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既然许多疾病可以自愈,我们可不可以少吃药,多靠自愈?
题主的问题反映了许多非专业人士对现代医学和国内医疗现状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误区,原始问题中表现出的心态实在是太普遍太典型了。
下面我找的这个问题原始的描述:
既然现代科学发现了许多疾病可以自愈,如果巧妙地利用了人体自愈机制不也是高明的医术吗?如果对付病毒类的疾病当然是消炎药、抗生素好。如果是免疫系统,西药未必好。关于免疫,西药确实远未达到尽善尽美。而且许多抗生素都有耐药性。但现代医学证实了疾病能自愈,那么深刻描述出这个自愈过程也是重大的科学发现。我只想问一句,现代医学的主流研究 / 科普为何总是强调新药的研发,而很少提及与深入研究对自愈机制的巧妙应用。倘若我们真的对人体自愈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然后巧妙地利用人体的免疫力,通过自然治愈的方法治疗疾病的话,那么人类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一些药物的耐药性。这里我并不否认人体对疾病的自愈是有限的,我想强调的是对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就能自愈的疾病,可以考虑一些其他的有效方法,避免药物的耐药性。如果中医的某些疗法就是契合了这个自愈过程,顺应天道巧治人病,那也是可以为现代医学所借鉴的。
因为之前我写过一个较高赞的回答
这次正好有必要对这个回答进行一些补充说明。题主的问题有许多许多角度可以回答,我的回答可能也和其他答主的答案有一些重复。首先直击要害地说一些关键的问题。
了解发病机制对治疗一种疾病很重要,疾病的分类很多时候就是按发病机制进行的。了解越细,划分也就越细。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发生机制和转归,自愈过程的机制也是有区别的,没办法一概而论,没有万能的提高自愈能力的方法。比如说,一个感染性疾病,和一个因为生长发育不完全的疾病,它们的自愈过程从性质上就是根本不同的。感染性疾病的恢复过程,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生长发育相关的疾病,其恢复过程可能主要不会涉及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而与细胞分裂和激素调节关系更密切。
此外,题主说的“抗药性”,常常是针对感染性疾病来说的,病原体耐受了药物,所以没法被杀死。而我们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往往不是感染性疾病,更多的是一些代谢相关的疾病,和年龄相关,比如 2 型糖尿病,或者是一些体内物质合成不足,需要长期补充的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的减退。这类疾病,可能存在药物“耐受”一类的现象,这和我们常说的抗药性,根本不是一回事。
对病原体耐药的方式,即便是药物不进步,也有一些办法去尽量解决,比如病原学检查、菌培养、耐药性检测、规范足量足疗程用药、恰当的升阶梯降阶梯治疗、规范畜牧业抗生素使用等。如果面对现实的话,我们应该知道,迄今为止,直接针对病原的治疗仍然是目前最佳的选择。未来新的治疗手段还正在研究之中。
相比之下,对这些感染性疾病,人类已经试着用自愈的方法扛了几千年甚至更久,但是还是没有摸索出特别好的应对办法。《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可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当时,他不仅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官员。他举孝廉入仕,官至长沙太守,社会经济地位很高。他要是穿越到现在,可能会变成一位著名的感染科医生,兼任卫计委乃至省政府的某些领导职务。但是他在书里写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种社会经济地位,这种相对较好的生活条件,连自己的家人都救不过来,当时医疗能力的无力可想而知。因此,他的工作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原原本本把他的东西放到现在用,就没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了。真是瘟疫流行,没有消毒隔离,没有病原学检查和针对病原学的治疗,是没法有效治疗的。而这恰恰是某些人看不起的“对抗医学”。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要活到现在,离不开改变自然、对抗恶劣环境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自愈能力并不是想提升就能提升的。比如,婴幼儿和儿童骨折恢复很快,恢复效果很好,甚至肢体一端复位后比另一端短 2cm,通过生长发育仍然能长回去,达到两边对称。对于成人,就做不到了。决定自愈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是年龄,换言之,是衰老。而衰老是医学中的一大难题,人类很难挡住岁月的脚步。真正被证明能延缓衰老,乃至让人长生不老的方法,其实少之又少。
补充一些相关案例:现在有研究认为二甲双胍能延缓衰老,而它本身就是个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药物。2 型糖尿病就是中老年时才发病的,这其中可能有许多问题等着人们去研究。还有一个可能的“抗衰老”的方法,是输血。有科学家正在尝试把年轻人的血输给老年人,以此减慢衰老的速度,但是这个方法仍处在研究阶段。
人的自愈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自限性疾病常常有一定的自然病程,但是我们很难找到办法缩短病程。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的自然病程常常需要一周,比如麻疹的潜伏期一般在 10 天左右,之后自然病程是发热 3-4 天,出疹 3-4 天,消退 3-4 天,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缩短这个自然的病理过程。自然病程,本质上就和人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年龄规律一样,如果没有致病机制研究上的突破,是很难打破的。揠苗助长是不可行的。大叶性肺炎也是自限性疾病,但是直到有了抗生素,才能缩短病程,但是这时治疗的主要目的已经是针对病原体,而不是提高人体自愈能力了。
有些自愈能力是可以提升的,这些简单易行的办法医学上一直在使用,但是因为太简单了而常常被忽视。比如充足的睡眠、良好的饮食结构、心理健康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有一些人体的自我修复过程主要在睡眠时完成,食物是人体合成物质的原料来源,心理健康是影响人恢复的重要因素,比如精神紧张会糖皮质激素的水平,进而影响人的健康。不论门诊还是住院,医生都可能对这些问题给出建议。比如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或者一些长期蛋白尿丢失大量营养的患者,如果没有特殊理由,医生都建议患者在能吃的情况下尽量吃高质量的蛋白质,补充大量的能量。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期间除了要患者补充营养外,化疗药还要间隔一定的周期再给药,这就是为了让患者的身体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然而,有的患者出于某些理由非要吃素,这自然对恢复是不利的。
还有一些促进自愈的因素需要外部环境的调整,比如我之前写的关于伤口愈合的回答。
里面强调了,伤口要保持清洁,这样才能提高愈合能力。还有一点,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高血糖的情况下伤口易感染,不易愈合,所以降血糖能改善伤口的愈合。我也指出了,目前医学上并没有广泛使用直接加速细胞分裂以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主要都是依靠维持外部环境来提高愈合效果。因为技术上讲,想直接提高细胞分裂速度很难。即便有这种技术我们还要考虑经济学问题,即这个东西贵不贵,值不值得用。
人的自愈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瑕疵,相关机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有些疾病不用药物只依靠自愈能力是对人不利的。例如,伤口愈合可能有瘢痕组织的形成,可能会留下不美观的伤疤。免疫系统可能会清除病原体,但是继而可能造成其他的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免疫系统不仅会攻击外界病原体,也可能会错误攻击人体自身,比如链球菌感染后,可能会出现肾炎、风湿性心瓣膜病。至于有些病,如果有办法直接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就没必要等自愈,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还有些疾病如果依靠自愈,可能在病程中有一个加重期,而药物治疗可以直接阻断病情的加重。比如带状疱疹当然是自限性疾病,如果在发病早期用抗病毒药,就可以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改善预后。
关于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帮助人从疾病状态恢复健康,拥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一个专门的学科,叫康复医学。这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可以负责许多工作,也许与题主期望的有一部分吻合之处。比如,一个患者的膝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无法走路,可以去骨科做关节置换的手术。然而,仅仅依靠手术是不够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期间,都可以让康复科医生参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高关节周边的肌肉力量,适应新的人工关节。相比那些术后活动很少的患者,这些经过正规康复训练的患者恢复效果普遍好得多。康复医学有许多技术手段,比如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适用于运动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领域。并不是只有中医或者其他替代医学才可以做理疗按摩这样的服务,现代医学同样有提供类似服务的学科设置。虽然公众对康复医学常常不太了解,但是现在的大型医院里应该都会设置或准备这一科室,可以帮许多患者解决相关问题。
利用免疫系统的规律防病治病,这方面的最典型案例是疫苗。疫苗的机制并不是在发病后加快恢复速度,而是让身体提前能识别病原体,在接触病原体时能及时产生大量的抗体。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实验中的免疫疗法,是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的识别和攻击,来治疗疾病的。但是,免疫系统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通过调节其中的一些环节,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那么容易操作的。目前证据强度很高广泛使用的非常有效免疫疗法不多见。
自愈能力并不等同于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并不存在一个简单的强弱划分,免疫系统对人体也不是只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免疫系统是一张复杂的网络,它要识别外界病原体、识别体内自身的癌细胞,进行清除,以维持体内的健康。如果这其中的一些环节出差错,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细胞,或者对外界抗原做出过度反应,或者攻击一些我们不想让它攻击的细胞组织。这对我们都是不利的。常见的案例,包括自身免疫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一部分的肾炎;过敏反应,比如各种花粉、食物、衣物、尘土造成的过敏反应,例如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排异反应,发生于器官移植后。
更有一些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临床表现超出非专业人士的想象,比如皮肌炎,皮肌炎主要累及的是肌肉组织,而其中许多患者之后还会长肿瘤。一般人恐怕很难想象会有一个疾病,免疫系统一边跟自己身体的正常组织过不去,一边又对肿瘤放任不管。然而这种疾病也是真实存在的。类似的,许多自身免疫病的患者也很容易感染,他们的免疫系统专门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对外界病原体放任不管。这叫免疫力强还是免疫力弱?自愈能力强还是自愈能力弱?恐怕是友军之围吧?
免疫系统并不总是干好事的,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考医学免疫学的资料。“免疫力”只是一种大众常用的俗称,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可以直接测量科学概念。一个人如果饱受过敏的困扰,还有人说要帮他提高免疫力,且不说这个用法本身不是严格的科学术语,通俗角度理解也是很可笑的。具体的免疫功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结合患者的病情去具体评估,比如血常规中白细胞的数量、各类细胞的比值,淋巴细胞亚群的计数、抗体的计数、病原体的种类等等。
关于免疫系统的疾病还有些内容,我也无需重复打字,以前的回答粘贴过来:
自身免疫疾病在过去并没有独立的科室处理,而且疾病治疗效果不好。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常常首先在肾内科(比如 SLE 患者)、骨科(关节炎、关节肌肉痛和关节变形)、皮肤科(自身免疫疾病常见皮疹)、眼科口腔科(干燥综合征)、血液科(血常规指标改变)等就诊,非常分散。相比之下,中医的一些植物药可能可以改善症状或者改善预后,所以被人们信赖。
但是现在高水平的医院都有风湿免疫科或者类似的科室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各个省市的最大的公立教学医院也往往设有风湿免疫科,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大幅改进,治疗选择多样,针对不同患者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方案。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可以用 DMARDs 类药物长期控制防止病情进展,NSAIDs 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急性症状,还有昂贵但是高效的生物制剂可用。中药乃至植物药只是治疗选择的一种,而且效果未必特别好,一些不良反应也被人们发现。植物药疗法即便作为一个现代医学的治疗选项,也未必有特别优势。比如雷公藤是公认的可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一种植物药,但可以导致卵巢早衰,中老年人用没什么影响,青年女性用这个药物治疗,可能会损害女性的生育能力,不能满足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意愿。然而中医界的许多人未必能充分重视这个药的毒副作用,也没有充分告知患者。这不论从治疗效果还是伦理方面都是说不过去的。
医学上有大量的针对免疫系统和免疫相关分子的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免疫球蛋白、疫苗、解热镇痛抗炎药,这些药物的存在,一方面证明,人可以有限度地干预免疫系统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表明,免疫系统是可能失灵的。这还表明,虽然生活方式干预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很重要,但是在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时,同样需要新的药物,而不能单纯依靠简单原始的生活方式去实现。
如果题主说预防疾病,这很大程度上是公共卫生的责任。但是即便是公共卫生,很多时候的工作也是保持环境的清洁,在人群和自然社会环境层面杀死或去除病原体,同样不是提高人体自愈能力。比如说饮水食物的清洁卫生,是通过减少里面的病原体数量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来实现的。
预防医学是个非常成熟的学科,发达国家有大批的人投身于这方面的工作,公共卫生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达程度。虽然人们也时刻享受着公共卫生的成果,但是因为公共卫生的许多干预手段都是无形的,所以并不引人注目。在我国,相当比例的人一谈到医学,依然只知道治病救人,不知道公共卫生的重要。医学院里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分数也常常不如临床医学高。但是,真正能明显改进多数普通人的健康水平、提高我们预期寿命的医学门类和服务,主要是公共卫生。
我们也可以基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成果,针对生活方式,提出许多防病的建议,我以前的一些回答里也有涉及。
至于一些饮食锻炼的具体指导,包括营养学、运动医学等学科都有大量的研究。普通公众能享受到的资源姑且不论,至少我们的运动员们就是这些研究的成果的受益者。而且,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当代,正确理解最新的预防医学研究成果,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们帮助很大。
另外需要谈的一个问题是临床实践的问题。临床实践中,需要考虑效益成本比,医生希望患者用生活方式调整的方法自愈,是完全可能出现的,确实不是所有疾病都要吃药。医生的处置是基于一些原则的,在一套原则下面,可能有很多套方案,有的药吃药,有的不要吃药。这其中,有些是纯粹的医学理由,有些则是经济理由也参与的。比如说下丘脑因素引起的继发性闭经,医生完全可以建议患者调整作息,而完全不用给患者建立人工周期来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但即便是建议人工周期的药物治疗,也并不是错的。而另一些情况下,即便有的疾病能自愈,积极采取一些证据强度高的治疗,及早使用药物,可以改善预后,对患者也是大有帮助的,比如带状疱疹。这其中需要医生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权衡利弊来实现。
至于一些疾病滥用药物的问题,很多是中国特色的问题,依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医院的经营模式,比如以药养医。因为以药养医,所以可开可不开的药,医生常常有更多的开药的激励机制。像莆田系的经营模式,更是和医学没多大关系,拿这类挂着医院名义的诈骗机构去论证问题,毫无说服力。
顺道再安利一个以前的高赞回答,这里尽可能全面地解释了技术进步和医院经营的问题。
现在看病为什么贵?是医院交税吗?
此外,药物的作用并不只有对抗。药物并不意味着不重视自愈,用药物治疗并不与自愈矛盾,治疗过程是需要二者共同参与。在许多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负责关键环节,自愈过程负责其余大部分环节。比如,一些抗生素只能抑制细菌生长,并不能直接杀死细菌,其他的工作还要交给免疫系统。
现代医学的进步离不开药物研发,更新更好的药物虽然短期内可能更贵,但是可能达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效果。而且即便是改进自愈能力,到头来也离不开药物的帮助。原始的那些提高自愈能力的疗法,功效非常有限。预防医学,虽然能在人群层面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同样不能代替个体发病后的治疗。预防和临床二者不可偏废,就如预防火灾的措施再好,我们也不能让消防员都下岗一样。
最后不可不谈的,是所谓的“调理”身体的问题。虽然许多草药或者天然药物疗法声称能基于一种所谓“整体主义”的视角对人体进行调整。但是究其实质,这些治疗用的药物里,有效成分依然是一些天然的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其他类型的激素、免疫调节剂等,究其本质,其治疗疾病的机制与现代医学并无明显不同,只不过是换了一套原始而含混的整体主义、活力论的话语去描述而已。这些所谓的整体主义,本身证据不足,也没法用科学途径去对调理的效果进行观测。人对事物的观察,注定都是对局部某些重点信息的观察,人没法直接全知地感受一个事物的“整体”,而只能有选择地关注一些重点问题。虽然有人标榜自己可以名义上对事物的整体进行一些调整,但是这类操作的实质仍然是含混不清的,人们只能操纵一部分变量,对于整体中其他变量的情况,他们同样没有有效的办法去观察和掌控。
对于一些药理作用很广的药物,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同样是多方位的、复杂的、整体的,最简单的例子是阿司匹林,可以抗血小板预防血管疾病、解热镇痛抗炎,甚至还可以预防一些肿瘤。这样的药物还有很多,比如糖皮质激素、二甲双胍、一些降压药等。但是,在具体的医疗情境中,医生仍然需要关注一些最关键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整体”,仍然离不开对局部具体细节问题的把握,仍然需要具体的测量指标。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我们至少也得测一下他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测一下他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或者证明他感染了一些一般人不容易感染的病原体,才能下诊断。不然,我们并不能有效判定他的免疫功能低下。
理念上的巨人,未必不是行动上的矮子,个体化治疗、调节人体自愈能力并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更何况这些理念,并不是某些医学所独有的。追求个体和人群的健康,需要靠坚实的证据和普遍的疗效说话。在缺乏真实实践和可靠证据的情况下,理念的先进可以提供一些研究方面的提示,并不一定能转化成真正的成果,因为现实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对生命现象的干预有时候很困难。那种含混、原始的调节自愈能力的手段,其实只是一种空中楼阁。仅仅用“应天合人”这样的口号,是不能实现“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