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人们不太愿意为知识付费,是因为不爱学习吗?
因为知识是公共品。
公共品具有两大特征:
1、非排他性。当一个人在消费时,ta 很难阻止其他消费者的加入。换句话说,公共品无法被独占。就像我在知乎上写答案,你可以看到,他也可以看到,受益的人可能会有很多,作为提供者,该如何确定向谁收费呢?
2、非竞争性。当一个人在提供时,增加一个消费者,不需要增加额外成本。比如你给别人做私教,多一个人来旁听,于你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了解到这一点,理性的消费者便会千方百计搭便车,而不是乖乖付费。
所以,对于知识来说,价格机制是失灵的。表现出来的就是“很多人不愿意为知识付费”。有鉴于此,我们期待政府而不是市场来充当配置者。
当然,聪明的人们也尝试过给知识定价。比如,pay as you go 就是一种机制——你付多少取决于你认为它值多少。到庙里烧香,没人规定应该给功德箱里扔多少钱,但麻烦缠身的人总是愿意多给。
知乎上的打赏机制也是同理,但恐怕很少人会指着这些生活。相比于知识,pay as you go 显然对信仰更有效一些。
不过,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当知识被重组打包而具有了排他性,比如,大学学位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或者以书刊、光碟的形式发售而具有了竞争性,就有适用价格机制的条件。我们把以上这些称为知识产品。知识产品不再是纯公共品,而开始具有某些私有物品的性质。它可以附加艺术价值,比如小说、漫画,或者服务价值,比如咨询公司提供的服务,又或者独一无二性,比如某些秘方,而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这时,便有了知识产权的概念。
说到咨询公司,因为评论区有一些关于它的讨论,我就多说几句吧。假设有个学妹来找我咨询,“学长,请问我们系的授课型硕士项目多久才能毕业呀?” 我敢打赌,她绝不会想付我咨询费,因为这个问题问别人一样也可以得到答案呀。但如果她问:“学长,申请咱们系的博士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吗?” 注意,她让我“分享”,说明她还不太愿意付费。尽管申请博士的信息,尤其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方案,已经开始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了。那么咨询公司为什么能够赚钱呢?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声誉和附加了昂贵的服务价值——尽管对于咨询公司毫无存在价值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
但总的来说,知识产品相比于真正的私有物品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装修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低估设计师的工作,不愿意为设计方案买单。抓住这个心理,装修公司常常推出装修附送设计的套餐。其次,哪怕再独创的知识,也有技术溢出的困扰。武侠小说里不是经常有躲在小树林偷看高手习武而自学成才的人吗?
专利由此应运而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研发者可以享受由专利产生的收益。这个制度设计,承认知识产品终将被 free rider 的现实,退而求其次,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保障研发者的利益。
当然,也有不愿意妥协的人。比如,可口可乐就把它的配方锁在保险箱里,而不是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