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用大灰狼、老巫婆吓唬宝宝,他会当真吗?

$
0
0

日报标题:别说「再不听话老巫婆就把你抓走了」,因为孩子真的会信

萌芽,萌芽研究所BUD创始人 微信公众号:myyjs_bud

某天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累了坐在休息区休息,听见旁边有个奶奶在哄孙子吃东西。

“来,喝口水,吃点水果。”不理。

“吃点吃点,刚才玩了半天,都出汗了!”坐在地上抠地垫。

“你不吃大灰狼可要来抓你了啊!”“啊?”小男孩猛地抬头。

“快吃快吃,不然大灰狼一口把你吃掉!”听见奶奶严肃的语气,小男孩赶紧接过吃的吃了几口。

这是非常常见的老一辈人哄孩子的方式,简称“你不怎么样就怎么样”,事实证明还是蛮有效的。

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听过“你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抓你啦”、“你不睡觉女巫要来抓你啦”这种说辞,第一次听的时候肯定是心有余悸,赶紧照做(当然更小时候的记忆可能不会记得很清楚),直到可能上了小学才知道“警察叔叔”并不会无缘无故抓人,“女巫”也不能轻而易举地从书里走出来,但在更小的时候,似乎真的会有恐惧的心理。

  • 为什么小孩子会相信看起来很离谱的“哄骗”呢?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的语言和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的时候,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0-2 岁是感知运动阶段,即通过自身同周围环境的接触来认识世界,

2-7 岁是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只能进行表面的、原始的思维,

7-11 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可以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11-15 岁是形式运算阶段,认知结构趋于系统完整,智力逐渐发展成熟。

注:以上简单粗暴的四阶段介绍并不能涵盖其丰富的内涵,而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本身在存在争议,比如年龄划分并不像他说的那么绝对,有提前有推后都是正常的,但大体来说,各个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还是可以参考的。

在 1-3 岁这一阶段,孩子逐渐从感知运动阶段过渡到前运算阶段,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更多,理解力和表达力都很有限,需要借助很多具体的形象来帮助思考。

举个例子,比如说一岁多的孩子玩形状配对游戏的时候,如果给他指令,说把三角形的积木放到三角形的洞洞里,他可能不知所云,但他通过一遍遍的摸索试错,慢慢地也能学会把正确的形状放进正确的洞里,当然最常见的是找到最大的洞把所有积木一股脑塞进去(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都是泪)。

这些具体的形象,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实体的物品、书本里故事里的形象,以及道听途说的或者想象中的事物。

这个阶段的小孩子思考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其他人都能“看到”他的想法,称为“自我中心”,并不是自我或者自私,而是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用 T2 小孩子的观点来说:如果他做了坏事,(他自己知道了),那么“警察”一定知道。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你对小孩子说“你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抓你啦”、“你不睡觉女巫要来抓你啦”、“大灰狼要把淘气的宝宝吃掉啦”这一类的话,他们是会真的相信的哦,而且说不定会真的恐慌和害怕,这不是什么好玩或者有趣的事情,而是欺负人家年纪小,故意吓唬人好么!

  • 孩童世界的“万物有灵”到底是什么?

“万物有灵”也叫泛灵论,皮亚杰通过对大量孩童的访谈,发现孩子们“万物有灵”的想法大约开始于两岁左右,开始的时候会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活的,有生命的,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慢慢意识到只有其中很小一部分拥有意识,是活的,其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儿基本上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活的;

最开始的时候,在孩子眼里,所有的物体都是活的,如搬动石头,石头知道他被人搬动,所以他们面对新的事物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很谨慎,或者很感兴趣,不同的表现取决于孩子的性格。

第二阶段,幼儿认为只有经常运动的物体才有意识;

在这一阶段,小孩子逐渐意识到,石头、桌子、椅子可能是没有生命、没有意识的,但是如自行车或风这一类会动的事物,可能还是有感觉有意识的,有的时候如果应该不会自主动的玩具突然动了起来,宝宝会表现得好像受了惊吓,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刷新了三观”,什么鬼,明明不会动的玩具居然会跑会跳会说话,好可怕!

第三阶段,只有能自发的运动的物体才有意识;

在这一阶段,小孩子逐渐意识到,运动有两种,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拿起来扔掉的球是没有生命、没有意识的,但是自己会动的风和太阳应该是有意识的,宝宝觉得热,所以风吹了,宝宝觉得冷,所以太阳出来了,太阳意识到“我”的需求,所以才“动”的。

第四阶段,幼儿认为只有人和动物才有意识。

最后,小孩子终于搞清楚了,拍球的时候求不会生气,椅子摔倒了也不会叫疼,但如果去抓小猫的尾巴,可能会被挠一爪子,如果撒泼耍赖,妈妈可能会发脾气,噢,原来人和动物才有意识,才是有生命的呀,这一阶段的小孩子已经可以很好地玩假装游戏啦,扮演起不会动的桌子椅子来也得心应手,不会觉得他们也有意见要表达了。

不过,以上的发展阶段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具体到某一事物、某个孩子,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不是说早早分清楚了有生命无生命就是智力超群,也不是说一直喜欢幻想、跟娃娃对话就是不好,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万物有灵”这一阶段,这是非常珍贵、非常纯真的一段体验,不需要人为介入告诉宝宝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我们在小的时候相信圣诞老人知道自己的想法,会给自己带来想要的礼物,不是童年的美好记忆吗?

  • 如何利用“万物有灵”引导宝宝?

每个宝宝都有很多幼稚得可爱的想法,这是非常珍贵的童心,而“万物有灵”是他们对世界单纯的理解和纯真的想象,他们正在用自己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大脑,努力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呢。了解 2-7 岁宝宝这一阶段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跟宝宝的有效沟通,甚至还能将教化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宝宝幼小的心灵里。

1 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宝宝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我在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读到过一个泛灵论的例子:圆圆给小板凳揉揉疼的故事。圆圆的姥姥带她的时候,摔倒了会说,哎呀,小板凳把圆圆绊倒了,姥姥打它!而作为妈妈的尹建莉说,小板凳把圆圆绊倒了,圆圆是不是很疼啊?那小板凳站的好好的,被圆圆撞了一下,是不是也会很疼啊?妈妈给圆圆揉揉疼,圆圆给小板凳揉揉疼好不好?

用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把对方代入到孩子自己的角度,先帮助他慢慢地意识到别人对自己也会有想法,进而再意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有助于帮助小孩子发展自己的心理理论,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揣测别人的想法,这是重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2 通过拟人化的沟通,顺势化解宝宝的小情绪。

绝大多数小宝宝都不喜欢剪指甲,小的时候说话也听不懂,妈妈们基本上都是趁孩子睡着了跪在床上撅着屁股剪指甲,随着宝宝越来越大,说话也清楚了,听话也听懂了,妈妈们试着说“不要动,我们来剪指甲”时,宝宝还是不大配合,因为指甲刀尖尖的,看起来好吓人!剪指甲的时候还得一动不动,呜呜好无聊,人家要去玩好不好,才不要坐着不动呢!

这种时候讲道理基本上是没用的,因为人家已经很抵触了嘛,可以试试用拟人化的故事来化解,告诉宝宝,指甲刀是一个好可怜的小怪兽,他一直瘦瘦的,长不高,要长高就要多吃东西呀,可是他身体不好,除了指甲什么都不能吃,好可怜的,宝宝自己饿肚子的时候也很难过对不对?所以我们给小怪兽喂点食物好不好?

宝宝的认知发展不一定处于觉得指甲刀也是生命的阶段,但很容易接受它跟自己一样也有想法和需求,相对于生硬地听不明白的道理,对于这种拟人化的故事更容易买账,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跟宝宝沟通,人家真的需要借助一点外力来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嘛,假装游戏也是很好的选择。

记住,一定不要做的两件事:威胁恐吓和推卸责任。

在我们自己的育儿过程中,很多威胁恐吓的话都是下意识说出来的,“你不吃奶妈妈就给别的宝宝吃了啊”,“你再哭老巫婆就要来了啊”,这些话可能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宝宝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你的”谎话“要么被戳穿,从而让他质疑父母的权威,要么变成童年噩梦,成为他日后的心结,这都不是我们乐于看到的。

还有推卸责任这种姥姥惯用手段也得避免啊!每天遛娃的时候常看到一起玩的小朋友不小心摔倒,爷爷奶奶就赶紧跑过来抱起,说,哎呀是小车 / 栏杆 / 石头把我们宝宝绊倒了呀,真坏,打它!不哭了不哭了啊!刚开始有效可能是夸张地动作转移了注意力,但之后的不断强化,孩子开始学会怪桌子、怪椅子、怪别的小朋友,甚至怪父母,就是不怪自己不小心,这是从大人那里学会了怎样推卸责任。

“万物有灵”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真实的体验,或者说,是逐渐从混沌的真实中区分出真的真实和想象的真实,是走进孩子心里的捷径,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工具。善用这一工具,能够帮助化解很多道理讲不通的小执拗小尴尬,互相理解了,沟通顺畅了,才不会因为 T2 而母爱耗尽啊!


知乎专栏:萌芽研究所 BUD,致力于普及科学育儿的专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萌芽研究所 BUD 中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