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小丑为什么会发展成让人感觉恐惧的角色?

$
0
0

日报标题:原本是来搞笑的小丑,就这样变成了让人恐惧的角色

漆松,Neuroscience of fear and anxiety

深夜摸鱼来答一下这道题,为了挚爱的希斯莱杰.

首先按照惯例,放上太长不看(TL;DR)版本:

小丑恐惧(Coulrophobia)的来源

    • 还原主义的考察:恐怖谷(Uncanny valley)假说 - 极度拟人而又非人的形象造成的不适感最为强烈. 森政弘教授提出[1]. 已有实证研究证实此假说[6][7].
  • 社会文化的考察:

1. 起源:1892 年歌剧Pagliacci主角由“小丑”(clown)至“杀人小丑”(clown killer)的角色转换. 由此创造出在概念意义上充满恶意的"meta-clown"[2].

2. 基础:“杀人小丑”在情绪上冲突的显著性:愉悦的妆容 vs. 死亡威胁[2].

3. 固化:“杀人小丑”超越早期"Jesters"的范畴,激活了一种错位感 - 小丑舞 台人格(on-stage persona)与现实人格的错位[3]. 错位感 = Anachronism.

4. 发展:美国大萧条摧毁巡演马戏团文化后,兴起的"暗黑嘉年华"(Dark Carnival)文化意象;社会焦虑的考量:强制被拉入表演的焦虑与小丑背后的 陌生人作为潜在性侵犯行为者的焦虑[4].

那么正式开始.

还原主义的考察

首先,让我们先别管小丑...抛开小丑的文化形象,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对于这个概念的不适感呢?不难发现,小丑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外形与人类相似,然而却因为夸张的服装与妆容而有微妙的区别.

东京工业大学的机器人工学者森政弘(Mori Masashiro)名誉教授在 1970 年的时候做了一个思维实验[1]. 随着一个拟人物件与真实人类相似度的上升,人类对它的感观会如何变化呢? 那个时候人工智能的发展(无论是软件的算法还是硬件的机器人学)远不及目前发达,但是森政弘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地考虑人造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的适应度问题. 森政弘以死尸作为例子,认为人类对于极为拟人但非人的物件会有强烈的厌恶感.

森政弘假设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亲和度变化曲线.

Fig.1 取自维基百科[5]. 横轴表示与人类的相似程度(从左到右上升),纵轴表示人类感觉到的亲和度(从下到上上升)。 可以看到,随着相似程度的上升,亲和度缓缓增加,但到达某个临界点时会急剧下降。 随着相似度的继续上升,亲和度又会回升。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低谷。 森政弘称之为不気味の谷Uncanny Valley)

这个假说在直觉上容易理解. 大家在各种恐怖游戏,B 级片中常常见到的杀人玩偶,诡异机器人,以及充满恶意的小丑,或多或少都落到了这个“恐怖谷之中”. 它们与人类的形体与动作非常相似,但是由于某些外形上的破缺(玩偶),妆容的诡异(小丑),以及动作的不自然,又不能完全看作是人类。 而往往就是这一类虚拟形象带给人最强大的恐怖感。 比起造型奇诡的异型外星人,与人类相似却又不是人的恶鬼要可怕多了。 (至今不敢看<呪怨>的答主表示很虚)

为什么会有这种所谓的“恐怖谷”效应呢?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知乎体

首先我们应该想办法证明这个假说. 目前已经有很多实证研究证实了恐怖谷效应的存在. 这里引用一个最新的研究. Mathur 和 Reichling 在[6]中证实,人对于类人机器人的亲和度评价确实服从恐怖谷效应. 如下图所示.

Fig. 2 重组自[6]. 研究者为被试呈现不同的拟人物件的图片,并让被试对于图片的亲和度进行评价. (A),(B)两图的横轴代表图片中物件与人类的相似度; (A)的纵轴是被试对于图片的亲和度评定,(B)的纵轴则是被试对于图片中“人物”可以信赖程度的评定. 可以看出,这两个指标都存在恐怖谷效应. 看来机器人如果造的不好,是会被完全嫌弃的. (C)是他们用的图片库中的一些例子. 有的还是蛮可爱的.

那恐怖谷效应为什么存在?

靠谱一点的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 从认知的角度考察. 似人而又非人的视觉信息会造成类似于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的效应. 观察者在观看过程中会接收到关于图片分类的矛盾信息(这玩意儿到底是不是人?),而这种矛盾就导致了心理不适感(eeriness)[7].
  •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考察. 有观点认为这是上古人类配偶选择(Mate Selection)行为的残留. 长得像人但不完全是人,会被认为是生育力底下,免疫系统不好的表现. 类似的观点包括:这种厌恶感有利于对带有疾病个体进行隔离. 这里不赘述.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看[8].
  •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考察. 有观点认为人类对于自己独特的身份有着尊严感,而似人又非人的物件会损毁这种尊严感. 这里不赘述.

在这三种观点中,只有认知失调论是可以被证实(伪)的. Saygin 等人在[7]中的 fMRI 研究发现,造成这种不适感的真正原因是“外表信息与动作信息的不协调”,而这一过程的神经基础可能存在于人脑中动作感知系统 APS 的一个特殊结构(bilateral anterior intraparietal sulcus)。 如下图所示.

Fig.3 取自[7]. 研究者们扫描了被试观看机器人,拟人以及真人动作录像带时的大脑活动情况. 大脑中的橙 / 红色部分表示全脑的抑止作用(repetition suppression effect)。 可以看到,相比机器人(A)和人类(C),拟人(B)的抑止作用更加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们通过对照组实验,发现引起这种认知失调的既不是外表本身,也不是动作本身,而是外表与动作的组合. 也就是说,长得像人,动得却不像人,这才是最 creepy 的……

恐怖谷效应就说到这里. 但这只是从还原主义的角度提供了一个粗糙的解释. 我们要真正理解现代人对于小丑这一形象的特异性恐惧(Coulrophobia)还是需要从社会文化方面进行考察.

社会文化的考察

这个部分我是在强答 - 看了一个小时的艺术史文献然后现学现卖 hhh. 没有办法嘛! 因为我搜了一下现有答案,找不到这个思路的...召唤艺术史方向的同学来帮我纠错...

首先,正如 @歌未歌指出的,小丑恐惧的起源来自 Ruggero Leoncavallo 的歌剧Pagliacci. 如下图所示.

Fig 4. 图片来自网络. 左图为Pagliacci改编的钢琴曲的封面. 右图为剧中主角 Canio 的饰演者 Enrico Caruso.

这个剧为什么会引发对小丑(clown)的恐惧?其实是因为剧中主角 Canio 被隔壁老王绿了. 在此歌剧的最后一幕,Canio 发现自己的妻子 Nedda 正在出轨,于是就一口气杀掉了妻子 + 隔壁老王.

关键在于,他是在舞台之下,穿着小丑戏服杀的. Slott[2]认为,在艺术历史上,从这一刻起,小丑就从只带来喜剧效果(comic effect)的角色转化为了一种双重存在(bifurcated identity)。 而除了喜剧效果的另一重存在便是一种能够“在通常意义上将对快乐的期待转化为死亡虚无的元小丑". ("…becomes a kind of meta-clown, one capable of performing subversion on a generic level by replacing the happy expectations of comic resolution with the barren nihilism of death. ")

不过,这并不等于"杀人小丑"(Clown Killer)的形象可以在瞬间被塑造出来. 小丑的物理外形本身也对于"恶意,恐怖"的意象有推动作用. 首当其冲的一点是,小丑充满笑意的妆容,与背后隐藏的死亡危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激烈的矛盾会引发强烈的焦虑感与压力. 另一方面,Hobbs 等人在[9]中指出,小孩在看到小丑一成不变的笑意妆容后,会将其理解为"你现在必须跟我一样大笑"的压力,从而产生焦虑乃至恐慌.

再者,小丑从一个范化的舞台概念,蜕变成了一个个具有独立动机的真实个体. 在Pagliacci之前在罗马哑剧(Patomine)等中出现的 Jesters 虽然也有死亡舞蹈等包含恶意 / 恐惧的意象,它们终究只是舞台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在Pagliacci中,主角 Canio 在舞台之下,穿着小丑戏服,杀掉了自己出轨的妻子. 这使得小丑的形象脱离舞台,不再泛化,并成为了鲜活的"杀人个体"[2].

由此,我们的讨论引出了小丑恐惧的关键 - 一种位感(Anachronism)小丑私人生活形象与舞台人格形象(on-stage persona)的错位。 小丑的 on-stage persona 是活泼而令人愉悦的. 而小丑的私人生活可以是残酷而嗜血的. 微笑面具背后隐藏的真实面貌,可以令人不寒而栗.

事实上,Pagliacci之后许多以"杀手小丑"为主题创作的戏剧,也都凸显了这种错位感. 比如 Fritz Lang 在 1928 的名作Spione(Spies):

Fig. 5 图片来自网络. 左图为 Spies 的德文公映海报. 右图为其剧照. 在 Spies 中,作为主角的小丑在正在疯狂大笑的观众面前表演了自杀(真正的自杀)。

又比如 Lon Cheney 在同一年的电影Laugh, Clown, Laugh:

Fig.6 图片来自网络. 左图为Laugh, Clown, Laugh的海报. 右图为其剧照. 在这部电影中,作为小丑的主角一直接受着抑郁症的治疗(因为爱情上不得志)。 最后他在“自己脑袋被吊在钢缆上向下滑”的痛苦幻觉中自杀了。

当然,这种错位感并不是小丑恐惧文化的全部。 与小丑恐惧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文化意象是"黑暗嘉年华"(Dark Carnival)。 简单来

说,黑暗嘉年华对应的就是荒凉废弃的游乐场 / 马戏团. 这一概念的兴起与美国的大萧条有关. 在大萧条之前,铁路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美国马戏团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候马戏团往往随着铁轨的踪迹在全国各地进行巡演. 然而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许多马戏团都破产解散,昔日的辉煌也不复存在. 这些废弃的马戏团于是成为了人们填充恐怖意象的物件. 发展到现在,黑暗嘉年华不仅与小丑结合,也与游乐园结合,比如大家熟悉的 Left 4 Dead 以及 Silent Hill 系列.

Fig 7. 图片来自网络. 上图:Left 4 Dead 中游乐园一关,名字就叫 Dark Carnival. 相信大家应该对其中突然发出尖叫的各种游乐设施记忆犹新. 下图:Silent Hill 3 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玩家需要将所有的丧失旋转木马都用钢管插死之后,才能开启 BOSS 战.

除了黑暗嘉年华之外,Keaton 还指出,小丑恐惧也有一些二战过后现代性的渊源. 比如,小丑在表演时通常会拉离自己较近的观众参与表演. 无法拒绝的社会焦虑会无形中加深对小丑的不适感. 另一方面,由于自Pagliacci开始为小丑塑造的爱情方面失意(甚至性方面无能)的刻板印象,小丑往往与不怀好意的性侵行为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二战之后的某些小丑表演中,演员会故意裸露胸部等身体部位,更加剧了这种焦虑感. 而将这两方面的焦虑统和起来,我们可以将对于小丑的"现代性焦虑"归结为一点:小丑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小丑是舞台角色,所以它(在演出中)做什么都是被允许的. 而当这种为所欲为的自由被恶意所笼罩时,强烈的不适与恐怖也就随之而来.

结语

对于内容的总结,可以拉到最上面看 TL;DR.

谨以此文献给希斯里克夫·安德鲁·莱杰(Heathcliff Andrew Ledger).

P.S. 写这不务正业的文章到凌晨四点...你们多给我点赞吧...

[1] Mori, M. (1970). Bukimi no tani [The uncanny valley]. Energy, 7 (4) 33-35.

[2] Stott, A. M. (2012). Clowns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 Dickens, Coulrophobia, and the Memoirs of Joseph Grimaldi. Journal for Early Modern Cultural Studies, 12(4), 3-25.

[3] Dery, M. (1999). Cotton-Candy Autopsy: Deconstructing Psycho-Killer Clowns. The Pyrotechnic Insanitarium: American Culture on the Brink. New York: Grove, 63-86.

[4] Keaton, D. (2002) Clown Paintings. New York: Powerhouse.

[5] 不気味の谷現象 wikiwand.com 的页面

[6] Mathur, M. B., & Reichling, D. B. (2016). Navigating a social world with robot partners: A quantitative cartography of the Uncanny Valley. Cognition, 146, 22-32.

[7] Saygin, A. P., Chaminade, T., Ishiguro, H., Driver, J., & Frith, C. (2011). The thing that should not be: predictive coding and the uncanny valley in perceiving human and humanoid robot action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nsr025.

[8] Rhodes, G., & Zebrowitz, L. A. (2002). Facial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ary, cognitive,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Vol. 1).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9] Hobbs, S., & Cornwell, D. (2001). Killer Clowns and Vampires: Children’s Panics in Contemporary Scotland’. Hilda Ellis Davidson and Anna Chaudhri (Durham, North Carolina: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2001), 203-1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