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可不能被「碱性食物有益健康」的广告给骗了
“人体需要碱性水”这种说法本身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点在很多答案里都得到了回答。但是有大量答主提到了一个观点:
“由于胃酸这种强酸的存在,所以我们吃下去的任何碱性物质,其本身的 PH 值都可以忽略不计,不足以引起身体酸碱度的变化。”
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人体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不会因为食物的酸碱度而出现自身酸碱度的变化,但是这和胃酸没关系,是与人体强大的酸碱代谢机制有关。当我们摄入碱性物质时,血浆中的 PH 值确实会出现短暂的升高情况,这个现象叫做碱潮。其中,在进食后出现的碱潮是最经典,最有特点的一种,医学上称其为“餐后碱潮”。
胃酸是一种 PH 小于 1 的强酸,我们的胃之所以没有被这种强酸腐蚀,是因为我们的胃壁上有一层叫做粘液 - 碳酸氢盐屏障的保护膜。如果这层膜“漏了”,就会导致出现胃溃疡。现在问题来了,当进食后,胃酸是会随着食物从胃向肠道流的,肠道可没有什保护膜,为什么肠道没有被胃酸腐蚀掉呢?
答案是:胃酸在离开胃之后,很快就被中和和吸收了,这和吃的什么无关,不管你吃啥,这个过程都会发生。发生的地点在十二指肠,主要的过程是“中和”和“吸收”。
中和比较好理解,酸碱中和嘛,酸来源于氢离子,是胃液中来的。碱来源于碳酸氢根离子,是胰液中来的。
至于吸收,就不太好理解了。让我们先从胃酸的分泌说起。
胃酸是强酸,其主要成分是盐酸——HCl 。其中这个 H ,是由胃上面的壁细胞分泌的。壁细胞分泌 H 的方法是这样的,它利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酸(H2CO3),然后用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 BUG ,把碳酸分解成氢离子(H)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然后将 H 扔到胃液里,形成胃酸的酸性基础。HCO3 留着血液中。为了中和电极性,将血液中最常见的氯离子(Cl)扔到胃液里去构成阴离子,而将钠离子(Na)留在血液中。这样胃酸就形成了。当我们进食后,胃酸会大量分泌,这个时候就会有大量的 HCO3 在血液内形成,导致血液 PH 值升高,而这些 HCO3 会通过肾脏排出和其他方式消耗。从而使血液升高的 PH 值再次下降。这一过程就叫做“餐后碱潮”。
当我们进食后一段时间,胃内的食物会排到十二指肠,这个时候会有胰液和胆汁流进十二指肠进一步消化食物。其中,胰液的 PH 值是 7.8-8.4 。属于碱性液体。其碱性的来源是胰腺腺泡细胞里同样有碳酸酐酶这种 BUG 产生 H 和 HCO3 ,不同的是这次是把 HCO3 扔出来,H 留在血液里。所以胰液就成碱性了。就这样。胰液在参与消化的同时,就中和了胃酸,同时,还有一部分胃酸中的 H 会在肠道被吸收回血液去缓解“餐后碱潮”。(餐后碱潮是这个时候 H 重吸收增强的动力之一)
当我们摄入碱性物质后,比如最常见的碳酸氢钠片。胃酸必然会被中和一部分,这就导致壁细胞要多分泌一些 H 来维持胃内 PH 值水平。也就意味着会多形成一些 HCO3 在血液里。而且,由于我们不能保证碳酸氢钠片一定会在胃内充分与胃酸发生反应(与药物的崩解性及胃排空时间有关),导致肠道内的 HCO3 会增加,这样就影响了 H 在肠道的重吸收。间接增加了血液中 HCO3 的含量。由于这两个原因的存在,摄入碳酸氢钠后,肾脏排出 HCO3 的量会增加。尿液中的 HCO3 增多,会使尿液 PH 增加,这一过程叫做碱化尿液。
总结一下。
1、我们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有严格的 PH 范围,这个是由我们复杂的酸碱调控机制维持的。其目的在于使不同部位的酶发挥活性。比如胃蛋白酶就得在酸性环境下起作用。
2、虽然食物的酸碱属性不足以引起我们的 PH 水平变化,但是原因并不是它们的酸碱性不存在,而是我们的身体巧妙的把它们排除出去了。
3、在身体代谢机能失效的情况下,身体的酸碱失衡会很快出现对人体致命的损伤,所以人必须是一种特殊的酸碱体质,过酸或过碱都会致人死亡。(如果身体没事,除非拼命作死,否则也很难改变这种酸碱平衡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