被淘汰,高质量的厂商留下。但这就不是他的模型能够说的,因为他那里的厂商,都是同质的,生产同样产量的商品,消耗的成本是相同的,那么你又怎么决定什么样的厂商能被淘汰呢?掷骰子吗?
所以 Krugman(1980)讲了另外一个故事,贸易没有带来厂商数量的减少,那么我就不用回答“既然厂商是同质的,那么怎么决定哪个被淘汰呢”这个问题了,因为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了。哈哈哈哈。不愧是我最崇拜的经济学家之一。
如果我们想讲第三个故事,这里既包含了厂商数量的减少,又能很好回答这个问题,最好它还能够保存固定替代弹性以便于处理,我们怎么办?显然我们需要厂商的异质性。
再次回到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前后的研究,人们虽然发现每个厂商的产出并没有提高,但是人们发现企业的平均生产率却提高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先看这样一个问题,有 10 个人,平均身高是 170,我们怎么让平均身高达到 175?
第一种方法:杀掉 5 个人,然后把他们尸体垫在脚下,从而剩下的每个人提高了 5 公分。
第二种方法:把身高最矮的 5 个人打死,剩下的平均身高就大于 175 了。
假如每个人的身高都相等,那么第二种方法根本不奏效,因此身高提高的方法,只能是第一种。而这第一种,就是 Krugman(1979)的故事。
然而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第二种方法,这就是 Melitz(2003)的故事,也就是新新贸易理论的故事。
Melitz(2003)假设厂商有不同的成本,但是它们事先不知道,于是都冲进去生产,生产完了才发现它们的成本是不同的,因此有的获益,有的亏损,亏损了就只好退出了。厂商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成本是多少,但是知道成本的分布函数,所以可以先求一个期望利润,如果期望利润能够大于进入成本,就进入。当期望利润为 0 的时候,市场就达到了长期均衡。
这时候我们有了一个生产率的门限值,高于这个门限值的企业才会生产,低于这个门限值的企业就直接退出了。当然,如果这个门限值提高了,平均的生产率也就提高了,相当于我们提高平均身高的第二种方法——把身高最矮的 6 个人都打死,剩下的平均身高就比只打死 5 个人高。
这是封闭经济的情况。如果是开放经济,厂商就不但只在自己的国家卖了,还可以去其他国家卖。厂商什么时候去别的国家卖呢?当然也是利润大于 0 的时候,那么什么样的厂商能够利润大于 0 呢?答案是生产率高的厂商,于是我们又有了一个出口的生产率门限。只要贸易是有成本的,那么这个出口的门限,就大于那个在本国生产的门限。
有了贸易,我们发现,原来那个在本国生产的门限,竟然也提高了。其实这不难理解,贸易使得其他国家的厂商都过来和你竞争,当然只有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就这样,贸易带来了另外一种利得,这是其他模型所没有,也就是基于优胜劣汰带来的平均生产率提高。
总结一下,Melitz(2003)的模型刻画了两种贸易利得:1、产品种类提高;2、企业平均生产率提高。
而与此同时,他竟然仍然采用的不变弹性,就得到了和同样采用不变弹性的 Krugman(1980)不一样的结论。
下面,让我们总结一下现在的三个模型:
然而接下来,我们对问题还不够满意,我们想,当一个国家开放了,很多其他国家的企业都进来了,我们的企业会怎么办,单纯等着被淘汰吗?显然不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他们会采取很多行动,例如,他们可以加大研发提高生产率,再例如,他们可以和国外厂商打价格战。但是我们的 Melitz(2003)无法刻画这种竞争,因为它仍然采用了不变的弹性,这意味着价格加成不变,价格也就不变。
我们想要厂商开始打价格战,就必须再次放弃不变的需求弹性,而这,正是 Melitz & ottaviano (2008)的工作。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效用函数,可以推导出一个递减的需求弹性(事实上,他们的需求函数是线性的)。
Melitz & ottaviano (2008)仍然引入了异质性,不同厂商具有不同的成本,在他们的推导之下,低成本的厂商比高成本厂商的定价要低,但是比高成本厂商的价格加成却高,因此利润也更高,这样我们就又有了一个生产率的门限值。贸易仍然淘汰了更多的低生产率企业,从而生产率门限提高了。
但是这一次,这个生产率门限还影响了需求弹性和价格加成,当生产率门限因为贸易而提高时,需求变得更具有弹性了,这体现了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可以很容易的去替代他们不想要的商品,这个时候厂商只能加剧竞争,从而索要更少的成本加成。
从这里我们看出,这个模型其实刻画了三种贸易的利得。1,消费更多种类的产品;2,生产率因为优胜劣汰而得到了提高。这都是 Melitz(2003)也拥有的;3,竞争激烈减少了成本加成,价格更低了。这个则是他们所特有的贸易利得。
下面再次总结一下我们提到的四个模型:
至此,一段围绕需求弹性的不同设定而展开的学术马拉松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知道更多精彩故事,看我啥时候有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