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如何构建「中国科幻电影」的视觉体系?

$
0
0

日报标题:看国产科幻电影,总是觉得非常……尴尬

张小北,电影爱好者

这个标题有点大,一个「视觉体系」也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说明白的,不过还是愿意抛砖引玉,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中国观众的科幻电影「尴尬症」

「中国科幻电影」在 2015 年已经越来越成为关注热点,中国电影要想在未来几年的类型创作和市场层面获得突破,「科幻电影」显然已经成为下一个热点。但是,中国科幻电影除了文本层面的创作外,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如何在视觉层面获得认可,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悬念。

从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来说,中国电影基本没有涉足过这个电影类型。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我们的观众不知道该如何从视觉上去接受中国人拍的科幻电影。即使是外国人拍的科幻电影,其中出现了中国元素,都很容易引发「尴尬症」的出现。

背景阅读:为什么看到《火星救援》中中国航天局的剧情会引起笑场? - 张小北的回答

这是在《火星救援》中出现的中国航天局官员的镜头。相信很多观众都会对当时的笑场有印象。这个镜头无论是摄影还是美术,或者是表演,如果独立来看,其实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在一部好莱坞的科幻片中每次出现中国演员或中国元素时,中国观众都会产生一种轻微的不适感,最后体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称为「尴尬症」的反应。

为什么会有「尴尬症」反应?好莱坞的科幻电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视觉体系,他们能够熟练地将世界各国的视觉元素嫁接到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在《火星救援》中也不例外。

《火星救援》中的美国宇航局飞控中心场景。

《火星救援》中的中国宇航局飞控中心场景。

对比上面两个场景,如果一个观众没有去过中国航天控制中心,看到这个场景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自然。因为二者都是相同职能的现代化控制中心,除了装潢和服装上的细微差别外,总体没有什么根本性差别。中国观众看到这样的场景,基本不会产生「跳戏」的反应,自然也不会有「尴尬症」的出现。

也就是说,越是「现代化」的场景,二者在视觉体系上的差别就越小。但是在出现了真实人物的场景中,视觉体系和文化差异带来的细微感受差异,就会被放大。具体到中国航天局官员出现的场景,演员的口音,说台词的方式,妆容造型,以及办公室环境等等细节,都和中国观众的视觉认知有着明显差距。在美国观众看来,这个场景充满了合乎逻辑的异域视觉想象;但在中国观众看来,它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美国的,于是就尴尬地被卡在了中间。

二、 中国观众 V.S.中国科幻电影

当中国科幻电影出现在市场上后,中国观众会如何看待国产科幻电影?这一点对于我们当下的创作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话题。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还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

背景阅读:为什么好莱坞 A 级制作科幻片的比例高得出奇? - 张小北的回答

「我们所讨论的「科幻电影」,是《星球大战》、《太空漫游 2001》、《终结者》、《异形》、《银翼杀手》、《阿凡达》、《安德的游戏》、《地心引力》这样的科幻电影,它们具有强烈的、震撼的、前所未见的视觉效果,并且有完整的世界观,同时剧情发展强烈依赖科幻设定,并具有鲜明的科幻主题。这种类型的科幻电影,因为要在银幕上塑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并以视觉方式呈现,所以必然会在美术和视觉特效环节耗费大量金钱。同时,上面列举的那些科幻电影,基本都是各个时代的电影科技先锋。简单地说,很多电影特效技术甚至是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而被开发出来的,然后它们才被其他电影所采用,并最后形成了某个时代的技术潮流。」

当我们在讨论中国科幻电影时,我们甚至都举不出一部大家公认的电影作为讨论对象,这真是非常尴尬啊……

如果我们以豆瓣上标注的「中国 + 科幻」标签为筛选标准,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豆瓣上标注了「中国 + 科幻」的国产科幻电影并不是只有上面这些,还有一些电影因为知名度太低,我就不拿来举例了。

整体来说,1980 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如果还可以算是科幻电影,那 1988 年的《霹雳贝贝》就很勉强了。然后就是一个漫长的空白期,直到新千年之后,中国电影中才又开始出现了一些勉强和「科幻」有关的电影,但它们的评分基本都稳定在 3-4 分之间。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复杂,就不展开了。不过如果从电影技术和制作角度来说,新千年的这些「中国科幻电影」其实还是比《珊瑚岛上的死光》以及《霹雳贝贝》的制作水平要高。但为什么观众的评价差异会这么大?

我觉得原因很简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 1980 年,我们的观众基本还没接触过当代世界电影,在视觉想象力方面只能受限于当时的中国电影视觉水准。而到了新千年后,中国观众已经大范围地接触了优秀世界电影,眼界打开之后,他们对于「科幻电影」的视觉认知,已经被好莱坞科幻电影永久性地改变了。

以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技术水准和美学标准来看,新千年的所有疑似「科幻」的那些中国电影无疑都是粗制滥造的。对于刚要起步的中国科幻电影来说,这个市场环境和观众基础,真的是非常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个起点。

三、中国科幻电影面临的挑战

背景阅读:为什么中国没拍出好的科幻电影?

上面这篇文章里,我基本已经完整阐述了中国科幻电影所面临的挑战。核心观点是:

没有需求就没有应用,没有应用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标准;没有标准,那就什么都完了。

总之,中国科幻电影的起步,要从需求和应用出发。而这一点,当下的中国电影已经呈现了明确的市场需求,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应用了。那么,我们现在该如何构建属于「中国科幻电影」的视觉体系?

先说结论,「全盘西化」和「坚持民族特色」这两条路,我都认为是错误的。

「全盘西化」根本做不到,因为我们缺乏差不多一百年左右的文化和技术积淀,对于科幻电影这种高度结合技术和艺术的电影类型,直接用拿来主义全盘西化,最后的结果必然很不乐观。(我们可以参考即将上映的《爵迹》这部电影,虽然它是一部奇幻类型的真人动画电影,但它无论是叙事还是美学,或者是技术,都是典型的全盘西化范例,它所引发的观众反应将会是一个有趣的参考。

在科幻电影中「坚持民族特色」也是不可行的,因为科幻电影就是一种西方文化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独特电影类型,东方文化中根本没有对应的通俗叙事经验,以及配套的视觉体验,坚持民族特色是无源之水,到最后很容易就变成了闭门造车。北京西客站以及同时期的某些古怪建筑,就是这种强行民族特色的产物。

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来说,现阶段的视觉体系构建,其实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那就是「现代化」。

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而是东方和西方在基本相同的技术体系下,都面临着一个共同未来。我不敢说这一定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未来,但从科幻电影的艺术创作角度出发,现代化是当下融合东西方电影美学和技术的最佳方向。

四、科幻电影视觉体系中的「现代化」

当我们说到现代化时,我们要先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观众无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

在 1980 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中,我们的电影艺术家对于现代化的想象是这样的:

电影中出现的高功率激光器及控制台。

而差不多同时期的西方科幻电影中,1979 年的《异形》出现的类似工业设计是这样的:

排除掉电影摄影、美术等方面的艺术差距,只从对未来技术的想象上来说,两部电影虽然有差距,但也还在可见范围内。

然后,好莱坞科幻电影从 1977 年的《星球大战》开始,经过 40 年的发展积淀,现在的西方科幻电影视觉体系已经发展成了这样:

(算了,这张太欺负人了……我们换一张更朴实一点的吧……)

而在新千年中,迄今为止最拿得出手的中国科幻电影,它的视觉体系和想象力是这样的:

之所以在视觉体系上呈现出了这种越来越大的差距,原因当然很复杂,但从视觉体系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长期以来在科幻类型上的缺位,导致了中国电影在科幻类型上的视觉想象力根本就没有展开的空间,结果导致了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还导致了中国观众根本无法想象他们从没见过的中国科幻电影,在视觉和体验上应该是什么感受,结果更加恶化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市场基础。这意味着,现代中国科幻电影要从一个非常非常高的起点再起跳,才能让我们的观众感受到新鲜的视觉体验,同时又不觉得尴尬和陌生。以目前中国电影的整体制作能力而言,如何实现这种既具有现代化视觉体验,又符合当下中国观众审美标准,同时还兼具一定创新的视觉体系,确实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

五、如何借鉴中国其他行业的现代化

中国人是有能力解决现代化的技术和审美问题的。这一点在其他行业已经得到了证明。

美国 C17「环球霸王」运输机

中国运 20

美国 C17「环球霸王」运输机

中国运 20

运 20 和 C17 作为现代化大型运输机,因为都遵循相同的技术指标,所以有接近的气动外形。当然中国的运 20 因为发动机差异等因素,外形和 C17 还有不同,但技术思路和审美标准是基本相同的。

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来说,这种已经被验证过的思路是最值得借鉴的。这和之前提到的「全盘西化」不同的是,「现代化」是遵循共同的人类科技树而发生的技术进步,同时也兼顾到了中国在过去 60 年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积累。按照这种思路出现的中国科幻电影视觉体系,它能兼顾到中国观众的日常视觉经验体系,同时又能带来足够的新鲜度。

只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中国科幻电影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作和市场反馈的互动。简单地说,就是要让中国观众完成一个「脱敏」过程,最后才能积累出足够多的、合理适度的视觉经验,初步建立起属于中国科幻电影的视觉体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