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一失恋就痛苦得歇斯底里,这是怎么了?
在亲密关系中,一般情况,我们和对方的自我界限是相互渗透的。我们常常会把对方当做自我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陷入一段深深的恋情中时,仿佛对方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对方的喜怒哀乐、一颦一笑都会引起自己的情绪,对方被他人伤害、侵犯或惹怒了等等,自己会愤怒,就像自己被伤害、侵犯了一样。
米纽钦(Minuchin)的结构派家庭治疗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界限」,在家庭中的「界限」就类似于细胞膜,它存在于每个个体之间,调节着家庭中每个人之间的亲密度。我们知道人体的细胞膜有一个功能叫做选择性通透,即细胞膜要保持适当的厚度和通透性,才能保证细胞能够和外界有一定的物质交换的同时,细胞独立、不受外界侵害。换句话说,就是家庭中的成员之间的亲密感要适度,即不过分亲密,又不过分疏远,才是最健康的。
基于此,米纽钦(Minuchin)认为,这种成员之间的「界限」的功能是否良好,是在于界限的品质和渗透性。因此,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界限」:
- 僵化的界限(疏离):界限的厚度太大、通透性很低。这个细胞膜隔离了所有分子的进出,以至于成员之间的沟通不通畅,互相没有内心的交换,因而关系比较疏离。
- 清晰的界限(正常):界限厚度适中、有适度的通透性。细胞膜允许部分分子进出,但同时也隔离一部分,从而保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成员之间有内心的交换,沟通是顺利流畅的,关系比较亲密;同时成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有完整和稳定的自我。
- 模糊的界限(缠结):界限厚度太小、通透性过于强。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失去了它选择的功能,任何外界的分子都可以随意进出,细胞内部的稳定性就难以保持。在家庭中就表现为成员之间过于缠结,不分你我,个体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性,无法建立完整和稳定的自我。而如果这种倾向十分强烈的个体、并且这种自我界限丧失的状况扩展到家庭之外,我们在临床上有一个概念可以定义这类人,叫做边缘型人格障碍。
所以,我们看到:
1. 如果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成员之间是僵化的界限,互相之间亲密感缺失,我们会很缺乏这种亲密的体验,有可能会使得我们在成年之后建立成人的依恋关系的时候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延续成长中的亲密关系模式,也就是在亲密关系中继续缺乏亲密感,而建立强大厚重的墙来保护自我的界限。另一种是因缺乏而过度地补偿,在成年之后离开了原生家庭的环境,那么在建立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时过分的投入自我,和恋人之间过于缠结而界限模糊。
2. 如果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成员之间是模糊的界限,互相之间过于缠结,在我们成长之后会缺乏稳定强大的自我,因而在建立成人间的亲密关系时会延续缠结的亲密关系,依然没有界限,因为个体稳定的自我就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
3. 如果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成员之间是清晰的界限,互相之间既有亲密,又保持稳定自我。那么这样成长起来的个体往往也容易建立起清晰界限的成人亲密关系。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僵化界限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个体,成年后延续了僵化界限的亲密关系模式时,就不会出现「亲密关系的丧失会比其他挫折影响更大」。因为他们自我坚固稳定,失去一个自我之外的恋人,就像失去自我之外的任何一个东西一样,不那么重要。现实中也是存在这样的一群人的,他们往往会补偿性地把其他事物纳入自我,而把亲密关系排除在自我之外,例如为事业献身的工作狂,为理想奋斗的理想主义者等等。
而在僵化界限家庭成长的第二种可能性与在模糊界限成长的个体,成年后出现了缠结的亲密关系模式,这种情况会出现非常典型的「亲密关系的丧失比其他挫折影响更大」。因为他们的自我已经包含了他和恋人双方,二者已经完全联结在一起了,当结束这段亲密关系的时候,就会像是从他身上割去一半身体一样,他的灵魂都被掏走一半了,这种丧失是比任何挫折和失去都严重得多的。很多因失恋而自我毁灭、甚至自杀的人,都是在亲密关系中过于缠结的情况。
很多失恋而求助心理帮助的来访者往往会说:失去他,我感觉我的内心被掏空了,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他们的潜台词是:没有他,我的自我是不完整的,我从来没有建立过一个清晰的自我概念,我从来不知道对于我自己做什么是有意义的,跟他在一起补偿了我一个人的空虚和无意义感。现在他走了,一切又变得绝望了。
其实,当我们有清晰界限的时候,我们依然会觉得「亲密关系的丧失比其他挫折影响更大」。因为,我们依然有一部分自我是投入到双方建立的亲密感中去了,只是这种情况,我们不会歇斯底里。我们依然有稳定和完整的自我在,我们可能会用我们其他的部分去填补那内心失去的部分。这个时候我们会加大做一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的比重,有些人是投入到工作中去了,有些人是投入到和朋友倾诉、发泄和吃喝玩乐去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