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如何评判植物入侵的程度,标准是什么?

$
0
0

日报标题:判断植物入侵得有标准,毕竟玉米番茄土豆都是外来种

耿宇鹏,生态学,进化生物学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其实仔细一想还是蛮复杂的。因为生态学不像物理学,很多概念还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缺乏通用的、精确的、数量化的定义。所以,只能把目前业内已经形成的一些共识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生物入侵。通俗的说,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甚至抢了本地和尚的饭碗。有一些植物(例如紫茎泽兰、水葫芦)的原产地不在中国,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被(有意或无意的)引入到中国,非常适应本地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站稳脚跟,建立种群,就形成了外来种。有些外来种会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地盘,不停的侵入到新的地点,在扩张的过程中,对农业林业等经济活动以及人畜健康可能会形成危害。那么这就造成所谓生物入侵,这些外来种就是外来入侵种。当然,补充一句,会念经的外来和尚只是少数,能造成入侵的外来种也只是少数。我们熟悉的很多粮食和蔬菜水果(玉米、番茄、土豆等)都是外来种,但不是入侵种,没有人类的照顾,这些物种在自然界都活不下去去。

然后分析一下题目中的核心概念 “植物入侵的程度”,因为这不是一个固定的术语,所以我不太确定题主具体是指什么。猜测一下,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以外来入侵种为对象,按照危害程度的标准,把不同的入侵种进行等级划分。就像保护生物学中把濒危种划分成“极危”、“濒危”、“易危”等若干个等级一样,也对入侵种做一个划分。目前各国(甚至欧美澳等各国的每个州)都会有一个外来有害生物(或杂草)名单,在名单中有时也会注明一下危害等级。据我所知,目前这种划分主要依赖于专家的经验,貌似还没有一个全世界通用的标准。专家可能采用的依据包括:分布面积、密度、造成的经济损失、清除的难度、扩散的容易程度等。分布面积越大、密度越大、经济损失越大、越难清除、越容易扩散,相应的入侵危害就越大。同一个物种在不同地点的入侵程度,也可以按照这些标准来评估。

例如,中国环保部(以前叫环保总局)曾经公布了两批外来入侵种名录,第一批包括 9 种植物(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假高粱),第二批包括 10 种植物(马樱丹、三裂叶豚草、大薸、加拿大一支黄花、蒺藜草、银胶菊、黄顶菊、土荆芥、刺苋、落葵薯)。这 19 种植物应该算是中国入侵最严重的一些植物。实际上中国的外来植物在 300 种以上,但是其他植物的危害相对来说比较小。补充一句,一个特定的外来种,其危害程度常常是动态变化的,现在危害低不代表会一直危害低,特别是引种时间较短的物种,很可能还处于潜伏期,随着时间推移,小病可能拖成大病。

另一种理解是以地点为对象,按照入侵敏感性的标准,把不同的地区进行等级划分。例如,有些地区对外来种的抵抗能力很强,有些地区的抵抗能力就很弱。这方面的划分也没有全世界通用的公认的标准。目前依据的主要是:气候条件、植被的完整性、交通的方便程度、人类干扰的强度、现有入侵种的数量、入侵种占所有物种的比例等等。

气候越适宜,越容易被入侵。例如海拔超过 4500 米的藏北高原相对来说就比云南更难入侵。

植被越完整,越难被入侵。完整保护的热带雨林,大多数入侵种(草本植物)是难以立足的。

交通越方便,越容易被入侵。水陆交通越发达,入侵种越容易被带入。

受干扰越强,越容易被入侵。例如,公路两边、农田周边等都比较容易发现入侵种。

现有入侵种的数量、以及入侵种所占的比例,这两个指标属于马后炮,就是入侵的现状。相当于患者的 B 超图上标注着,肿瘤的尺寸。

可能还有遗漏,请补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