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大夏天的还要穿一身龙袍,皇上不怕起痱子吗?
古代服饰制度上,穿衣是要一层套一层的,即便是在夏天,这种配套穿着的制度也不可减免(如清代袍褂相连制度)。因此夏天最热的时节,清人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或相结合的方法,来防止自己被捂死——
- 穿单衣(指的是没有衣里的那种服饰)
- 使用纱、羽缎、葛麻等轻薄面料
马上举一个栗子:
清乾隆 黄纱绣彩云金龙单龙袍(底襟展开):
——单衣 + 纱的典范,戳之可看大图。
这件单龙袍由于绣了很多纹饰在上面,可能不是非常明显。再来两件无明纹的纱地常服袍和常服褂:
光绪皇后 月白色泰西纱常服袍:
官员常服褂实物(图片来源网络):
严勇曾在《清代帝后夏季服饰》一文中详细描述了夏季穿着的服饰。这篇文章可在故宫博物院网站上下载,我在这里引用一下涉及到面料的内容:
……随着一年四季天气的不断变化,还要相应更换皮、棉、夹、纱等不同质料厚薄的服装……
清代皇帝夏季服装的面料有纱、纳纱、缎、绸、缂丝等,而以纱为最多。纱是丝织品中最为稀疏而轻薄的丝织物,其上均匀分布孔眼,有“轻纱薄如空”之喻……这些纱根据其组织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实地纱、直径纱、芝麻纱和妆花纱等多种品类。
……皇帝夏季有时也穿羽缎、葛麻等质料的服装,如咸丰四年《穿戴档》中,所见咸丰帝夏季着装还有“蓝葛纱袍”、“米色葛纱袍”、“石青葛纱褂”、“蓝葛纱衫”、“蓝羽缎单袍”、“青羽缎单褂”等。又如康熙时法国传教士白晋回国时,向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呈递的奏折中提到他所见到的康熙帝的着装:“在夏季,有时看到他穿着用荨麻布做的上衣。”(法白晋著 赵晨译《康熙皇帝》)
以上内容也可与《穿戴档》中记载相配合来看。如乾隆二十一年端午节时分对比六月份穿戴档:
五月初一日
是日演斗龙舟。四月十八日如意传旨:以后每年五月初一日起挂五毒荷包。
戴得勒苏草拆 缨冠,穿驼绒色袷纱袍,红青缎薄绵褂,有栓扮黄马尾金刚石寻常鞓带(拴蓝缎搨金银线蝠兜珊瑚云大荷包、五毒小荷包、龙舟船小荷包),白布绵袜,纺纱单套裤,青缎凉里皂靴。少时,换红青缎厚绵褂。后码头乘船至慈云普护拜佛毕,仍乘船至万方安和码头,乘四人亮轿至清淨地磕头毕,仍乘轿,佛楼、舍卫城拜佛毕,至同乐园选早膳毕,乘船至勤政殿办事、引见毕。乘四人亮轿至广育宫、长春园拜佛毕,回来至望瀛洲看演能舟毕。乘船至同乐园,进晚膳后,至秀清村,换红青缎薄绵褂,少坐,回至九洲清晏讫。
五月初五日
端阳令节,是日斗龙舟。是日请皇太后。
戴得勒苏草拆 缨冠(代艾尖),穿酱色袷纱袍,红青袷纱绣二色金四团金龙褂,有栓扮黄马尾金刚石寻常鞓带(栓纳纱龙舟船珊瑚云大荷包、五毒小荷包、龙舟船小荷包),雕伽楠香数珠,白布绵袜,纺丝单套裤,青缎凉里皂靴。乘四人亮轿至闸口门内等着接皇太后,一同乘船至万方安和俸早膳毕,乘船至寿山口码头,乘四人亮轿至勤政殿办事毕,乘船至望瀛洲,率王公大人等看斗龙舟毕。至同乐园,数珠下来,换酱色实地单纱袍,红青实地单纱褂,仍繫金刚石寻常鞓带,至进晚膳后,乘船至金鱼池喂鱼毕,回至九洲清晏。
六月初一日
戴得苏草南 缨冠,穿酱色芝麻地单纱袍,红青芝麻地单纱褂,汉玉黄线昭文带(拴小荷包、火镰),青缎鞋袜。后码头乘船,至慈云普护拜佛毕,至万方安和码头,乘四人亮轿至清净地磕头毕,仍乘轿至佛楼、舍卫城拜佛毕。至同乐园进早膳毕。乘船至勤政殿办事、引见毕,乘四人亮轿至广育宫、长春园等处拜佛毕,回来至山高水长办事毕,乘四人亮轿至金鱼池喂鱼毕。至九洲清晏,换驼绒色芝麻地纱衫,四号汉玉钩环黄线绦 (拴刀子、火镰袋),进晚膳后,乘船游行毕,回至九洲清晏讫。
对比这三天的衣着,便可充分体现换季时节,既有衣料的变换,也有薄厚的变换。
如五月初一尚穿着薄厚“绵褂”,到了端午时节便统统都是“袷纱袍”“袷纱金龙褂”、又或“单纱袍”“单纱褂”了。端午时所言“袷纱袍”,现在也称夹纱袍,即指有衣里的服饰,统统称为夹袍。六月份时就只穿了“单纱袍”、“单纱褂”。
又如鞋袜,五月份穿“白布绵袜”和“皂靴”,六月份就变成了“青缎鞋袜”。
这是比较典型的,根据季节和温度,换不同之质地的衣料和薄厚的材质。
顺便看一眼八月份中旬,纱袍就全然不见踪影了:
八月十七日
从圆明园启程驾幸木兰。是日,奉三无私有供。戴藤子两缨冠,穿蓝宁紬薄绵巡幸袍(蓝线缎袷套袖),红青缎厚绵巡幸褂,黄线巡幸软带拴绣花折金线珊瑚云大荷包,大荷包内装黄宝石古钱盒,左边,白布绵袜,纺丝单套裤,青缎绿牙缝凉里尖靴。至供前磕头毕。乘船至含经堂进早膳毕。繋酱色褡裢袷都什希装红黄缎火镰袱,出大东门。
清代甚至还规定了何时换装。如《大清会典》卷二十九记载:“每岁春季换用凉朝帽及夹朝衣,秋季换用暖朝帽及缘皮朝衣,于三九月内,由部拟旨,预期请旨。”
——也就是说时间到了还会下诏书,规定你穿什么,就得穿什么。至于天气变化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所以宗凤英曾在《清代宫廷服饰》一书中总结道:
其二,在清代帝后大臣的服饰中,不论朝服还是便服,单、夹、棉、皮都要应其时,顺其节。只要季节一到,不管天气冷还是暖,一律换上应节的服装。换了应节的服装,天气多冷都不许再穿上原来所传的衣服;天气多热都不许在脱下换上的衣服。否则就算抗旨不尊…… 帝后大臣每年于春季三月开始更换春装夹衣,每年于秋季九月份开始更换冬装棉皮衣。只要诏书一下,天气再冷、再热也得更换……在这两个季节的交替里,天气虽冷,但人们也得遵守更换衣服的命令。为了既不抗旨,又不挨冻,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好办法,即在春装夹衣里絮上一层薄薄的棉花,从表面形制上看完全符合春装的要求,但实际上亦是一种薄棉衣。于是在清代群臣的服饰中,就出现了一种介乎冬装和春装之间、夏装和秋装之间的“隔季”服装。这种“隔季”服装,有绸面的,还有纱面的和缂丝面的。
——(宗凤英, 2005, 《清代宫廷服饰》, p. 185- 186)
之所以引用这一段,是因为清代或许存在为了“既不抗旨、又不被热死”的另一种避暑方式。以前曾经见过吉服袍“下裳”的图片,当时很多人猜测这或许是由于清代有“袍褂相连”制度(即正式场合穿衣时必须穿着外褂,而不能只穿袍),很多人在天气较热的节日庆典(称“花衣期”)(注:由于夏季花衣期有“免褂”制度,所以可能是春秋季节炎热时所穿)需穿吉服袍褂时,取了个巧,就只做了露在外褂下面的吉服袍下半部分,而不做被外褂遮住的上半部分,从而避暑:
一个正常的吉服袍(找不到大臣的了,再让乾隆上一次镜):
一个按照规矩穿着吉服袍褂的样子(贝勒弘明像):
——当然,关于这种吉服袍“下裳”是因为担心太热才做成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猜测,未必正确。也有可能是譬如:1. 太穷做不起一身…… 2. 被某些脑残收藏家给剪了…… 等种种原因。
至于民间的普通民众,虽不强行要求,但大体上也是按照季节来穿合适的衣服的。如金受申在《老北京的生活》一书“穿衣”一节中即有所描述。为方便阅读(以及方便卤煮我偷懒),截个图吧:
——尽管此段描述的是北京 30、40 年代的状况,但是想必清代时于此亦相差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