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看优秀的动画片如何将神经学完美应用(内含少量剧透)
文 / 闫博荣@DORIS YAN 时悦@时悦 Shadow
最近在电影院刷了《湄公河行动》被张涵予和彭于晏的硬汉形象刷了 N 多好感。看电影的时候,激动之余还不忘分析一下 10 分钟之内就进入状态抓住观众的眼球是多符合电影开场的十分钟原则啊。今儿翻出用神经学分析动画电影的文稿跟大家分享下,也希望国产电影和动画电影能够多一点良心,把钱都花在刀刃上。
友情提醒:本文由太长分成了三篇文章,多图预警,多数据预警。
●导言
2015 年《大圣归来》引爆中国动画电影界,收获了 9 亿的电影票房,一下冲破了国内动画电影的天花板,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中国动画的期望。腾讯动漫、光线传媒、奥飞动漫三家上市公司布局频繁,开始根据自己的优势在资本层面延伸布局。纵观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即使《大圣归来》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标榜为“现象级作品”,然而抛去 IP 以及情怀,就本身制作而言,国产动画在票房收入和综合评分上均低于美国动画电影。而 2016 年背负大众期望的《大鱼海棠》卖完情怀仍然不能掩饰故事上的诸多硬伤。综合考虑票房和评分排名,排除具有 IP 效应的电影后,BI 研究员选择《超能陆战队》和《冰雪奇缘》作为测试影片,以神经学的手法剖析,探索好莱坞一流动画电影的拍摄规律。
●神经学是怎样助攻的?
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工业的代名词,是世界闻名的电影中心,而每年在此举办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高产出,高质量的好莱坞有自己遵循的规律,尽管导演的风格各异,但就“如何拍电影”都是有章可循的。“好莱坞定律”不外传,我们就无法窥见其中之道吗?神经学可以助你无需言语,一键获知观众的情绪,喜好,关注点与兴奋度。专治各种想不明白的“疑难杂症”。
图 1:电影神经学评估体系
一部电影的感官刺激和故事情节是影响观众心理体验的重要因素。
神经学可以通过仪器追踪眼球的运动轨迹,从而发现观众的视觉关注点在哪些位置产生。通过筛选脑神经数据后,我们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到人们更关注于哪些元素,又有哪些情绪的起伏是受这些元素所影响的。
通过以上方法采集到的数据就可体现出观众是否会产生“整体代入感”。以此为凭证就可判断出观众是否沉浸在电影的内容中,是否喜欢这部电影。
电影的主题,情节内容和画面 / 音乐等的感官刺激都会影响观众的代入感。在神经学系统中,我们可以观察观众的脑电波,提炼出观众的情绪指数 EMO.I 和 皮肤电指标 SCL,观察观众的兴奋点。能够引起人们情绪强烈波动(极正情绪 / 极负情绪)的元素即为一个情绪点(如图所示)。一部电影中兴奋点的数量、性质、频率以及排列顺序可以作为一部电影好看与否的客观量化评价标准。
图 2:电影神经学测量指标
Emo.I:情绪指数能反映观众在观影中正性(积极、愉悦)或是负性情绪
i.e.观众是否享受电影的情节 / 画面 / 音乐…
P/N:超正 P:表示在观影中,观众体验到正性情绪兴奋点的几率大小
超负 N:表示在观影中,观众体验到负性情绪兴奋点的几率大小
《冰雪奇缘》(Frozen)在北美的票房为$ 401 M,中国内地的票房为 29817.8 万元 IMBD 给出了 7.6 的评分,豆瓣给出了 8.3 的评分。而《超能陆战队》(Big Hero 6)在北美卖出了$ 222 M 的票房,在内地也斩获了 52614.3 万元,IMBD 和豆瓣也分别给出了 7.9 和 8.6 的高分。如果票房体现出的是观众喜爱这两部电影的程度,而神经学的数据则体现出了观众为什么喜欢这两部电影。
图 3:《冰雪奇缘》与《超能陆战队》的神经学数据
根据观众的主观情感报告,两部电影带给观众最明显且最主要的体验是“幸福感”和“愉悦”,当然,这其中还夹杂着部分悲伤,而且《超能陆战队》的悲伤体验比《冰雪奇缘》更多。但是在神经学的指标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观察到,《冰雪奇缘》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更多,《超能陆战队》虽然结局是 happy ending,但观众的整体情感体验是相对悲伤的。而且在两部电影中,观众都有非常剧烈的情感波动。
图 4:《冰雪奇缘》与《超能陆战队》情绪(Emoi)与紧张感(Scl)变化曲线
将影片按照叙事顺序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 10 分钟观众情绪较积极;中期时,随着情节的转折,伴随穿插有特色的视听语言(音乐 / 特效 / 视觉奇观等),观众情绪曲线和紧张感曲线呈波浪状起伏 ;当电影进行到结尾 18-20 分钟阶段时,随着电影进行到高潮阶段,观众情绪受到影响,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十分投入。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不光要合理安排叙事内容,把握影片节奏,增加各种特效内容。还需要添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共情点,以此来影响观众的情绪,激烈的情绪波动反应就是关键。
●电影应该如何叙事?
一部好电影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通过各种叙事手法,匹配画面和声音,将故事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引领观众持续关注电影故事主线显得尤为重要。
电影叙事的基本款是经典的三幕式结构。纵观各类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影片,大部分都采用的经典三幕式结构。所以在无法承担创新成本的时候,三幕式结构是讲好一个故事的标配。
电影的开端为整个故事的基本背景介绍,并埋下冲突的伏笔。中段大部分铺陈将故事引向高潮,高潮过后走向尾声。不同阶段之间由关键情节点承上启下,使整个故事起承转合,丰富完整。
图 5:电影叙事手法——引自《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
图 6:冰雪奇缘剧情分割
在《冰雪奇缘》中,开端 Elsa 和 Anna 因魔法产生隔阂,日生嫌隙。Elsa 与 Anna 发生冲突,因魔法能力的失控 Elsa 逃亡北山。第二幕开启时影片进入高潮铺陈期,Anna 去北山找 Elsa,Elsa 拒绝 Anna,冲突进一步升级。Anna 被 Hans 背叛,Elsa 被 Hans 囚禁,Anna 化成冰雕。此时冲突达到顶点,Elsa 被 Anna 感化顿悟,全影进入高潮。
图 7:《超能陆战队》剧情分割
在《超能陆战队》中,故事主线的发展同样遵循了三幕式结构。小宏参加入学考试,哥哥为救教授葬身火海,全篇第一个主要冲突点引爆了小宏追寻真相的路程,同时升级装备对抗恶势力。当小宏为自己盲目复仇感到悔悟时,事情出现转折,小宏、大白组合与最终 boss- 教授正面战斗,将教授绳之以法。大白为保护小宏牺牲,全影达到高潮。
图 8:观影后测问卷评分
“三幕式结构”的叙事方式,能够让绝大多数观众理解,并且觉得叙事是合情合理的,不会产生莫名其妙,云里雾里的感觉。讲一个完整合理的故事是制作一部合格电影的基本标准。不会创新时”三幕式结构”是叙事电影的基本保障。
●角色充当了媒介作用
电影由不同的情节构成,而情节由剧中角色负责推动。电影角色是实践发展的媒介。观众通过角色间的互动来理解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第一,不同时间,不同角色登场,推动情节的发展,影响观众的情绪波动。
图 9:《冰雪奇缘》人物出场顺序
在《冰雪奇缘》中,第二幕为故事的发展阶段,观众情绪兴奋性是受新登场角色以及主要人物关系的变化(Kristoff & Anna;Elsa & Anna)的影响,呈现出波浪式的递进。观众情绪随出场人物的增多,以及主角和其他角色的矛盾冲突的升级也呈现出波浪式起伏。比如当 Kristoff 和雪宝出现的时候观众是比较放松的,情绪也比较愉悦。而 Hans 带着猥琐公爵的手下与 Elsa 发生了争斗,囚禁了 Elsa,观众的紧张感达到顶点,情绪也随之下降到了最低点。
图 10:《超能陆战队》人物出场顺序
而在《超能陆战队中》,由于角色正反十分的分明,每当反派出现的时候,观众的情绪就会降低,紧张感上升。在 PK 面具人时,观众整体情绪比较低落,同时非常紧张。因为观众不光关注战斗过程也非常关注故事最终结果。以上情绪使兴奋程度呈波浪式加强。装备升级时,观众比较愉悦,随着升级强度(大白升级—6 个人升级)的增加,兴奋性程度提高。
第二,观众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对一个角色的判断依据往往是他(她)出场的第一印象。
当角色后续发展与第一印象发生反差时,就会造成观众的情绪波动。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无非是:欲抑先扬——坏人就在身边;欲扬先抑——事件往极坏方向发展最终 Happy Ending 或主人公幡然醒悟后立场反转并伴随激烈战斗。
图 11:《超能陆战队》《冰雪奇缘》人物反转所起到的媒介作用
英俊潇洒的邻国王子原来是为了篡权而想杀害 Elsa 公主的伪君子,蜚声学界的知名教授为了报仇化身不择手段的面具人。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能够很好的影响观众情绪。两部影片的坏人最初都是以好人的面目出现的,这种欲抑先扬的做法,增加了电影的悬念,给观众造成了心理上的落差感,引起情绪波动。
这两部 Happy Ending 的动画电影整体都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叙事手法。
图 12:《冰雪奇缘》欲扬先抑神经学数据在剧本中的体现
《冰雪奇缘》中,第二幕 Plotpoint 的情绪体验比第一幕 Plotpoint 的情绪体验下降,情节矛盾进一步加深;《冰雪奇缘》在第二幕的节点(Plotpoint)处通过 Elsa 和猥琐公爵手下的打斗以及黑化的 Hans 暴露出“想要成为阿伦戴尔国王”的真面目。使剧情走向“黑暗时刻”,各种事态走向最低谷,观众情绪体验和兴奋性均较低,紧张感增加。此时观众同时感受到“观影情感最低潮”和“最高紧张感”的两种状态。这种“虐心”体验,与大团圆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剧烈的情绪波动,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形成“欲扬先抑”的效果。
图 13:《超能陆战队》欲扬先抑神经学数据在剧本中的体现
在《超能陆战队》中,第二幕 Plotpoint 的情绪体验比第一幕 Plotpoint 的情绪体验下降,矛盾加深。在第二幕情节转折点处,小宏在大白的记忆中看到哥哥为制作大白付出的良苦用心,决定放弃复仇用正确的方式让卡拉汉得到惩罚达到“主人公的顿悟”。观众此时的情绪进入“情感低潮期”,紧张感随之上升,为激烈的高潮冲突做好铺垫和紧张的结局形成“欲扬先抑”的效果。
●视听联觉渲染情绪
好情节步步扣人心弦,而音乐与情节内容的匹配可以加强观众的注意力和视听联觉效果。
图 14:视听联觉的影响
视听信息相关度匹配度(根据观众的经验,如爱情场景—平滑的管弦乐;庄严场景—低沉铜管乐等)和重音节奏的匹配度(完全同步或异步同步,如 1:2,1:3,2:3 等)高的时候,能够加强观众的情绪体验,当不匹配时,会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冰雪奇缘》片段:Let It Go - 腾讯视频http://v.qq.com/x/page/x0014nlurc7.html
图 15:《冰雪奇缘》中 let it go 片段视听联觉的观众体验
Elsa 高歌《let it go》得时候,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音调较高的地方配合动作节奏较快的画面(奔跑,肢体摆动,远近景切换等),观众更加兴奋。此处作为第一幕结束的情节点(Plotpoint),引发两个主要人物不同的动作,Elsa 在北山重新做自己,Anna 内心愧疚要去寻找 Elsa。
《超能陆战队》花絮:找到微型机器人http://www.iqiyi.com/w_19rrx3j0kx.html#vfrm=2-3-0-1
图 16:《超能陆战队》视听联觉的观众体验
在《超能陆战队》的小宏在工厂发现面具人生产微型机器人这一情节。大白在小宏的微型机器人的指引下走出家门,小宏跟着大白来到一处废工厂发现面具人在批量生产被销毁的微型机器人。观众在此段场景表现出的是较多的负面情绪波动。画面的阴暗色调,和低沉的管弦配乐烘托了较惊险的气氛,逃亡镜头较多的使用了跟拍和对人物惊恐表情的特写镜头,这些镜头的表现手法促进了观众情绪的波动。
成功的动画电影必须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的正负情绪变化,三幕式的线性叙述结构描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完整故事,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剧情。而电影角色作为事件的媒介,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的安排也增加了悬念和看点。有意思的情节嵌入相吻合的视听效果更加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但一部电影不可能每一帧都是高潮,如何科学的安排影片发展的节奏,并恰当地运用兴奋点引起观众的共情呢?我们将在下一期为大家解答,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