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印度不只有歌舞,还有孟买连环杀手
《丑恶》让观众记住了导演阿努拉格·卡施亚普的名字,《孟买连环杀手》让他引人注目:
1960 年代拉曼·拉加夫杀了 41 人,是印度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影片以他为由头,讲述绰号拉曼的连环杀手及其灵魂伴侣拉加夫的故事。
FBI 心理分析专家罗伯•雷斯勒深入调查了 36 名连环杀手,发现他们都出生在问题家庭,严重缺乏对人格养成至关重要的亲情,父母要么有精神病,要么犯罪、酗酒、吸毒。最亲密的人成了最可怕的人。
人之初,无所谓善恶。外界对待他的方式,决定其一生的品行。感觉不到父母的温暖,会让一个人冷酷无情,毫无怜悯之心。家庭暴力,夫妻尚可离婚,小孩离开家庭无法求生,逃无可逃,因此,最令人厌恶、痛恨的就是打孩子,简直是在蓄意培养连环杀手、反社会人格。
孟买连环杀手一黑到底,堪称《老无所依》(2007)之后塑造得最成功也最变态的杀手,令人毛骨悚然:
两件凶器都有一个弯头,形似死神的镰刀:
无比孤独的连环杀手,无比渴望亲密的关系,或通过杀戮达到永久占有的变态欲求,或于茫茫人海偶遇“知音”:拉曼杀的第一个人,是小时候经常强暴、虐待他的“叔叔”;瘾君子警官刚好找叔叔购买毒品,砸死闯入现场的老人,毁灭作案痕迹,令拉曼一见倾心,“拉曼找到了他的拉加夫”。
不堪回首的童年记忆,成了两人最大的共同点。拉加夫小时候抽烟,被父亲用厚皮带打了一天,成年后父亲当众翻看他的鼻孔,看他有没有吸毒。
残酷、黑暗的影片,添加各种恶趣味、反转、黑色幽默,令人百味杂陈。
屋里屋外血流成河,刚放下凶器,居然拿起奶瓶,要给被惊动的婴儿喂奶:
导演的分寸感掌握得很好,凶手确实可怜,兽性大发时又可恨到了极点。
最搞的是,2015 年 8 月,拉曼下定决心向警方自首:“清理神的畸变是警察的工作,其实,我干的也是同样的活,只不过你们有杀人执照、穿制服,技术上来说,大家都是死神的信使。”
为啥自首?
“我杀了 9 个人,死神跟我说了,是吧?你不能因为没地方睡觉就杀人啊,监狱管吃管睡,那样就不用杀人了。”
噗!想模仿《警察与赞美诗》,去监狱白吃白住?警方把拉曼当成无赖、神经病痛打一顿,关在废弃的屋里。几天几夜没吃没喝的他向路人哭述、求救,本应催人泪下,末尾又让人笑掉大牙:“我喉咙渴得冒火,只有一根烟,可该死的是,又没有火柴来点燃……”
妹妹有一个来之不易的幸福小家庭,看拉曼实在可怜,容留他洗澡、吃饭,想尽快把他打发走,没想到引狼入室,一言不合即大开杀戒,把妹妹一家三口全部杀光。
拉加夫在高官父亲那里受了气,殴打尼日尼亚毒贩、枪杀其手下,遭到凌厉反击。你需要发泄、尊严,人家忍气吞声、对你唯命是从,就不需要尊严?这一段落简洁、干脆,导演的掌控力和对人性的深刻体察,令人五体投地。
拉加夫继续沉溺毒海、派对,公然把女伴带到女友家,引发激烈冲突;见女友身负重伤,索性痛下杀手,让她死翘翘。目睹这一切的拉曼心花怒放,他没有看错人,遂再次自首,基情四射:
并调侃自己的灵魂伴侣:“你是让我自由的那个人,可你却在一个女人那里寻找自由。我完成了自己的职责,现在就看你的了。”
结尾非常惊悚,非常卡施亚普,没有忏悔、救赎、同情、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