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每个理解能力超强的孩子,都有会读故事的爸妈
之前我回答过一个问题:绘本会在哪些方面帮助儿童成长? - 青格乐的回答
美国的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发现,在美国,45% 的父母是每天都在给小孩阅读。而且,家中有女宝宝的亲子阅读比例要比男宝宝的家庭更高,头胎比二胎比例更高,作者没说原因,只是数据显示如此。可能因为有了二胎父母更忙了,但是为什么女宝宝的阅读比例比男宝宝高呢,爸爸妈妈们也可以想一想。在北美有 3-5 岁孩子的家庭中,81% 的家庭每周都会进行亲子阅读活动,这个数据是 2000 年的,现在 16 年过去了,我想应该比例稍高一些,那些不阅读的家庭一般都是低收入家庭,可能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或者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所以,这个实验中的研究者研究了低收入家庭的亲子阅读活动对小孩的影响发现和已有的研究结果达成一致,亲子阅读对小孩的诸多技能均有好处,这些技能包括:
1.词汇量的发展 (Bus et al., 1995; DeBaryshe, 1993; Ninio, 1983; Sénéchal& Cornell, 1993; Sénéchal et al., 1996; Snow & Goldfield, 1983)
2.对虚拟世界的理解,对图片和文字作为符号的理解(Snow& Ninio, 1986)
3.对故事结构和套路的理解(Cochran-Smith,1984)
4.萌发对阅读的积极态度(Lonigan, 1994; Taylor & Strickland, 1986)
5.14 个月大的小孩的词汇理解、符号手势理解(Bayley, 1993)
6.24 个月大的小孩的词汇产出,产出句子长度和认知能力都是相关的。 (Lyytinenet al.,1998)
在这个回答下,我想说的是,绘本对儿童成长的帮助建立在亲子绘本阅读的基础上,尤其是早期绘本阅读,也就是早期阅读启蒙。
关于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学者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的本能,每一个小孩,即便是有智力上、生理上的残疾,也都能在 5 岁左右习得一门流利的母语,聋哑儿童也能流利地习得手语(手语作为母语)。但是,阅读能力不是这样,儿童没有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也是亲子绘本阅读很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儿童在阅读理解中需要他人的引导。为什么需要别人引导?
我在我的知乎多个回答中反复提到了 Kuhl 教授的实验,如何在多语环境下教会孩子三到四门语言? - 青格乐的回答 Kuhl 教授发现 8 个月之前的婴儿对各种语音都有着比成年人更加敏锐的分辨能力,但是 8 个月之后,这种能力逐渐丧失,所以,Kuhl 教授提出了“语言环境决定母语”的结论。因此,Kuhl 教授试图对 6 个月左右的婴儿施加了除了母语之外其他语言的训练,看看自己之前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实验中使用的训练语言是中文(Ted talk 里有详细的实验视频: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y)。经过训练,婴儿保持了中文的语音分辨能力。但是,这种训练必须是建立在人与人的 social 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保姆、奶奶等等大活人和小孩用该语言沟通,而看电视、听磁带是不起作用的。很多人提出了听磁带磨耳朵的方法,试图用这种方法来为小孩儿进行双语启蒙,但是,如果这些磁带、动画片中的内容意义并不能被小孩儿所理解,没有建立在意义沟通的基础上,怎么可能实现有效的语言输入呢?
盖兆泉老师在她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出过,英文作为背景音磨耳朵是没有意义的:盖兆泉:别再瞎磨耳朵了
约翰·梅迪纳(美国脑神经科学家,著有《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也提出过:
让婴幼儿看语言学习方面的 DVD,对孩子的语言习得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减少孩子的词汇量。而与宝宝交谈时所使用的词汇数量和丰富程度,才会实实在在影响到孩子的词汇量和智商。孩子更容易在面对面的人际沟通时掌握词汇。
所以,在婴幼儿、儿童构建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有意义的沟通才是获得语言的前提,而不是说语言输入就够了,而是要可理解性的输入,而如何达到可理解,成年人和小孩的互动沟通是最好的建立可理解输入的方式。
Kuhl 教授这个实验对亲子绘本阅读的启示是,儿童的确是一张白纸,对任何技能包括语言、阅读都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敏锐的直觉,但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天赋是需要有人带领和开启的,不是他们自己能摸索出来的。
Whitehurst 教授在 1988 年做了一个关于父母绘本阅读的实验。该实验设计了一套亲子阅读的方式,实验组的父母使用教授设计的亲子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包括:父母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对开放性问题、功能性问题(function/attribute questions)和扩展性问题,在实验组,父母提出这三种类型的问题也以不同的比率搭配出现;而控制组的父母随意阅读,就是父母自己本来的风格是怎样的就按照怎样的阅读方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小孩在语言表达能力(expressive language ability)上显著高于控制组的小孩。同时,实验组的小孩有更长的平均句子长度 MLU(mean lenght of utterance)【常用的评估口语能力的标准】,短语出现的频率更高,单个词语出现的频率更低。对同样的这两组家庭,教授的又有长达 9 个月的继续追踪调查,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小孩之间依然存在差异。
这个实验说明两点:1.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父母阅读方式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效果;2.一个月的阅读习惯对小孩的口语能力的影响,可以持续 9 个月之久,所以,我们要相信父母在亲子阅读中的力量,要相信:父母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Kathryn 教授的研究也证明了对 24 个月大的宝宝的阅读频率的增加会影响宝宝在 30 个月时候的口语产出能力,但是这个增加的阅读频率一定是要建立在父母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了更好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只是普通随意的阅读,这个 30 个月时候体现出的优势并不成立,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有不同的提问方式才能成立。
那么父母在阅读绘本时如何引导小孩,如何科学地讲故事呢?周兢教授 2016 年的新书中提出了一个 CROWD 原则:(周教授的书:《零岁起步:0-3 岁儿童早期阅读与指导》)
C:completion,补充型提示,让儿童将句子补充完整。例如当书中有押韵或重复性短语时常常采用这样的提示的方式。比如,brown bear brown bear......?【0-2 岁更适合】
R:Recall,回忆型提示,对儿童读过的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儿童梳理故事情节。【0-2 岁更适合】
O:open-ended,开放型提示,开放型提示将重点放在书中的图画上,对画面信息丰富的绘本来说,这是最佳提问方式。【2-3 岁更适合】
W:wh-question,特殊性提示,主要功能是教会儿童一些新的词汇。【2-3 岁更适合】
D:distancing,间距型提示,要求儿童将书中内容与儿童的实际经验联系起来,为儿童搭建起一座连接书本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有助于提高儿童语言表达的能力。(少提知识性的问题,多问经验性的问题,后面会有例子)【2-3 岁更适合】
在美国的 Reach out and read 的官网(Home | Reach Out and Read),也给出了关于亲子阅读的建议,以下是我的翻译:
https://pic4.zhimg.com/5fc6eb2944268e5a7245505f3013836b_r.jpg
以及一些基本原则:
https://pic1.zhimg.com/a6c223149d8e21d0c9996d3db6c22c60_r.jpg
最后,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最需要想一想的是:这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带给我们自己多少快乐,我们要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抑制住想要给小孩传递什么知识、教给小孩什么人生大道理的冲动,而是让孩子融入读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