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都知道大陆漂移,可漂移是怎么开始的尚无定论
板块构造的启动是地质学界的一场大辩论。
大陆“漂移”学说(continental drift)被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与研究后,学界目前通常接受它的进化版 —— “板块构造论(plate tectonics)”。所以这个问题更恰当的问法是:板块运动是如何启动的?
背景介绍
现代的地球上主要有两种地壳:大洋地壳(oceanic crust)与大陆地壳 (continental crust)。大洋地壳薄且重,大陆地壳厚且轻。地壳下面是热并且粘稠的地幔(看作可以流动的固体)。热对流使地幔缓慢流动,推进着大洋地壳的生长与俯冲,同时大陆地壳“浮”在地幔上,随之缓缓运动(传送带)。更多相关背景知识详见 @项校长 答案。
问题:
那么这种运动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何时形成的呢?
这一切要追溯到约 3000Ma (3000 个百万年=30 亿年)。这时候的地球,被地质学家命名为太古代(Archean,桃红色 - 粉红色)。
太古代的地球大概长这样:
关于启动时间的辩论:
-- 正方 --
关于板块构造启动的时间,有一群科学家认为,在太古代的末期,俯冲的启动(the onset of subduction)与大陆的生长(formation of continents) 就此开始。虽然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结果具有偏差,从最年轻的 800Ma,到最远古的 4300Ma,这一派别更多数研究者认为是 3000 300Ma,即太古代末期。
-- 反方 --
不过有一大票的知名科学家表明,现代的板块运动模式并没有在太古代就开始运作。
这里主要有两个理由:首先是理论上的,他们认为太古代的地幔实在是太热了(太干了 / 太湿了),无法生成可俯冲的大洋地壳。另一个理由是基于地质学上的观察所得:岩石构造学(petrotectonics)的特征,可以记录下了现代板块构造的运作。一些学者认为太古代,甚至是更晚一些的原生代岩层,都完全不具备这些板块构造的鉴定特征,所以太古代并没有板块运动。
Stern (2008, 2013)这个人持有一种极端的观点,他认为,板块构造的启动是极端缓慢的,现代板块构造始于新元古代的开始,是由另一种类似的运动模式逐渐变化发展而来的,演变持续了大约 1000Ma。
Warren Hamilton 是另一个反对太古代板块构造的人,他指出太古代的火山岩与现代岛弧火山岩(位于俯冲带之上)在性质上有很明显的区别,间接支持了现代的板块构造模式也许与太古代有所不同。
-- 中立 --
另一部分人认为在他们的特定研究区域,原生代以及太古代造山带并不存在板块构造;但是他们并不能排除其他区域的太古代地层也不具板块构造。
关于启动方式的辩论:
根据海底扩张理论的观点,大洋地壳被地幔热对流拉张开来,中间喷发出新鲜的拉斑玄武岩(Tholeiiete)。随着新生成的地壳逐渐远离洋中脊,这些地壳不断被冷却以及加厚,直到它们比下伏的地幔更致密时,俯冲就开始了。这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冷却时间的重要性将在后文解释。
实际上,不只是密度可以决定俯冲的启动。大洋地壳的俯冲决定于俯冲的驱动力与浮力的平衡是否被打破 (Billen,2008)。绝大多数的现代俯冲还被已经俯冲到深处的部分拖着下沉。局部的压缩以及其他的构造应力也会帮助板块克服阻碍俯冲的浮力、粘性剪切等力。
由于太古代板块构造并不被所有科学家所接受,于是 Sivoza 等人提出了另外几种不同于现代俯冲的俯冲模式,这里就不再展开了。另外,Arndt 认为, 地壳的分层构造是在太古代形成的,原因是沉重的铁镁质矿物留在了地壳下部,同时轻的矿物上浮最终形成玄武岩喷发。轻重分层的地壳结构是板块俯冲的必要条件。
除了密度,另一个影响俯冲的因素还在于板块运动的速率。
-- 正方 --
多数研究太古代地球动力学的学者们认为,由于那时的地幔比现在更热,所以地幔应该不如现在粘稠,这意味着地幔对流的速度会比现在更快。更快的对流速度加速了大洋地壳的生成与消灭(同时加速了地幔的散热),如果前提条件“板块运动与地幔对流是联动的”成立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太古代的板块运动会比现在更快,那么现代俯冲将是困难的,原因如下:
这批研究者们认为,太古代的大洋地壳被无数的扩张中轴分裂成一个个又小,运动又快速的小板块,并且多数板块最终又下沉回到了地幔中。(de Wit and Hart, 1993) 在这种模式下,板块的边缘会很难有时间达到足够俯冲的密度,如前文所说,地壳没有大于地幔的密度,则俯冲不可能发生。
-- 反方 --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大陆地壳在太古代又少又稀疏的话(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那么太古代的海洋必定超级巨大。这带来一个问题:
如果太古代的大洋地壳初始条件下比现代的大洋地壳更轻的话,俯冲将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由于太古代的海洋超级巨大,这些大洋地壳可以在巨大的海洋上漂浮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可能达到俯冲的条件。所以小而多的板块不是唯一的可能性。
Davies (2007) and Korenaga(2006)认为,当时的上地幔又厚又粘稠,太古代的地幔对流并不会比现在更快。原因在此不详说。
-- 中立 --
Johnson et al. (2013) 认为,现代的俯冲模式可以在太古代运作,不过只有一部分。那就是地壳的下半部分。(想象一块板子被劈开,下面一半慢慢变软弯曲,沉入了地幔)
此论一出,学界开始讨论“被劈开”的可能性,于是他们开始研究大洋地壳的物理强度,并且充分考虑了高于现在的地幔温度带来的软化,以及地幔熔融物的侵入。
关于启动方式的另一个问题是地幔温度是否保持不变 / 或者以规律的方式降温 (Herzberg et al., 2010) 。一个相关的模型解释道:“地幔柱会加速俯冲,导致脉冲式的地壳生长。上地幔会因地幔柱的到达而升温,因为地幔柱携带了地幔深处的热量。这意味着大洋地幔在当时是薄且坚硬的,并且是可俯冲的。”(其实我根本没看懂这个解释 =_ =)
总结:
说了这么多,我来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关系:
板块运动是如何启动的?
答:板块运动是通过板块俯冲的开始而启动的,板块俯冲是被地幔对流所带动的。
那么板块俯冲是何时、如何开始的?
时间:1.是太古代开始的。2.不是太古代开始的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不是太古代开始的?
1.因为理论表明在太古代的地幔条件不适合俯冲
2.因为他们没找到相关岩石学证据
如何:板块俯冲是由于大洋地壳密度大于上地幔而开始的。
那为什么大洋地壳密度会上升直至大于上地幔?
答:因为长时间的冷却以及加厚
如果太古代的地幔不适合俯冲,那么太古代的地壳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答:他们认为是很小的大陆,超大的海洋,海洋地壳并未俯冲而是直接陷入地幔。
问:那么如果有如此大的海洋,就有可能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大洋地壳冷却直至可俯冲?
答:所以这并不是唯一的解释,还有可能板块运动已在太古代运作,只不过跟现代的俯冲稍有差别:当时的俯冲只能够完成地壳下半截的俯冲。
问:那么地壳是否在物理性能上有被“劈开”的可能呢?
答:影响因素过多,暂时还不知道
问:如果太古代没有俯冲,那么还有哪种可能性呢?
答:(from Stern, 2013,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上图:现代的板块构造运动,Oceanic Crust 大洋地壳,Lithosphere 岩石圈, Asthenosphere 软流圈,Arc Crust 岛弧地壳。箭头代表运动方向,红色的是岩浆活动。时间:1000Ma 以内 -- 新元古代
下图:前板块构造(水滴式)太古代,冥古代(>2500Ma)
箭头代表运动方向。地壳随着地幔对流受到两个方向的挤压,最终沉入地幔被回收。
如 @巴甫洛夫很忙所言,板块构造的动力是地质学界的一场大讨论。
由于本人知识所限(我脑子里的关于大地构造的知识主要是大地构造与成矿),以下内容如有错误还请指出。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慢慢发展到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把全球划分出 8 个较大的板块,还有许多小板块分布其间作为补充。板块一般不是以大陆和大洋为界线划分的,板块可以包含陆壳和洋壳在一起。板块边界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离散边界,会聚边界和走滑边界。板块运动的深部活动层不是壳幔分界的莫霍面,而是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这个活动面在上地幔内部。
大陆的分裂与聚合的交替是大陆演化的基本过程。元古代时全球分为 3 个超级大陆,劳亚古陆,西冈瓦纳古陆和东冈瓦纳古陆,说明那时大陆是聚合的。晚元古代时间为 10 亿年前,晚元古代时超级大陆开始破裂。寒武纪(5-6 亿年)劳亚古陆分裂成许多小大陆。在奥陶,志留和泥盆时,大陆从分裂到重新组合,整体向南极汇集。至石炭纪全球大陆明显聚合成联合大陆,二叠三叠后已形成联合古大陆(2 亿年左右),从侏罗纪开始,联合古陆重又解体,分裂后发生漂移,逐渐发展成今天全球大陆的分布格局。更早的太古代是地壳形成初期,地壳面积较小,同时不存在俯冲,其运动方式有如冰山在洋中漂移,碰撞,不具有现代板块构造机制。
按板块理论的设想,地幔对流是板块运动的原因,岩石圈是被它下部底层流动的软流圈驮着一起运动的,象传送带运送上面的物品一样,而不是象船在水中航行那样。
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模型!大地构造学家以为找到了地球构造的法门,恰如当年的物理学界一样,以为已经看穿了一切。
然而,地质学家突然想到,到底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让板块运动,难道仅仅是软流圈热对流?
于是,地幔柱理论来了。在板块构造理论中已经提出了热点-地幔柱概念,如夏威夷-皇帝海岭火山链,是老的地幔柱假说。上世纪 70 年代以后对地幔柱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超地幔柱假说,包含有热地幔柱和冷地幔柱,形成新的地幔柱对流形式。
热幔柱构造起源于核幔边界(2900km 深度),热物质流上升时是呈宽阔的柱头状,柱头有一定厚度,柱头的底面是连接着窄细的管道,为柱尾,随着柱头上升,柱尾管道不断伸长,易漂浮的热物质通过管道输入柱头。在地幔中柱头上升时直径达到 800-1200km,是因为受到地幔的阻力,在柱头接近地表时直径达到 1500-2500km,厚度 100-200km。但地幔柱头在 670km 的上下地幔界面处受阻挡而发生变化,向周围扩展成扁球状顶冠,然后分成数个较小的地幔柱进入上地幔,为二级地幔柱。接着到达 100km 深度的岩石圈底面受到阻挡,在进入岩石圈时再次变细,分成多个更小的地幔柱,为三级地幔柱,即三级热地幔柱模型。
外核温度达 3800K(绝对温度),地幔底部温度为 3000K,因此地核会不断向地幔释放温度。地核释放热是不均匀的而引起热扰动,使高温低粘度物质形成浮柱,启动上升的幔柱构造。
冷幔柱成因。俯冲板片滞留在上下地幔界面处,经过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将继续下沉,形成下降的冷地幔柱。冷地幔柱的聚集有一个过程,由于冷地幔柱进入下地幔需要克服很大的阻力,所以俯冲板片要在聚集到很大的规模时继续下沉,由此形成超级冷地幔柱。超级冷地幔柱的下沉将会导致热地幔柱的对应的上升,由此构成对流的循环,但显然不同于经典的地幔对流模型。
到这里我们看到,这真是捅了马蜂窝了!最开始只是认为只有软流圈对流,现在是地幔柱全球对流了!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会全球对流呢?
地球圈层根据地震波速划分为,A,0-33km 地壳;B,33-410km 上地幔;C,410-1000km 上地幔;D′,1000-2700km 下地幔;D″,2700-2900km 下地幔;E,2900-4980km 外核;F,4890-5120km 过渡带;G5120-6370km 内核
D″层是下地幔的底部层,与地核接触,是高热的地核往低热的地幔传导热流的过渡带。冷幔柱下降到下地幔时,通过 D″层进入地核,造成地核中的对流重新达到均匀。显然冷幔柱进入 D″层也使其温度不均匀分布,在温度相对均匀的地核与地幔之间造成不稳定,即热扰动作用增强,导致热幔柱的上涌作用。所以在地幔柱的全球对流中冷幔柱的下降是主要因素,由此引起地核热幔柱的形成和上升运动。
哎呀,终于解释清楚了。问题又来了,板块构造理论和地幔柱理论矛盾吗?
板块构造可以很好的解释板块边界的运动,而地幔柱构造可以解释板块内部的活动,如大洋火山链和大陆溢流玄武岩。地幔柱构造理论提出了热幔柱和冷幔柱对流的模型,是对地球运动的动力学的最全面的解释,是对板块构造的更深刻的解释。不仅说明了板块构造运动的深部机制,而且能解释板块内部的地质活动的各种现象。
问题还没终结,一直会板块运动吗?
这就来了新全球构造模型。包括生长构造,地幔柱构造,板块构造,收缩构造,终端构造,它们是行星演化的顺序过程。在行星演化过程中,首先出现地幔柱构造,然后是板块构造。这是把地球的死亡都考虑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