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他画的每一扇窗后面,都是一个好故事
现代主义建筑不仅赋予窗户功能上的定义,也给我们灌输了对窗户常识性的认知:一个位于墙上的区隔内外空间、公共与私人领域的、明与暗的框洞。
对大多数人来说,窗户是很没有存在感的。而事实上,英文中的“窗— window ”来源于古诺尔斯语( Old Norse )中的“vindauga”,译为“wind eye”,由此可见,窗户的原意并非只是墙上的一个带框的洞,它和感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国著名画家 Edward Hopper 的作品中,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通过对作品中的窗的解读,我试图和读者分享一些关于窗户除纯建筑设计外的功能隐喻。
窗户,一个窥视者
尽管建筑师阿道夫·鲁斯主张应该将沙发移到窗前以阻隔室外的视野,让人只关注于所处的室内空间,但柯布西耶却认为,无论是居于室内还是室外的人,窗都像是一台摄影机的镜头,是建立起空间内外对话的渠道。由此可见,纵然同属于现代主义的理论体系,两者对窗户的理解也截然不同。Edward Hopper 对窗的理解,亦如柯布西耶所理解的那般摄影镜头般的存在,它为观者创造了一个偷窥式的角度。
●《 night window 》
在 Hopper 的《 night window 》这件作品中,透过窗户,观者能看到一个穿着内衣,体态丰腴的女性的背影,但这幅作品并未让观者过于集中在女性身上,也不会感觉到过于浓重的情色意味。反而这三扇连续的窗户的设计将各自独立的内景,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是交给观者去联想的。
● 希区柯克在《后窗》使用了类似的方式去做场景设置
这种方式,在之后希区柯克的多部影片的场景设置中得以充分呈现,通过窗户将一个建筑整体进行拆解,通过各自发生的事件又组成一个潜在的完整线索。在《 room in New York 》和《 nighthawks 》这两件作品中,单体窗户就像是一个框定的舞台,它承载了居于其内者或者事件的表达,和外部昏暗的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 room in New York 》
●《 nighthawks 》
窗户在《 office in a small city 》这件作品中作为取景器的功能角色显得更加纯粹,甚至连窗架和玻璃也近乎消失,只剩下一个取景框,两个互相垂直的窗框将室内室外的人、建筑和蓝天进行分割,形成透视上的错觉,甚至画框本身就是观者的窗口,同时观者又会对自己身在何处看到此景产生疑惑。
●《 office in a small city 》
窗户,一个不安的叙事者
●《 room in Brooklyn 》
《 room in Brooklyn 》是一幅看久了会让人产生不安的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和物品的距离被刻意保持在一定的距离,画中的女士背对着观者坐在最左侧的窗前,头微微侧斜。阳光透过三排窗户斜照进室内撒在她身上,表面看这是一个宁静的瞬间,但是你并不知道画中的女士正在干什么,她也许在阅读,也许在沉思,或许睡着,甚至她是否还有生命的迹象我们都无从得知,细思极恐。
●《 rooms for tourists 》
很显然,Edward Hopper 不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拥趸,他的作品中时常会出现带着连排窗户的怀旧欧洲古典风格的房子,这也许和艺术家之前在巴黎呆过一段时间有关。这些窗户往往拉着高低不平的窗帘,参差不齐次地亮着或熄着灯,透过灯光或半遮半掩的窗帘,里面的人影也若影若现,再配上空旷的街景、森林或是荒野为背景,完全是悬疑恐怖题材电影的场景脚本。
●《 house at dusk 》
●《 early sunday morning 》
希区柯克就曾经把 Hopper 的《 House by the Railroad 》的哥特风格的荒郊大房子复刻到他的经典之作《精神病人》,成为那幢恐怖的旅馆。从这个角度来看,窗户成为一个传递室内和室外不安讯息的传递者。
●《 House by the Railroad 》
● 希区柯克经典电影《精神病人》中的旅店
窗户,一个对话者
●《 morning sun 》
在 Hopper 的不少作品中,都出现了人物从望向窗外的状态。室内的家居和装饰被尽量消解,阳光从窗户中照射在墙和地面上形成光影。观者可以感受到画中的场景是几近无声的,世界似乎只剩下人和窗,这又会让观者产生疑惑,究竟是人望着窗,还是窗望着人,此刻的光似乎变成了两者之间交流的媒介。Hopper 在绘画中体现的人与窗的关系,似乎与诸如路易斯康、柯布西耶以及安藤忠雄等建筑师对空间、人和光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有微妙的联系。
●《 a woman in the sun 》
●《 morning in a city 》
●《 eleven am 》
当年安藤忠雄第一次进入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时,就被透过不规则排列的窗户射入室内的光线所震撼。“剧烈的光柱干扰人的思考,反复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但有别于柯布西耶对光线相对拿来主义的运用,观者在 Hopper 的作品所感受到的人与光线的关系,则更加接近于安藤或路易斯康那种与光线保持距离和谦卑的态度,它让人和窗户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平等的对话。
Hopper 的作品展现出一个平静、孤独和疏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窗户也常常扮演客观的旁观者角色,那些孤身一人在餐厅用餐、在酒店等待以及在街头徘徊的人的背后往往都有着一扇在默默注视着他们的大窗,若将此场景投射到如今的真实世界似乎也完全成立。
●《 western motel 》
●《 sunlight in a cafeteria 》
●《 Sunday 》
●《 compartment c car 》
●《 office at night 》
本文并未对窗户在建筑中的设计和功能属性着过多笔墨,反而是通过 Edward Hopper 的作品去探讨窗的社会属性,为读者提供一些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和不一样的角度。正如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所说:“呈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事物,远没有藏匿于窗户之后的事物来的有趣。”
因为时间仓促,其中的某些观点和论述并不成熟和完整,如有纰漏还望读者指正。
Text & Editor · Zheng
参考资料 · | |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 Parkstone international | http://nymag.com | http://theguardian.com etc
© 原创稿件 未经许可不可转载。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tudiodemo