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又有传言说「艾滋病有望治愈」,这次是真的吗?
相关链接:艾滋病有望治愈!英国 5 家顶尖大学科学家的新疗法初试成功
今天要说的这个事,相信关心 HIV 研究进展的朋友们应该都有所耳闻了。上一周,国内许多媒体都在转载一条新闻,说是英国 5 所顶尖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疗法,可完全治愈艾滋病,还同时报道了一个“暂时治愈”的 44 岁男性病例。
马上,就有朋友给我留言——“夏安,你看到了这条消息么?艾滋是不是真的要治愈啦?”尽管我学识有限,但我仍然可以肯定的是,5-10 年之内任何宣称艾滋可被治愈的新闻多是哗众取宠、博眼球的成分多,离实际的临床运用仍存在不小差距。也正是这个原因,虽然我明白关注这类信息的朋友不少,转发这类消息很容易获取流量,我也不愿意花时间对这类报道逐一进行分析,普通人看再多这类消息最多也只是外行看热闹。
不过,这次的新闻报道以及相关科研团队对艾滋治愈研究的付出和着力点,其科普价值却不容小觑。所以我将用此文来告诉你,这 5 所英国顶尖大学的科学家在干些什么?为什么一面说这项研究可能可以治愈艾滋,一面又强调这仅仅只是“曙光初现”?
RIVER 与 HIV 病毒储存池的清除
当地时间 10 月 2 日,《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 44 岁的男性 HIV 感染者,通过参与一项由帝国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剑桥大学以及牛津大学五所名校的科研团队联合主导的名为“RIVER”的临床试验,其血液中不再检测得到 HIV 病毒。
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任何对 HIV 稍有认识的专业人士或病友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值得稀奇的,现在的联合抗病毒治疗能让绝大多数 HIV 感染者血液内的 HIV 病毒水平快速下降,即使用灵敏度很高的检测手段也无法从服药病患的血液内查到病毒。显然,五所名校的研究者想要达到的目的绝不在此。
“RIVER”是“Research in Viral Eradication of HIV Reservoirs”的缩写,翻译过来即“HIV 病毒储存池的清除研究”,说白了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除了要控制那些在体内复制活跃的病毒,还希望将 HIV 感染者体内潜藏起来的休眠 HIV 病毒一并给清除了。如果感染者体内的休眠病毒,即 HIV 病毒储存池能够被彻底清除,那么患者体内的病毒将不再复发,从而也就达到了治愈 HIV 感染的终极目标。
其实,关于 HIV 病毒储存池的研究一直都是艾滋科研领域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我在其他文章中也介绍过,HIV 感染之所以难以治愈,主要原因就是 HIV 感染人体后,会有一部分病毒整合进入感染者的基因组中,潜伏起来,形成所谓的病毒储存池。这部分被病毒感染的休眠细胞机体无法识别,抗病毒药物也无法清除这些整合进细胞基因组的病毒 DNA。当体内药物浓度一旦下降,这些潜伏的病毒就会再次跑出来兴风作浪,而且这些感染细胞的自然寿命可长达数十年,要等到这些细胞自然死亡,病患也都七老八十,行将就木了。因而,为了保证储存池里头的病毒不重新开始复制,目前 HIV 感染者一旦开始治疗,就需要维持终身。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科学家们就意识到了 HIV 病毒储存池的存在。1996 年何大一发明“鸡尾酒疗法”,发现通过至少联合使用三种抗 HIV 药物能够将 HIV 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人们开始乐观期待,也许持续治疗个几年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就不会再复发了。但是没过多久,就陆续有研究报道,哪怕是治疗数年的 HIV 感染者,尽管血液内持续查不到病毒,但其体内仍然可以检测到一些被感染的休眠细胞,重要的是这些休眠细胞内带有具有复制活性的 HIV 病毒。紧接着就有研究证实,感染者血液内检测不到病毒时间就算再长,一旦停药其病毒就会出现反弹。自此,科学家们意识到,要彻底清除感染者体内的 HIV,就必须找到病患体内的病毒储存池并清除干净。这就像是警察打击罪犯,必须要把犯人的老巢给一窝端了,才能永绝后患。
直到如今,经过各国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关于 HIV 病毒储存池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不过尚未有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彻底清除病患体内的病毒储存池。随着人们对 HIV 病毒储存池研究的深入,加上新型强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性疫苗、储存池激活剂的出现,RIVER 的研究团队决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次对 HIV 病毒储存池的清除研究发力。
RIVER 研究具体是怎么做的?
RIVER 项目的研究团队首先招募了一群感染 HIV 时限在 6 个月之内的病患,即所谓的急性期感染者或称之为原发感染者。选择这样一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感染 HIV 时间越短,受影响的细胞就越少,病毒储存池的规模也就不大,相对来说通过治疗达到清除储存池的目的,理论上也就更容易些。
病患被纳入研究后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而且使用的方案在常规的三药联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味药——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即“艾生特”)。这主要是考虑到含有整合酶抑制剂的方案能够更加迅速的降低病患血液内的病毒水平,并降低停药后病毒反弹的风险。法国的一项队列研究——VISCONTI 也证实,在病患感染早期给予强有力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持续数年后中断治疗,感染者血液内的病毒能够维持在检测水平以下很长一段时间(平均 7.5 年),而不出现反弹。
纳入 RIVER 研究的早期 HIV 感染者在经过 22 周的抗病毒治疗以后,会被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持续服用 4 药联合的抗病毒药物,实验组则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接着要注射目前比较有前景的 HIV 疫苗(ChAdV63.HIVconsv(ChAd) 和 MVA.HIVconsv(MVA) )。这些 HIV 疫苗通过前期基础以及临床试验,被证实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效应 T 细胞,这些效应 T 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被 HIV 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从而对其展开攻击,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关于 HIV 疫苗的研究进展,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给我留言,我会考虑在后续文章中进行介绍)。实验组研究对象通过注射 HIV 疫苗,能够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受 HIV 感染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除此之外,实验组还要接受一种化疗药——伏诺立他(vorinostat),这种原本用来治疗某些类型淋巴瘤的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药物,被发现具有激活 HIV 病毒储存池的作用,一旦储存池被激活,免疫系统就能识别并将其清除。
概括一下,RIVER 研究主要通过四步以期达到清除病毒储存池的目的:首先靠强有力的抗病毒药物,在患者感染早期尽早控制体内病毒水平至检测线以下,由此减少 HIV 病毒储存池规模。接着靠疫苗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能够识别和杀伤受感染细胞的效应 T 细胞。然后靠储存池激活剂——伏诺立他,将休眠的病毒储存池细胞激活。最后,经由疫苗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效应 T 细胞能够快速识别活化的病毒储存池细胞,并且迅速将其消灭。尽管储存池激活过程,病毒复制会再次活跃,但在强效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下,新产生的病毒颗粒也会很快被消灭,由此避免了其他细胞被再次感染,病患血液中的病毒水平也不会明显上升。
为什么说现在谈“治愈”还为时过早?
RIVER 的研究设计可圈可点。日前的报道说的是,在 50 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一名患者其血液中第一次没有检测到任何的 HIV 病毒颗粒,这只能说明当前的治疗措施有效,但要谈“治愈”还真的早的很。
首先,这只是一个孤例。其次,由于患者还在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其血液内查不到 HIV,到底是由于抗病毒药物的压制作用还是因为储存池被清除的结果,完全无法辨别。真的要确定病患体内储存池是否被清除,就必须在适当的时机终止抗病毒治疗,并且随访观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至少 5 年),如果之后病患体内病毒未在复发,则可以谨慎地认定病患体内的病毒储存池被清除。
RIVER 项目预计 2017 年 12 月才结束,研究期间所有试验对象的抗病毒治疗都不会贸然终止,初步的研究结论估计会在 2018 年上半年发布,但真正要确定此研究方案能否彻底清除病毒储存池,进而达到治愈 HIV 感染的目的,至少要等到 2023 年前后才可见分晓。
RIVER 研究固然新颖、大胆且具有突破性,但仅仅凭借当前的研究结果就认为此疗法能够治愈艾滋病,未免太心急了些。因此,项目负责机构也公开发表申明做出澄清,认为媒体在标题中使用“治愈(cured)”这样的字眼是不准确的,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无充足依据支持新疗法可治愈 HIV 感染。
普通人怎么看待类似的新闻报道呢?
我在之前的一片文章里头已经谈过这个问题。
关于见诸媒体的 HIV 最新研究进展,大多属于基础研究的范畴,这些研究重要么?重要!是真的么,嗯,基本都是真的,但是若在相关文章的标题上看到「治愈有望」、「成为可能」、「最新疗法」之类字眼,那潜台词就是告诉你,这个东西挺好,但具体有没有用能不能用还不太清楚,就算能用,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立刻推广的。一个新兴疗法从理论提出,要通过分子细胞学实验,动物学模型检验以及多次临床试验才能够被认可,哪里可能天天都有“重磅”,周周都有“突破”呢。
艾滋流行不过三十多载,现代科学能够让 HIV 感染者的寿命和正常人相差无几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进步,但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实在太复杂了,HIV 作为逆转录 RNA 病毒又太狡猾了,要想短期内治愈,真的不太现实。一种成功的治疗方法背后需要有太多太多坚实的基础研究做铺垫,有时候还需要相当程度的运气,想想为何柏林病人的例子到目前都没法复制就不难理解这个道理了。
说这些并不是要打击感染者朋友们的信心,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治愈」这个议题上,着眼于当下的治疗,好好吃药,定期检查,才是王道。如果真的哪天艾滋被治愈了,请放心,你不会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以上。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youai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