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热衷「叠罗汉」?

$
0
0

日报标题:日本的儿童教育可不止「自己背包」,还得从小叠罗汉

Lens,"即使是一道最微弱的光,我们也要把它洒向需要温暖的生活……"

Lens」是一个被知乎认证的「机构帐号」,文末有对这位新朋友的介绍:)


大冬天穿短裤短裙、跌倒了没人扶,总是自己爬起来、出门自己背包,自己的东西自己拿……

这是传说中日本小学生的日常。有人听说这种教育方式,下了个狠心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日本的小学。当隔着操场看到自己的孩子穿着短裤在凌冽的寒风中和日本学生一起运动,美好现象如今变成现实时,她感到的不是欣慰,而是各种担心涌上心头。

“孩子会不会冻着了”,“不穿棉裤将来得关节炎怎么办。”

没有任何解答她的疑问。

最后,这位家长忍不住,还是将孩子送回了国,她觉得以锻炼身体为名,冻着孩子的话,非常不划算。

虽然日本文化中的“武士道”元素在现代日本社会中体现已经不太明显,但是不能不承认,在今天的日本的教育中,看重隐忍、耐力、强调集体团队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依然被许多学校推崇。尤其在小学生阶段,统一的制服、统一的书包,以此来保持团队在表面上的一致。为了达到“众人一心,其力断金”的效果,各种类似团体操的表演形式也被引入学校教育里。叠罗汉“人体金字塔”就是其中的一种。

体育课上训练时,老师千百遍地叮嘱精疲力尽的学生们:“这可是日本的传统哟,知道什么是传统吗?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东西。”

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田中(化名)也是学校叠罗汉表演团队中的一员,老师看他个子矮,四肢结实,就把他安排在最“金字塔”的最下层。因为越到顶端的学生就必须是身体瘦小、行动敏捷的同学。

日本小学里练习的这种金字塔式叠罗汉活动,要求下层的学生体质要好,身材还不能太高。如下图所示,学生要从图的左端(1)位置累叠最终在图右端结束,最终,一个学生(10)从最下面爬到最顶端完成,这期间是维持整个金字塔平衡的最艰难时刻,也往往是事故的多发时段。

由于此类体育活动的展示效果多于健身效果,日本文部科学省在为各地学校制定的《学习指导要纲》中并没有将此列为学生体育课科目。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少学校在体育课上变相进行相关练习,比如让学生们两两组合进行少人数练习。

老师们从中挑选擅长者组成表演队,在学校运动会等活动上进行表演。由此,叠罗汉成了必备节目,而且叠得越高越好,越快越好,有人估算过一个 7 层的“金字塔”就有 2 层楼的高度,10 层的“金字塔”最顶端的学生则可以轻易超过 7 米的高度。这样壮观的场景,经常能博得到家长和观看者的掌声。

练习时,体育老师还要求所有同学上身赤裸、光脚进行练习,以此减少摩擦力。有天生害羞的同学对此感到难为情,但在看重集体一致不出错以及集团行动的日本,如果公开表达出这种烦恼,会被其他同学嘲笑,不少因练习而受伤的学生只能忍痛看着自己的替补上阵,自己被孤立在团体之外。老师也不会轻易前来慰问,换来的只是一句:“能坚持的话,就坚持一下,坚持不了就退出吧”。

这是在每人 40 公斤的情况下,“金字塔”完成时各处成员身体承受的重量(单位为公斤)

有专家进行过估算,这种金字塔式叠罗汉完成时,最底层单个成员的身体负荷量平均会达到 120 公斤,有时候甚至会达到 200 公斤。这对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来说简直是难以承受的重量。

▲ 日本网友“绘制”的“金字塔人肉拷问画卷”

当时还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田中在一次训练中位于“金字塔”的最底部,上面第三层的同学没有支撑住,整个“金字塔”立即崩塌。最下面的田中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被压在了人堆当中。

事后,他被体育老师从人群中抱了出来,左臂韧带损伤并骨折,右臂脱臼。

田中的母亲要求学校说明情况,但是学校只是将当时老师的教学过程用一纸说明应付了田中的母亲,并没有做详细解释。事后,她还在学校上交给当地教委的事故调查书中看到了不少和事实不相符的表述。这让田中的母亲非常气愤。

今年 2 月,已经是中学生的田中再也忍不住几年来后遗症带给自己的痛苦,他怒写一封长信给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那个瞬间,我以为自己要死了,那种恐怖,至今我依然记忆犹新。……
生平第一次进了手术室,毕业前的三场手术让本应该快乐度过的小学最后一点美好记忆成了泡影。
饭筷拿不起来,写作业拿笔时疼的浑身流汗……
在毕业典礼前,为了能参加毕业典礼,还和妈妈一起练习用单手接过毕业证书……
上中学时,因为错过了参加最终的体育测验的机会,校长告诉我中学的体育课成绩是 0 分,明明已经无法进行体育活动,为什么还要我坚持下去!!

据日本媒体统计,光是日本小学每年因“金字塔”叠罗汉而造成的受伤事故就达超过 6000 起,其中不乏出现死亡的事故。但为什么风险这么大的活动,这么多年来都没有采取任何有效行动呢?

一方面在于日本学校的教师为了管理好整个班级,体现出自己对教学管理的掌控能力,采取了一种类似于日式企业的管理方式。试图通过这种对注意力、身体力量以及团结心都要求非常高的体育活动来提升班级以及年级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老师还会巧妙的将风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有学生受伤时,老师会让全班同学给医院里疗伤的同学写信,叠千纸鹤,制造出全员团结一致的景象。将这项活动正当化,让家长和学校以及社会更加支持这项活动。

日本人对依靠集体展示自身团结的活动有着近乎痴狂的执念。很多人用“集团主义”来概括这种现象。但是,与其说日本式的集团主义重视团体的利益,不如说是忽视个体的利益和个性,以此来保持团结。早在明治时代,日本就从西欧引入了这种叫“组体操”的运动,当时在军队当中还未广泛推广开来,仅仅被当做“人梯”练习使用。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就加大了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练习叠罗汉就是其中的一种。一战后,这种运动进一步推广开来。下图是当时日本德岛县鸣门某收容所内德国一战战俘练习的场景,现在还被当做日德两国友好的象征。

当时的文部省注意到了这种体操形式,发现它非常符合当时的集体主义教育语境,就将这种运动推广到了大中小学校。上图是庆应义塾大学器械体操部练习的场景。

▲ 女生力气小,就做上图这种平地“大楠宫”式,算是简化版。

▲ 二战中的日本海军在练习叠罗汉

叠成的人形金字塔,在许多观看者的心中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不知不觉中也能感受到集体带给自己的心灵震撼,特别是那种相互依赖依靠,对彼此的信任感,让当时的不少日本人感动。

这种心理模式在“二战”中被军部的宣传机构利用,他们在日本国内广泛宣传日军在战场上牺牲的“英雄事迹”和“故事”,这些被鼓吹为“美谈”。当时留守在国内的日本妇女在听到和看到报纸新闻上的“美谈”后,普遍认为自己也应该出一份力,于是组织建立起了“大日本国防妇人会”,通过捐款、给士兵写信、寄送“慰问袋”、在车站送别士兵等形式参与到了战争的动员和进行当中。

▲ 日本演员原节子在年轻时曾在当时的“国策电影”中饰演女主角

不止是女性,当时正在上学的学生也成为盲从集团主义的受害者。“二战”时期日本将大批正在上学的学生被派上前线,被称为“学徒出阵”,出发仪式上,不少学生以此为自己平生最光荣的事情,以为这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称为军部的炮灰,丧命于战场上。

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在自己的著作《风土: 人间学的考察》一书中曾经这样探究过日本社会这种集团主义的根源。他说日本地处大陆和海洋之间,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面对突发性台风气候的同时,还要忍受洪水和寒流的不断侵扰,在和辻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人的性格是一种“台风式性格”:在日本人的性格里,存在着情感突然发生转变的突发因素,虽然可以持续忍耐和承受,但不知道在其中某个时候就会发生情感上的爆发。和辻哲郎形象地将此概括成:“对恭敬忍耐的极度热衷和对战斗冲锋的爽朗直率”。

也许这也是学生田中最后难以忍受的原因吧。日本人的这种顺应大势的性格特质已经给日本经济的发展拖了后腿。许多人才的个性和才情在这样的社会中难以得到发挥,纷纷投奔国外。日本评论家茂木健一郎对这种叠罗汉现象这样概括道:“这种被称为‘组体操’的活动根本就不是一种体操,而是把人当做零部件的构造品而已。这样下去,日本这个国家就没有任何附加价值,最终的命运就是变成三流国家。”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Lens 郑国兵


「知乎机构帐号」是机构用户专用的知乎帐号,与知乎社区内原有的个人帐号独立并行,其使用者为有正规资质的组织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院所、公益组织、政府机关、媒体、企业等。这不仅是知乎对机构的「身份认证」,更是涵盖了内容流通机制、帐号规范等全套帐号体系。和个人帐号一样,机构帐号开通不需要任何费用,同时也受社区规范的监督管理,并要遵守相关协议。目前机构帐号入驻采用邀请制。您可以通过  什么是「知乎机构帐号」 来了解更多机构帐号信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